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揮公精神”

淺談“揮公精神”

據報道,全國政協張克輝、張思卿、張梅穎3位副主席歷時10年間,先後親蒞濮陽視察,分別在同一地點,栽植了三棵紀念樹,實屬罕見。我們為濮陽獨享殊榮而祝賀餘,更為國家領導人對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而喝彩點贊。事實上,國家領導人在張姓祖根地栽植紀念樹,這不僅僅在於對張姓祖根地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對認真研究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姓氏文化給予極大的支持,也是對民間開展孝賢文化特別是尋根敬祖等活動的一種鼓舞與鞭策。作為張姓族人,我們無不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

今年,中華張姓拜祖大典組委會倡導並在濮陽舉辦 “揮公精神”論壇,這是又一次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活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此,本文旨在高舉新時代新思想的旗幟,結合張氏歷史上主要歷史人物以及堂號、家風、故事等,全面探討“揮公精神”的實質,以此謳歌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牢記革命的紅色文化,學習踐行特色文化,傳承光大張氏文化,為促進社會創新與和諧發展而努力奮鬥。

淺談“揮公精神”

黃帝賜姓彎弓張,都說張氏始祖強;揮公精神傳萬代,源遠流長創輝煌。

張揮,中華先賢,因首創弓矢,官封弓正,賜姓為張,成為張姓始祖。歷史證明,揮公發明創造弓箭,是人類創新發展、砥礪前行的偉大創舉,是人類歷史上最初的科技革命,其功勞不亞於當代研發的原子彈、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從發明弓箭開始,以至後來的應用在生產力發展上所產生的巨大成就,足以證明揮公是一位足智多謀、勇猛異常的軍武之將,更是一位推動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偉大歷史人物。

揮公,其精神內涵非常豐富。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解釋,我們所說的“揮公精神”,是博大精深的,並非揮公本人所具備的一切,而是包括揮公及其後裔的思想品德、優良傳統、聰明智勇、孝道仁愛、慈善奉獻等綜合“智勇仁和”的結晶。本文所談的揮公精神,筆者僅僅涉及到 “創新、尚武和孝賢”等方面的一孔之見,以此拋磚引玉,寄希加深瞭解並學習“揮公精神”的實質,不斷傳承和發揚“揮公精神”,以鼓勵全體張姓家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貢獻才智和力量。

一、敢於創新,是“揮公精神”的精髓。

所謂創新,就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精神屬於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範疇,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些心理特徵,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創新決心,以及相關的思維活動。

始祖揮公,就是一位有創新精神的歷史人物。他熱愛學習,善於思考,不辭勞苦,坐地觀天象,從中悟出道理。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善於觀察的能力,從天象中得到啟示,發明了弓箭。這在當時,也是一種難得的創新,就是一次大膽的創新實踐活動。當他試驗成功後,為解放生產力,贏得了成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創新精神是一種勇於拋棄舊思想舊事物、創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例如:不滿足已有認識,不斷追求新知;不滿足現有生活生產方式,堅決進行改革和革新;不墨守成規,探索新的規律;不迷信書本和權威,大膽質疑;不唯書唯上,獨立思考,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喜歡一般化,喜歡團結合作,追求新穎和與眾不同;不僵化呆板,靈活施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因此,我們只有具備創新精神,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開闢新的天地。

事實上,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素質。所有炎黃子孫都具有堅持不懈、韌而不捨、前赴後繼的創新精神。在當代,炎黃子孫中有這樣7位年輕人,他們擁有世上最聰明的大腦,正在改變未來,正在影響世界,正在為人類造福!他叫裴端卿,是世界頂級的生命科學家,人類未知領域的探索者。從尿液裡找到了“長生不老”的奧秘;他叫吳甘沙:這位在英特爾工作了16年的科技精英,因為“無人駕駛”這個完全陌生的領域,讓他野心勃勃,決定做出改變!他叫魏思, 35歲的他領導著一個被稱為“超腦小組”的團隊,將人工智能中的語音智能做成 “全球無敵”,老百姓都可以無交流障礙地走遍全世界!他叫鄧自剛,主要從事高溫超導磁懸浮應用基礎研究。他可以實現360度的自穩定的懸浮,讓未來高鐵時速達到1000公里!他叫陸朝陽,35歲的博導,操縱光子的巫師!未來十年,他一定會是改變世界的巨人!他叫王堅,領導著一批最優秀的軟件工程師,要做一件“無中生有”的事,讓城市學會思考,變得聰明。中國可以給世界做創新!

在這七個年輕人中,最值得張家人驕傲的是一個:叫張弓,他是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大數據科學家,在空間、氣象和農業領域傑出的中國人!他們要讓衛星照進中國的農田!兩年前,他決定:離開硅谷,回到中國!張弓和他的團隊,要利用科學技術做一件改變世界的大事:用大數據解決中國農業發展的難題!他們要讓農民通過電腦或手機端,就能科學管理農田,及時瞭解農作物的長勢,並快速找出解決方案。張弓他們正在用技術革命,用中國的農業大數據,證明“人定勝天”的真理,讓中國人從看天吃飯,走向知天而作!

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顯著標志。“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中國進入新時代,在正前所未有地參與創新,享受著創新!讓我們一起期待,一起見證 “揮公精神”:創新我的中國,創新我們的世界!

二、勇於尚武,是“揮公精神”的特質。

揮公,是黃帝的後裔,龍的傳人。當年,揮公用發明的弓箭擊敗了對手,平息了戰亂,實現了太平世界。正因為揮公始祖是尚武精神的實踐者。於是張姓也成為軍武之姓。張姓後代繼承老祖宗的遺傳基因,頂著軍武徽記,繼承著與生俱來的尚武精神。

什麼是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意味著對武力的崇尚,在武裝對抗中獲得快感,把軍事征服和武力強大看成是一種光榮。有尚武精神的民族並非總是要通過戰爭解決爭端,但總是把戰爭看成解決問題的積極方式。沒有尚武精神的民族並不是不發動戰爭,而是他們不能從戰爭和武力對抗中獲得快感,也不把戰爭看成是解決問題的積極方式,只把它當成迫不得已的最後選擇。無數事實證明,一個沒有脊樑的民族勢必會被世界潮流所淹沒,一個沒有偉大精神貫穿的脊樑必將被外力所折斷。

翻開一部世界史,尚武精神無不為這個民族強盛提供了巨大的推力。據說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人,他們既不務農、也不做工、更不經商,而是整個國家實行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從七歲開始進行軍事訓練,直至六十歲才可以退伍。這場歷時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最終勝利,這就是一個民族尚武精神的寫照。

自古以來,有所作為的帝王絕大多數都具備有尚武精神。正是揮公具有尚武精神,張姓族人中多為尚武、勇敢、直率、剛正之人,才使中國張姓歷史上湧現了無數忠君愛國的武將。如打響反抗暴秦的第一槍則是張良。他廣結壯士,先是狙擊剌秦,後又加入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自張良後至清末,張姓就出現了張飛、張耳、張角、張寶、張修、張魯、張昌、張金稱、張遇賢、張餘、張璉、張獻忠、張秀眉、張德成等大批英雄豪傑,成為反封建王朝的農民起義領袖。

現代中國,最具尚武精神的人物則是毛澤東主席。毛主席主張鬥爭哲學,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在朝鮮戰爭中,他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徹徹底底領教了這位中國偉人的厲害。當整個國家百廢待興、一窮二白時,他不畏美帝、蘇修的強權,照常遊刃有餘、不慌不亂,研發兩彈一星,讓敵人膽寒,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奇蹟。這就是中國人的民族精神,這才是中國人的尚武精神!

從近代史上看,中華已經成為缺乏尚武精神的民族。我們開始講究以德服人,以柔克剛,有容乃大。我們祖先有一句話叫“上善若水”。其大意是人的性格修煉到水的境界,就可以剋制剛猛的敵人,而再也不會被敵人傷害。誰可以用刀槍傷害水?現代歐美及日本都是有尚武精神的民族,他們與其他民族發生衝突時,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不跟任何人講什麼“委曲求全”,更不相信“上善若水”那一套;而他們相信實力,是最能服人的道理。

事實上,傳承揮公愛國精神,就是要具有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具有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尚武精神。在中國歷史上,有縱橫家張儀、絲綢之路創始人張騫、名相張說、書聖張旭、醫學家張仲景、文學家張九齡、理學創始人張載、道教大師張三丰、改革家張居正、民族英雄張自忠、洋務領袖張之洞、抗日將領張學良、荊楚偉人張難先等著名張姓先賢,他們在逆境中堅勁挺拔,在順境中開拓進取,在國難當頭時挺身而出,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衛國,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無私奉獻、彰顯出威武不屈、自強不息的剛強意志,是值得我們張姓後輩學習與效仿。

眼下,中華民族正值趕超世界先進文明的機遇期,真可謂時不我待,我們要把生產力的倍增器——民族精神找回來。古今中外的經驗告訴我們,弘揚民族尚武精神並不是把“軍事建設列為中心”,主要是讓人的意志與智慧凝聚成為最強大、最穩定的生產力。只有意志與智慧的高度結合,才是一個民族圖強的法寶;而當今的中國正需要一種民族精神,把整個民族利益牢牢凝聚在關鍵點上,這就是我們始祖揮公所具備的尚武精神。古人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應當值得所有張姓後裔牢記深思!

三、樂於孝賢,是“揮公精神”的核心。

張姓始祖揮公,不僅具有創新和尚武精神,而且是孝賢文化的傳播者和先行者。因此,在中國張姓歷史上,才湧現出了大量的德才兼備、尊老愛幼、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古人曰:“百善孝為先”。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快樂的志趣,更是人生中最深刻、最完善的美德。揮公之後,第一個載入史籍的先祖就是周朝賢相卿士張仲,他以其孝友著稱於世。從此以後,張姓家人紛紛取堂號為“孝友”,孝友傳家就成為張氏家族的優良傳統。“孝則能立其本,惟友則能廣其孝”。也就是說,孝本乎人的血緣親情,它既是做人的起碼準則,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友則是孝的推廣,又是孝的體現。這些屢屢規定與每每強調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中華傳統美德都已成為張姓的家法,深深印入張姓子孫的腦海,造就了很多張姓孝賢與愛國忠臣。

在中國歷史上,張姓曾湧現著名宰相63位和戰功赫赫的將帥56位。不僅如此,在繼承和發展孝賢文化中,北宋儒學家、橫渠先生張載與南宋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東南三賢”之一張栻著力於儒家理論的研鑽而成為孔孟之後的儒教大家;僧肇(俗姓張)成為佛教中國化的奠基者之一;張道陵世家創始1800餘年的道教等,這些足以顯示張氏家族對主流文化——儒、佛、道三教發展的卓越貢獻。

在張氏後裔中,孝賢者舉不勝舉。膾炙人口的《張良敬老》、《百忍義門》和《六尺巷》故事,就明確詮釋了孝賢文化的核心價值。

故事一:張良在圯上居住的時候,經常到民間去體察世情,看一下老百姓的生活狀況。這一天,張良無事可做,信步走到一座小橋上觀風景。沒有注意到一頭白髮,身穿布衣的老者慢慢走上橋來,當他經過張良的身邊時,有意無意之間將鞋掉在橋下。然後很不客氣的對張良說:“小夥子,下去給我把鞋撿上來!”張良感受到很納悶,我與此人素不相識,他怎麼能用這種口氣跟我說話,這樣做也太沒道理了。繼而轉念一想:他反正這麼大年紀了,尊老敬老是讀書人的美德,就勞累自己一回吧。張良很快將鞋撿了回來交給老者;老者不接,卻坐了下來,把腳抬起來,對張良說:“給我穿上。”鞋都給你撿了,再給你穿上也沒什麼關係,張良這麼想著,就恭敬蹲下身子,把鞋給老者穿上了。老者看到張良這麼謙虛,很滿意,穿上鞋以後,對張良笑了一下,一個字也沒有說,起身走了。由於老者的行為大為異常,張良開始覺得老者有什麼地方與眾不同,但又不能確定,就遠遠地在老者身後隨行。走了一段路之後,老者轉回身來,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我老人家有心栽培你,五天之後,天明時,你在這裡等我”。過了五天,天剛剛亮,張良依照約定出現在橋頭上,沒有想到,老者已經在那裡等他了。老者非常生氣的說:“與長者相約,你卻來得這麼晚,太沒有禮貌了!五天後你再來吧。“過了五天,雞叫頭遍,張良就急忙出門,趕到橋頭,老者卻比上一次到的時間還早,見到張良,他仍生氣的說:“你又來晚了,回去吧,過五天再來!”張良暗自慚愧,什麼話也不說地答應了。又過了五天,張良根本不敢入睡,在深更半夜就來到橋頭等老者。等了好一會,老者姍姍而來,看到張良已到,就高興地說:“與老者約會,這樣子就對了。”老者說完之後,拿出一本書對張良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說罷,轉身而去。張良知道碰到了神仙,趕緊向老者行大禮。但轉眼間,老者已經不見了。天亮後,張良細翻看這本書,發現竟是《太公兵法》。後來,張良果然成為“運籌帷幄、決策千里”的漢代傑出謀聖。

淺談“揮公精神”


故事二:就是出自於現在的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橋北張村張公藝家族的感人事蹟。據《舊唐書》記載:壽張縣張家莊村鄉賢張公藝,以 “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千人共爨,竟然和和睦睦,相安無事。麟德2年10月,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則天,帶領文武百官離京去泰山封禪,當其聽說張公藝家族的事蹟後,甚是好奇,欲瞭解治家方略,於是登門拜訪了88歲高齡的張公藝。當時,張公藝一口氣寫了一百個“忍”字,向皇上道出了“忍”與不忍的利弊,充分展示了“百忍”精神。高宗倍受感動,當即封張公藝為醉鄉侯,封張公藝的長子張希達為司儀大夫;隨後,並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敕修百忍義門。而後,社會上流傳《百忍成金》的故事也出自於此;張姓《百忍堂》如雨後春筍般開始出現;時至現代世界偉人毛澤東主席也曾高度讚揚這位張氏先祖的偉大胸懷。

淺談“揮公精神”


故事三: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權勢吳家相鄰。吳姓蓋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難以定奪。於是相府家人遂馳信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撰書回覆道:“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後,立即禮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讓出三尺。於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被後人傳為佳話。這個故事說明:寬容禮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美德。只要心胸寬闊,許多幹戈都能化為玉帛,就能出現和諧局面。

綜上所述的名相武將,或是孝友傳家,或是敬老趣聞,或是百忍傳唱,還是“讓他何妨”。這些都是中華孝賢文化的結晶。她不僅展示了張氏家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良好形象,也如實反映了張氏家族精誠團結,上下和睦,得以安定與發展並受到世人贊慕的精神風貌。由此可見,孝友傳家和忍讓謙和是孝賢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們只有在張氏宗親中加以傳播,才能把握“揮公精神”的實質,以弘揚張氏文化,促進社會進步,推動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揮公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揮公精神,是張姓家風、家教、家訓的典藏,是張姓家人為人處世、效國興家的傳家寶;揮公精神,是中華張姓幾千年來得以世澤長綿、永盛不衰的人文基礎和精神支柱;揮公精神,將會永遠在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長河中光彩奪目!

作者:張志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