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三大支柱”建设,交行为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杨红英


2019年 11月28日至29日,中共河南省委十届十次(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号召全省上下不断凝聚强大正能量,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守正创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担当作为,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作为“国字号”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的驻豫分支机构,在河南“十三五”建设的收官阶段,在河南社会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使命,积极融入到中部地区崛起的伟大进程中,以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为着力点,为推动区域经济金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河南交行人应有的贡献。

一、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个体情况看,银行与企业都是市场上相对独立的主体,但从行业整体看,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深度关联,密不可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随着银行业转型发展,各种新型业务层出不穷,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越来越密切,同时互为表里、融合共生的趋势更加明显,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体、共同体。从银行角度看,实体经济是银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离开了实体经济,银行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相当于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投资。从企业的角度看,金融服务已经渗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融资、结算等服务需求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标配”。

近期,受岁末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大量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停顿,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甚至引发生存危机,在大“疫”当前之时,各家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河南交行也第一时间出台26项具体措施,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复产复工,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从当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看,建立起共生共荣的关系和鱼水之情,构建和维护“银企命运共同体”,是银行与企业未来共同的正确选择。

二、筑牢“三大支柱”是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工程

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三大支柱”,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第一支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今年年初,尹弘省长在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河南省2020年“三个同步”、“三个高于”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GDP增幅目标为7%,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目标。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河南银行业责无旁贷,河南交行也将继续以“坚守本源、 服务河南”为己任,在促进中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事业中展现应有作为。

一是坚持“支重支大”。2020年,河南交行将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交通银行2020年授信与风险政策纲要》为契机,紧紧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发展战略及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机遇和“制造强省”规划,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新型产业化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强基工程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到2020年末,力争我行全口径融资规模达到3050亿元,较年初新增300亿元以上。二是坚持“支民支小”。2020年,河南交行将在中央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指引下,制定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要围绕快捷抵押贷、核心企业产业链和小微项目制拓展小微业务,切实增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到2020年末,力争全辖小微企业全口径融资规模达到80亿元,增幅达到35%以上。

第二支柱: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伙伴关系及契约精神

一是进一步密切银企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之间不是竞争和对手关系 ,而应是伙伴和互惠关系。从近年来我行对企业救助以及风险化解的经验来看,除了有外部环境因素、市场因素之外,企业在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或者战略转型期等关键节点时,往往经营定力不足、坚守主业不够,跨界发展、过度扩张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对授信政策、融资渠道以及风险防范等重视不够,容易因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因此,要想真正扶持企业走出困境,除了要“解危”、更要做好“增智”。由于银行的特长正是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因此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以金融单位为主,借助各方面的资源,包括政府资源、社会资源等,定期分区分片组织政策研讨、经营交流等论坛活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专业指导,做好“增智”服务,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二是大力倡导市场经济下的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源于西方文明,它是商业社会的定海神针。企业要得到银行的新任,就必须要讲信用,牢固树立诚信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范和契约精神,诚信守法、以信立业。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要多担当,切实履行金融职能和社会责任,与企业一起面对问题,给予企业充分信任,对企业的暂时经营困难给予及时支持,帮助企业克服渡过难关。因此,银行与企业之间要加强交流,增强互信,要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同舟共济,努力构建紧密的“银企命运共同体”。

第三支柱:政府法制和区域信用环境的建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坚持法制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尹弘省长在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到“要始终把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近年来,河南省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了“准入环境公平公正、审批环境便捷高效、融资环境灵活多元、经营环境宽松有序、创新环境开放包容、政务环境稳定透明”的良好局面。

从职能和作用方面看,银行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血脉,承担着向市场机体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重要职能,一家企业经营出问题了,影响的是一段“链”,一家银行经营出问题了,影响的是一个“面”,因此必须对防范金融风险给予高度重视。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存土壤,建议政府部门在金融生态治理上不断加大力度,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依法处置恶意欠息、逾期和逃废债行为,切实维护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将河南打造成营商环境、信用环境“示范区”,这样既有利于维护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作为,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为全省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三、练好银行服务内功是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先导条件

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是银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责任和使命,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在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展现新作为。在“九三规划”的最后一年,河南交行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持“回归本源 转型发展 价值创造 智慧经营”的十六字工作方针,着力深化改革,不断改进服务,为助力中原更出彩贡献交行力量。一是打造服务全量客户的普惠银行。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结算服务为核心,以信贷业务为支点,以投行业务为撬动,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更多客户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二是打造以科技赋能提升客户体验的线上银行。坚持线上为主、移动优先的渠道转型理念,重点加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系统升级迭代,改进操作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体验,打造业内最好用、最舒适的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同时,积极建设各类系统平台,主动对接政府大数据平台,推进多渠道、多层次战略合作,利用科技赋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是打造风险文化深入传导的稳健银行。深入推进风险文化传导落地,做到全员知风险,全面防风险。牢固树立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逐步增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方面风险的管控意识和管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