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里送教難 今天在線送課易

——涼山州鹽源縣教師在疫情之中體驗一把“網上送教”

鹽源縣原計劃在今年3月組織的“省培計劃(2019)”——深度貧困縣中小學教師素質能力提升項目線下“送教下鄉”活動。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培訓安排,原計劃的線下送教無法實施。依據《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培訓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西華師範大學、鹽源縣、中國教師研修網三方共同研究決定,將原定線下的“送教下鄉”調整為通過中國教師研修網平臺開展“線上送教”活動,學員在疫情之中增加了一次別樣的“網上送教”體驗。

昔日千里送教難 今天在線送課易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地處涼山州深處,位於四川省青藏高原東南緣,雅礱江下游西岸,這裡交通不發達,邀請州外專家來鹽源送教,往往為了一節送教的課,大山外的老師要耽擱前後兩三天。外地教師經過長途奔波,還需克服高原反應等問題,才能將一堂優秀的示範課帶給鹽源參訓學員。本次疫情的影響,線下送教無法進行,改成線上送教,學員抱憾無法面對面感受教師的上課,但也因為通過網絡送課少了舟車勞頓之苦,多了一份送課到家的輕鬆感。

為了做好這次特殊的送教活動,中國教師研修網結合鹽源實際,精心制定了“線上送教”實施方案。本次線上送教,按照初中語文、數學、英語和小學語文、數學5個學科,在原計劃的4天中,每天安排全國的優秀教師教學課例,學員進行課堂觀察。每天上午,學員準時觀看課例,再交流討論。本次安排的課例,執教教師是名師,課例是代表性的示範課,目的是響應老師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突出課堂教學的學法指導,突出重難點解決的策略方法,幫助參訓學員保持對“課”的興趣,提高線上送教的吸引力。鹽源縣幹海中學謝文娟老師說:“對我印象最深刻的課是由北京市清華附屬中學的熊學勤老師帶來的 《Going to after-school classes Pros vs. Cons》。熊老師的這堂課採用的是小組學習的方式來進行,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取長補短,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學習氛圍更濃厚。本堂課學生參與度高,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教師口語流利,教態自然。教學內容層層遞進,學生容易掌握。用辯論賽的方式,全方面鍛鍊的學生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習的實效性,鹽源縣和中國教師研修網商議採取“任務驅動”方式,制定了學員的學習任務,包括參訓學員每天在線學習一節以上的示範課,每天提交一張參與學習討論的活動照片,完成聽課、評課思考等。截止3月14日,線上送教活動結束,參訓學員共提交作業3000餘份,優秀作業600餘份。

經過四天的線上送教的觀摩研討,參訓學員再進行兩天“教學重構”活動。所謂教學重構,是學員觀摩了在線的某位教師的課,產生了對課例好差得失的評價,於是學員進一步分析原因,再結合本班實際,重新設計一節相同課題的教案。截止3月25日,參訓學員共提交教學重構文稿作業900餘份,優秀教學重構文稿100餘份。中國教師研修網特邀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王緯虹對優秀教學重構文稿通過“研直播”進行在線點評和遠程指導,使參訓學員受益匪淺。

鹽源縣雙河中學劉慧老師說:“本次培訓對我個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幫助,《少年正是讀書時》是初中階段的第二節綜合性學習,旨在通過此次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目前的閱讀狀況,找出問題,指定改進措施,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我觸動很大的有三點:教學的創新性、目標的實效性、課堂的互動性。老師的精心設計一下就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課堂和生活的距離,而這些都是我們所欠缺的。”

“本次活動,雖然沒有現場的送教,但是線上送教同樣使鹽源縣的參訓學員收穫了課堂教學經驗,獲得了進步成長。”鹽源縣梅雨中學王希老師這樣評價活動。

(中國教師研修網四川項目組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