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取鉤器應該是每位釣魚人必備的漁具,東西雖小,用處卻大。當魚兒呑鉤過深,無法取出魚口中的魚鉤時,這小小的東西便可解你燃眉之急。簡單的一伸一出便將魚鉤輕鬆取出。

前幾天釣魚時因為一條黃顙魚吃鉤過深正好用上了取鉤器,而我又是一個喜歡玩手把件的人,平時總喜歡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玩意兒。當時腦海中突然冒出個想法,能不能將取鉤器和手把件結合一下,自己製作一個既能取鉤又能當做手件把玩的取鉤器,將藝術與現實融合。

經過一下午的構思定稿了兩款外形:水滴形和長柄型

準備材料:紫檀方料、黃銅帽、直徑1.2毫米彈簧鋼絲、蜂蠟

製作工具:木工推刨、電鑽、尖嘴鉗、AB膠水、磨刀石、圓規、砂紙(三千目、三千目、五千目各一張)

將上述材料準備齊全就可以開始製作:

木柄的製作

1、找圓先找方,這是保證製作手柄規整圓潤的前提。用木工刨將紫檀料四邊修整成長度相等的方料。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修整好的方料


2、確定好木料兩端平面中心點,以中心為圓點畫圓,將圓以外多餘木材用木工刨剔除。選擇其中一端以黃銅帽大敞口內徑為標準長度將木料修整成圓型,使整體呈現圓錐形。(有條件的可以使用車床定型)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木料修圓


3、用1000目砂紙將木柄表面菱角和不光滑的地方打磨去除,繼續用3000目砂紙仔細修理表面細節之處。之後將蜂蠟加熱融化,用毛刷蘸取蜂蠟刷在木柄表面,等蜂蠟乾透後用5000目砂紙繼續打磨表面,此過程重複3-5次,直至木柄表面出現明亮反光。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蜂蠟


4、將黃銅帽內壁均勻塗上AB膠,套上修整好的木柄。等膠水乾透固定後,利用電鑽打孔,以備後續裝入取鉤器鋼絲頭。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製作好的手柄


取鉤器鋼絲頭的製作

由於條件有限沒有做大家普遍使用的凹槽式鋼絲頭,而是製作了一款圓環型日式取鉤器的鋼絲頭。不喜歡這種日式的也可以將自己現有的取鉤器鋼絲頭取下裝在木柄上。

1、取一段直徑1.2毫米的彈簧鋼絲,長度隨意,自己喜歡即可。將彈簧鋼絲一頭在磨刀石上打磨縮小直徑,打磨的原因首先是方便後面定型,另外會更美觀。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打磨好的鋼絲


2、用尖嘴鉗將打磨過的彈簧絲掰成如圖所示的圓環,切記圓環為開口式,留有一定縫隙。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圓環示意圖


3、將鋼絲另一頭蘸取適量AB膠水,插入打過孔的木柄上,等膠水乾透整個取鉤器就算製作完成了。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水滴形取鉤器

外形上可以發揮自己想象,不必拘泥我所說的兩種外形。動手能力強的可以在手柄上刻上自己喜歡的字,增加自己喜歡的掛墜等。如下圖所示,讓整體更加美觀並且充滿藝術氣息。

教你自制藝術級別取鉤器,不僅能取鉤還能盤它

長柄型取鉤器


日式取鉤器的使用方法:將魚線通過圓環處的開口卡進圓環,順著魚線將取鉤器往下推,遇到魚鉤後便會頂下魚鉤。相比於傳統的卡槽式取鉤器,日式取鉤器在推進過程中很少出現脫線的情況,操作很簡單,可以稱為"傻瓜式取鉤器"。

製作總結:製作木質手柄取鉤器時,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木質,都是以"先找方再找圓"開始的,這種方法可調整的空間大,不用擔心修壞。過程中通過不斷的上手把控感知舒適度進行修補打磨,直至適合自己手型握感。蜂蠟和黃銅帽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是整個器件能長久使用的關鍵所在。使用取鉤器過程中避免不了木柄與水接觸,經常使用來不及擦乾水分特別容易導致手柄開裂。但經過蜂蠟打磨過的手柄相當於給手柄包裹了一層隔水層,而黃銅帽相當於第二層保護。

不僅延長使用壽命,更使整件器物顯得精緻美觀,可以算靈魂所在。

另外在製作取鉤器頭的時候不要怕麻煩選普通的鐵絲作為原材料。鐵絲容易生鏽影響美觀,當木柄連接處的鐵絲遇水後生鏽容易脫落。選擇彈簧鋼絲有兩個原因:首先便是不容易生鏽,其次具有很強恢復性,受到擠壓踩踏也不會彎曲變形。

溫馨提示:在之後的使用過程中若出現磕碰導致表面的受損,可重複“步驟3”的過程進行修復處理。

我是釣魚凌凌漆,愛釣魚也愛捯飭點小玩意兒。喜歡這篇文章的可以給我點贊,若在自己製作過程中出現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我將第一時間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