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夠的山水本溪

“秋天的山城層林盡染旖旎多彩,隨手拍都是美景。以前,鏡頭裡的家鄉那是成排的煙囪和直排向天的滾滾濃煙,要想拍一幅翱翔藍天的飛鳥照片,全憑運氣。”10月9日,太子河畔正拍攝秋景的遼寧本溪攝影發燒友楊志國一直舉著相機不斷變換角度,他邊拍照邊感慨地告訴記者,綠水青山的美麗家鄉看不夠也拍不夠。

曾經的本溪是老工業基地的代表,鋼鐵、煤炭、水泥、化工等重工業帶來高汙染、高能耗,130多家重點廠礦80%以上集中在城市中心區,600多根大煙囪帶來嚴重的空氣汙染,被稱為“衛星上看不到的城市”。

近年來,遼寧本溪不斷鞏固“生態立市”的主導地位,以綠色產業、生態經濟為新支點,將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生態資源有機融合,全面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生態山城、美麗本溪”。山城本溪終於從一座“看不見的城市”成為一座人們“看不夠的城市”。

正在太子河附近垂釣的劉秀軍掀開水桶給記者展示今天的收穫,他笑著跟記者說,看看這魚個頭都不小。太子河沒治理之前,誰要是路過這裡,隔著二里地就捂著鼻子嗆跑了,更別說釣魚。現在水美魚肥,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也來太子河玩耍。

為了讓這座城市的水更清,城更美,近年來本溪加強環境監管、開展流域綜合整治,使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水環境質量大幅度提升,生態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太子河上,6座景觀蓄水工程、市區20公里的匯水河段,形成5平方公里景觀水面。

人間最美九月天,賞秋賞景正當時。本溪森林覆蓋率達76.31%,楓樹分佈廣、種類多,“中國楓葉之都”每年都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本溪旅遊迎來強勁復甦,重點監測的37家景區(點)共接待遊客77.39萬人次,同比恢復79%,旅遊收入5482.97萬元,同比恢復75.2%。關門山、老邊溝、楓林谷等景區成為觀楓賞景的熱門旅遊目的地,解放村、韓家村、和平村、灣灣川、胡堡村、老漫子村因生態優勢逐步發展為鄉村旅遊的領頭羊。

“秀美的風景是我們致富的資源。”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向陽鄉和平村村委會主任劉百紅指著山上的樹林向記者介紹,以前我們這是貧困村,年輕人留不下,現在我們“賣風景、賣氧氣”,周邊村民每家每戶年收入都達到6萬元左右,全部實現脫貧致富。在這裡,我們既有綠水青山,也有冰天雪地,山、水、林、泉、洞等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我們還要努力,力爭成為東北全域全時旅遊典型代表。

生態立市的探索和實踐,讓本溪市實現了華麗轉身。現在,本溪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遼東生態屏障、“遼寧水塔”,獲得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全國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城市等榮譽。(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