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提起朱自清,绝对是国人文学方面的一个骄傲,不论是散文《背影》还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都是我们少年时代的一种文学形式。

当然,他的著作约190万字,包含散文、诗歌、学术研究等二十多种,可谓著书等身。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作家却因一件事让人质疑,那就是与自己父亲的关系。那么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其实是这样的。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朱自清与父亲真的关系不合吗?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的残酷性:朱自清在一段时间里与父亲真的关系不睦。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那就说来话长了。

其实,如果读透了《背影》这篇文章,我们倒不难发现,朱自清在这里面虽然只是一笔带过式的描述,但却讲了很多与父亲关系的现实。比如:父亲刚刚卸了差事、我与父亲已经两年多未见等,这些都是线索。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据资料反映,朱自清的父亲是个性情中人,而且对大文豪苏东坡崇敬有加。所以,他父亲原名朱鸿钧,字小坡,俨然以苏轼为人生坐标。也因为这个原因,朱小坡一度官运不错。可惜的是朱小坡英雄难过美人关,娶个姨太太为自己招来了灾祸,以至于被罢官还乡。

为此,朱小坡是一万个想不通的,自然内心郁闷不畅,从而脾气变得不好。可能是考虑到为儿子命运着想,所以朱小坡在朱自清14岁的时候,便不顾他的反对而强行为其订婚。没错,这个女子就是武钟谦。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后来,朱自清中学毕业,朱小坡便迫不及待地给他完了婚。但自此后,朱家的经济也变得越来越拮据。为此,朱自清是深为内疚的,所以他在父亲不知道的情况下,私自转学,读了哲学系,从而提前毕业,回家乡任职。

这件事让父亲很是不开心,所以与朱自清闹得很僵。不仅如此,朱小坡竟然不经过儿子同意,直接利用和朱自清任教八中的校长关系取走了他的工资,对此朱自清非常生气,两个人的关系进一步僵化。

于是,朱自清为了摆脱父亲长期以来的独裁式控制,直接带着自己的妻儿离开扬州。当然,朱自清之所以这样做,事实上也有原因,因为妻子与父亲也一直不合,原因很多面,但更多的是朱小坡认为武钟谦在背后经常向儿子吹风,让他反抗自己,比如朱自清私自转学择业这件事。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实际上,武钟谦是个当时时代非常贤惠的女性,为着丈夫的学业,她一直都在帮着筹措学费。为此,自己的陪嫁手镯都被当掉了,一辈子都没有再赎回来。

但朱小坡一家独尊习惯了,他认为一向听话的儿子之所以这样"忤逆"自己,就是儿媳妇的唆使。所以此事之后,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可以想见。

这种矛盾并不是亲情出现了裂痕,而是一个长久在父亲安排下生活的,有着新思想,新认知的儿子,如何会甘心受命于顽固且独裁的父亲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不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家庭新旧思想的碰撞。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因为《背影》,父子两个终于冰释前嫌,毕竟血浓于水

自此,朱自清与朱小坡之间保持着相见无言,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一直持续了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朱自清肯定自省过,所以他想过与父亲言和的问题,只是父亲顽固难化,这让他根本没有办法改变。

从家里搬出去一年多,朱自清带着自己的家人回父亲家,他以为父亲已经不那么生气了。可是没想到,朱小坡根本就不让他进门。后来经过他人劝和,虽然朱自清一家进了大门,但朱小坡从没理过朱自清。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当时自命清高的朱自清大概是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最后只好提前带着家人离开了。这之后的近三年时间,他们都没有回去过。

而这时的时间也就到了1925年,也就是朱自清《背影》创作的时间段。当时文中第一句就是"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可以想见,这种时候朱自清心里的感情是复杂而矛盾的。他想念父亲,却因为年轻人的自尊不想低下头。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时间又过去了三年多,这一年朱自清已经30岁,他出版了自己个人的第一本散文集,也就是《背影》。书一上市就引起很热烈的反响,朱自清的名字也成了文人们的茶余谈资。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这一年,朱小坡已经59岁,在人生步入老年的时刻,他读到了儿子情真意切的《背影》,那种内心的感受是可以想象的。

朱小坡对此热泪横流,亲自为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不仅不再责怪儿子,还对他的工作进行了鼓励,同时让他放心工作,不要想念家。

这就是一对父子对峙八年之久的不合始末,他们最初因为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或者是认知观而产生分歧,最终却因为情真意切的亲情而冰释前嫌。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这种过程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不快乐的回忆,但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却是使之更加丰腴的必然。如果没有这种种对抗与不合,朱小坡可能会一直生活在自我独裁的家长观中不能自拔,而朱自清也永远要飘零于外不能真正走近父亲。

可见,家务事是每个人都没办法左右的现实,作为大作家的朱自清也不能免俗。他经历了这些不快,但他最终摆脱了相互不合,甚至憎恨的沉重,从而超越内心情感,使自己的文章更加丰盈、饱满。

朱自清《背影》感动人心,赚足眼泪,你知道他们父子8年不合吗

朱小坡终年76岁,是在小儿子朱物华的陪伴下离开人世的。这于朱自清来说又是一种人生的遗憾,但这时的他与父亲早已经不再是水火不容的父子关系。另外,如果真要说他与父亲一直不合却写《背影》欺骗读者,那就过于牵强了,父子间的爱恨很复杂,人的一生如此漫长,谁还不经历一点无奈呢,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