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石公《六韜.三略》犬韜.戰車

本篇主要講述車兵作戰的十種有害地形和八種可能勝利的情況

武王問太公曰:“戰車,奈何?”

武王問太公說:“如何使用戰車進行作戰呢?”

太公曰:“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徑奇道,三軍同名而異用也。凡車之死地有十,勝地有八。”

太公說:“使用步兵貴在反應機敏,車兵貴在熟知地形 騎兵貴在瞭解各種特別的道路,這三種兵種雖然都是士兵但作用各有不同。但凡用戰車作戰,讓戰車陷入死地的情況有十種,讓戰車勝利的情況也有八種。”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武王說:“這十種死地是怎麼樣的呢?”

太公曰:“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也。”

太公說:“可以前行但不能後退的,是戰車滅亡的地方。”

“越絕險阻,乘敵(追擊敵人)遠行者,車之竭地也。”

“越過險阻,遠途追擊敵人,這是戰車消耗殆盡的地方。”

“前易後險者,車之困地也。”

“前方地形平坦,後方寸步難行,這是戰車容易被困的地方。”

“陷之險阻而難出者,車之絕地也。”

“陷入麻煩卻難以突破重圍,這是戰車沒有生路的地方。”

“圮( pǐ毀壞)下漸澤,黑土黏埴者,車之勞地也。”

“道路坍塌、積水的窪地、黑土黏稠成泥,讓戰車難以前行,這是戰車勞頓的地方。”

“左險右易,上陵 仰阪(登上山坡)者,車之逆地也。

“左邊的地勢險要,右邊地形平坦,需要上山爬坡的,是戰車作戰不順利的地方。”

“殷草橫畝,範歷(陷入)深澤者,車之拂地也。

“橫穿雜草叢生的荒原,越過水深的沼澤,這是戰車行進緩慢的地方。”

“車少地易,與步不敵者,車之敗地也。”

“戰車數量少,作戰地形平坦,和步兵也難以配合,這是戰車極易被打敗的地方。”

“後有溝瀆,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車之壞地也。”

“後方有縱深的溝壑,左邊有深水,右邊有高山,這是戰車易被毀壞的地方。”

“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潰陷,前不能進,後不能解者。”

“日夜下雨,連續十天不停,道路泥濘難以前行,又無法後退,這是戰車陷入困境的地方。”

“此十者,車之死地也。故拙將之所以見擒,明將之所以能避也。”

“這十種是戰車的必死之地。所以愚笨的將領因為不瞭解這十種死地而戰敗被俘,明智的將領因能避開這十種死地而獲得勝利。”

武王曰:“八勝之地,奈何?”

武王說:“八種利於戰車作戰的情況是怎麼樣呢?”

太公曰:“敵之前後,行陣未定,即陷之。”

太公說:“敵人前後不整,隊陣尚未穩定,就用戰車攻陷。”

“旌旗擾亂,人馬數動,即陷之。”

“敵方旌旗混亂,人馬不斷調度,就用戰車打敗它。”

“士卒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即陷之。”

“敵方士兵不知向前向後,還是向左向右,就用戰車打敗它。”

“陳不堅固,士卒前後相顧,即陷之。”

“敵方行陣不穩,士兵左顧右盼,就用戰車打敗它。”

“前往而疑,後恐而怯,即陷之。”

“敵方行進心存疑慮,向後又心生膽怯,就用戰車打敗它。”

“三軍卒驚,皆薄而起,即陷之。”

“敵方突然被驚嚇,全都蜂擁的向後撤退,就用戰車打敗它。”

“戰於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

“敵我雙方在平坦的地帶作戰,直到天黑都難分勝負,就用戰車攻打它。”

“遠行而暮舍,三軍恐懼,即陷之。”

“敵方長途跋涉,晚上安營紮寨,全軍上下惶恐不安,就用戰車打敗它。”

“此八者,車之勝地也。將明於十害八勝,敵雖圍周,千乘萬騎,前驅旁馳,萬戰必勝。”

“這八種情形使用戰車必定能獲勝。主將能夠了解這十敗八勝,即是敵方將我軍包圍,用千車萬騎攻打,左右廝殺,我軍也一定能戰無不勝。”

武王曰:“善哉。”

武王說:“您說得太好了!”

讀黃石公《六韜.三略》犬韜.戰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