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今日觀點: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一、以鏡入詞的淵源

自先秦自宋,就有4000多首詩詞運用“鏡”意象。最早在詩中將鏡與女性結合在一起的要數東漢魏嘉的詩作《秦嘉答婦詩》。婦人的珠寶釵飾透過鏡子反射的光線發出耀眼的光芒,寫出婦人頭飾的亮麗光鮮。明鏡則將婦人的體態完全清晰地呈現出來,映照出婦人姣好的身姿。一直到魏晉以前,鏡更多地發揮著物理性的作用,即反射的功能。鏡子利用反射性將鏡子前的物體原原本本地映照出來,在鏡中呈現一個獨立的映像,僅此而已。到了三國時期,徐幹創作了一組代言體詩《室思》,詩句意思是:“自從夫君離開後,明鏡也不擦拭了”。這時的鏡不僅僅是婦女日常梳妝打扮的工具,還蘊含著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詩經·衛風·伯兮》中曾說:“丈夫出征,頭髮蓬鬆也沒關係,也不用髮油,梳洗打扮為誰看呢?只有當女子為悅己者容時才顯出鏡的價值。”到了晚唐,花間詞派漸趨活躍,代表人物溫庭筠就有不少詞描寫了女子照鏡行為,在詩詞《菩薩蠻》中層說過:“一個鏡子照女子的容貌還不夠,還需要多一面鏡子照頭飾,”簪花和麵容的美麗相交輝映,看出女子對妝發效果的重視。結合全詞,可以看到詞人塑造了一位慵懶的女子形象。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西漢時期銅鏡

《菩薩蠻》中的女子與魚玄機筆下的鄰家女子不同的是,“懶起”僅作為一個動作提醒我們女子即將“出場”。全篇的筆墨意在表現,而非傳情。我們很難確定女子的心情是愉悅的,還是寂寞的,因為最後兩句都在寫女子梳妝打扮的神態和衣飾。而溫庭筠的另一首詞,在情感表達方面,則清晰得多: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古典梳妝檯

二、宋代女詞人的“鏡”

“鏡”的存在使女子的樣貌和神態不是經由另一個人的目光所看到的,而是通過自我觀察的方式得到展現。鏡子成為了窺視女子內心的重要工具,而宋代女詞人筆下的“鏡”更能幫助我們觀察女性是如何透過鏡子傳遞情感的。通過分析,發現她們的作品在情感表達上毫無例外和愁有關,具體可分為“懶照鏡”與“觀變化”兩種類型。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電視劇《獨影空心》

(一)懶照鏡

古代女子深居閨門,她們精心打扮自己往往與約見戀人有關。而當要表達與戀人無法相見的感情時,她們常藉助無心梳妝來詮釋“女為悅己者容”的意義。如朱淑真的《生查子》曾這麼形容自己:女子年年對著玉製的鏡臺化梅花妝,都已經厭煩了。接著詞人揭示了厭妝的原因:思念的人今年還沒回家,但是又怕接到在外不測的書信。想到自從分別之後酒就很少喝了,但是淚卻從未停,在愁思中流盡。想到在外的人,遙遠得似乎天涯還要更近些。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和朱淑真詩作所傳遞的閨情愁怨相得益彰,她在《九日》中寫道:“懶將鸞鏡照容光”,也是因為沒有收到離家之人的音信而懶於打扮。在作者眼裡,梳妝是為了給愛人看的,但是愛人不在身邊,連鏡子也懶得照了。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銅像

(二)觀變化

如果說前一種“懶得照鏡”是強調女子梳妝打扮的意義,那麼後一種通過照鏡觀察自身的變化則是強調女子相思的程度之深。吳淑姬很有技巧地利用“鏡”寫出了主人公容貌的變化,從而帶出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詞一開篇便呈現了女主人公妝容殘敗的面貌。戀人的音信斷了,怎麼還會有好夢呢?百無聊賴和病酒相伴,倚著枕頭聽春雨淅瀝。聽的曲、看的景都和從前一樣,唯有人不在。長久的分別,戀人怎麼不曉“我”的芳心,不曉“我”的愁思呢?偷偷地照一下鏡子,清瘦的模樣實在不忍端詳。想到春意愈加盎然,鶯鳥亂叫,真想催促著春天趕緊離開。一個“偷”字寫出詞人內心的糾結與徘徊,女主人公很希望能對鏡梳妝,看到自己容光煥發的模樣,但是沒有什麼理由打扮,忍不住望一眼鏡子,鏡子裡的自己實在不堪,所以是“羞覷”。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李清照故居

張玉孃的《賣花聲》也是借照鏡來寫愁:女主人公醒後走向梳妝檯看到鏡中的自己十分消瘦。門外的景和屋內的人共同營造了悽清的氣氛。鏡,作為一個重要的道具,幫助詞人讓主人公看到自己。鏡中的成像和自己是相互作用的。對於照鏡的女人來說,鏡中的自己是真實的再現。如果沒有鏡子,女人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容貌和體態是否發生了變化。女性對自我的認知也是在自己———鏡中的成像———不在場的欣賞者(即愛人)共同形成的。鏡子的作用在於幫助女性進行自我觀照,通過梳妝打扮獲得愛人的欣賞,但當欣賞者不在場時,鏡子的功能性作用下降,幫助詞人表達離愁別緒的作用上升,同時,也可以看出宋代女性的自我並不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在他者手中。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鏡子迷宮

魏夫人現存詞十三首,其中有十首寫別後相思。《江城子》巧妙之處在於上一句寫因為愛郎不在身邊,所以懶得照鏡;而下一句,偶然透過鏡子看到自己的憔悴容顏,突然發現縷衣變寬。在女性照鏡時,似乎只有女性的自我觀看,其實還潛藏著女性被觀看的意識。女性對鏡梳妝是為了得到男性的欣賞,一旦男性不在場,她們便失去了動力,也就失去了自我形象塑造的價值。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鏡子由二氧化硅製作

總結

本文分析了宋代女詞人關於鏡的詞作。鏡子是表達詞人情感的重要物件,是用來觀看的。宋代女詞人筆下的女主人公在觀看自我的同時,也期待或想象被觀看的模樣,因此,那個不在場的欣賞者也在女性的自我觀照中發揮著作用。她們或懶於照鏡,或在照鏡的過程中觀察到自身的變化,而這些都離不開對男性情感的牽引。在宋代女性的心中,她們渴望看到自己在鏡中光鮮亮麗的呈現,但是前提是有人觀看。她們在鏡子前觀察自己,給予自我界定,將自己放在被欣賞、被觀看的位置。一旦失去了欣賞者,她們便失去了照鏡的動力,同時也失去了掌握自身命運的權力。

淺談宋代女詩人,雖然飽讀詩書,梳妝也是“女為悅己者容”

博學女詩人“蔡文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