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中國社會便進入了儒家文明的模式,在儒家文明中,對一個人的要求便是要做到“仁禮”。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仁是一個人的內在標準,禮則是一個人的外在標準。相對於內在修為來說,外在的“禮”更為人們所重視,畢竟不論是什麼樣的人,只要表面功夫做到位了,那也就有模又有樣了,那麼中國人對錶面功夫的理解,就是所謂的“華夏衣冠”。

從商周以下,中國人在容貌裝扮上就有十分顯明的特徵,從衣服上來說,便是“交領右衽”,而從容貌來講,則是“束髮插髻”,這樣的華夏風貌直到了清朝入關時,則受到了十分大的挑戰。因為清朝作為外來民族 ,和中原文化相比,他們的文化處於劣勢,人數也遠遠不及,為了能夠方便統治,清朝在入關後便推行了所謂的“削髮令”。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這個政令主要就是從容貌上著手改觀,讓全天下的人都按照滿人的習俗來更改自己的冠容,而最為根本的就是削髮留辮。對於幾千年來習慣了華夏衣冠的中國人來說,突然要讓自己的腦袋上頂著一個“豬尾辮”,這樣無疑是奇恥大辱,因此很多人都非常牴觸這樣的政令,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老百姓不願意,但是天下卻已經是清朝的天下了,因此對於不肯屈服的人,清朝用嚴刑峻法強制推行“削髮令”,不留辮者,不留頭,要留頭者,先留辮。

畢竟對於很多目不識丁的老百姓來說,辮子雖然令人厭惡,可還是沒有活著重要,因此“千年衣冠,一朝盡改”。清政府嚴令各級政府,對於“削髮令”一定要負責到底,自己管轄的範圍,只要是有一人沒有剃髮留辮的,那麼只要有人向朝廷舉報,當地的官員,輕則罷官免職,重則鋃鐺入獄。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削髮令”不僅僅逼迫著老百姓,對於官員也是一道讓人擔驚受怕的官場雷區,但凡是有所疏忽,自己的“十年寒窗”便成了鏡花水月了。在這種高壓下,地方的官府層層加碼,朝廷要的是督促百姓剃頭留髮,可是地方政府哪裡有這樣的耐心,到了他們的手中,削髮令就成了“不削髮者殺,不留辮者斬”,並且還特意對辮子的粗細,留髮的範圍都做了細緻的規定,這些官員深諳“馭民之道”,只有造成這樣的民心惶恐,才能讓老百姓重視“削髮令”。

可是政令下的容易,官府殺人也不難,可是一刀切的東西總是會面臨一些問題的,對於民間來說,留辮子也不是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有的人天生就不長頭髮,俗稱“禿頭”,對於這樣的人,該如何是好呢?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在地方官員剛剛推行削髮的時候,便察覺到特殊群體的存在,對於禿頭的人,很多官員採取的態度不一樣。有的地方官員向朝廷上了奏疏,請示對於“禿頭”的政令推行問題,但是奇怪的是,清朝一向是政務上都很有效率,特別是剛入關的順治朝,從來不會拖延奏疏的答覆。

獨獨對於禿子和削髮令的衝突,朝廷卻有意的忽視,對於奏疏一概不回覆,這樣的態度一時讓地方官手足無措,不過很快地方官們就反應過來了,朝廷不回覆的意思,便是有意的迴避。因為對於“禿頭”的人,清朝怎麼處理都不能解決問題。

如果禿頭者照殺無誤,那麼就會有“朝廷不通人情”的非議,可是若是朝廷表明態度,對禿頭者可以不執行“留辮”,那麼很多對前朝心有念懷的人,便會裝空子,寧願光頭明志,也不順從朝廷。這樣的左右為難,便讓朝廷索性裝糊塗,至於怎麼辦,那就你們下層官吏自己看著辦。

清朝都留大辮子,那麼禿頂的人怎麼辦?

於是禿頭在清朝期間,便出現了兩派不同的處置方法,有的地方命令禿頭者要自制“假髮”帽,只要出門就要佩戴,否則就以“抗拒削髮”嚴辦,但是有的地方則對禿頭者很人道,只要左右鄰居作保,禿頭者是先天有疾,那麼經過官府衙門登記在冊,就可以不受削髮令的約束。

可是因為朝廷沒有一個統一的態度,各地官員來回流動,各地的政策也會因人而異,今天的官老爺讓“登記在冊”,明天新上任的官老爺讓“制帽留髮”,這種折騰的狀況,在清朝二百多年的統治中從沒停息過,也讓禿頭者是苦不堪言,甚至有人乾脆落身寺廟,求個清靜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