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安》《聚寶盆》《崑山記》三部崑劇與三位崑山名人

 

《萬民安》《聚寶盆》《崑山記》三部崑劇與三位崑山名人


  崑曲發源於蘇州崑山,所以留下了更多的崑山印記。明萬曆年間,當崑曲走向舞臺成為崑劇時,傳奇迭出,群芳爭豔。作為一劇之本的戲文,全憑劇作家運籌素材、巧妙構思,而留下了一部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崑劇,使人們記住了跌宕起伏的情節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崑劇中的人物大多虛

  構,但有三位真實的崑山人,由於他們的事蹟感人,而分別成為三部崑劇的主人公,從而使這三位崑山歷史名人的事蹟更廣為百姓傳頌。


  《萬民安》與葛成


  崑山的“名人榜”中,有葛成(1568-1630)的大名,註明為“明代抗稅領袖”,人稱“葛賢”“葛將軍”。因葬於蘇州“五人墓”之旁,而讓人對他更加肅然起敬。

  明代萬曆年間,蘇州的絲織業已呈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僱傭關係,這是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重要標誌。由於蘇州絲織業十分發達,引得朝廷垂涎,因此陸續下派監官收繳苛稅,大肆掠奪民脂民膏。絲織業主們面對苛捐雜稅怨聲載道,對稅吏的暴行已經到了義憤填膺的地步,抗稅鬥爭一觸即發。

  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皇上委派太監孫隆到蘇州徵稅,他狐假虎威,橫徵暴斂。時逢水災,桑蠶無收,但稅款卻照收不誤,絲織從業者被“逼上梁山”,只能群起抗稅,否則唯有等死。於是,一場風起雲湧的抗稅鬥爭在蘇城爆發了。一時間,稅民自發揭竿而起,但群龍無首,亂作一團。眼看官兵就要動武鎮壓抗稅隊伍了,百姓難免吃虧,在這緊要關頭,有一個人挺身而出,奮起解圍,他就是義士葛成。

  葛成是江蘇崑山人,因有撒絲手藝而去蘇州打工。他親眼看見稅監孫隆在蘇城設卡收稅的惡行,而且還僱地痞流氓對稅民進行恐嚇。百姓無可奈何,只能在死亡線上掙扎。葛成看在眼裡,急在心中,別無選擇只能與稅民一起造反了。由於他為人正直,享有威信,而被大家推為抗稅隊伍的領袖。

  葛成將一千餘人的抗稅隊伍分作六個小分隊,發出了“見稅官盡殺之”的命令。葛成胸有成竹,傳說他在蘇州玄妙觀的鬧市手執蕉葉扇,指揮若定,儼然一個運籌帷幄的大將軍。抗稅鬥爭一呼百應,萬人空巷,勢如破竹,所向披靡,嚇得稅監孫隆連夜逃竄,其他稅官死的死,逃的逃。沿途百姓聲援抗稅隊伍,表現出一派人心所向的大好局面。

  朝廷聞聽蘇城有人造反,立刻派兵鎮壓。當朝廷四處搜捕抗稅首領時,為保護抗稅同伴不受牽連,葛成又一次挺身而出,不幸被捕。但朝廷迫於民憤不敢殺葛成,於是將他囚於牢籠,關押了13年後才被釋放。

  葛成出獄後,吳人對他敬若神明。1626年,葛成因敬仰在反對奸臣魏忠賢的鬥爭中殉難的五位義士,而自願為“五人墓”守墓。崇禎三年(1630)葛成病歿,蘇人沒有忘記他挺身護民的義舉,因此將他葬在“五人墓”側,讓他的英名與五位義士一樣流芳千古。

  葛成的義舉感動了明末劇作家蘇州人李玉,將葛成抗稅護民的事蹟寫進了崑劇《萬民安》中。由於在題材上跳出了司空見慣的兒女情長的陳舊套路,劇本貼近時代,關注民生,因此產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吸引力。後人稱李玉為“蘇州派”的領軍人物,他一生寫有二十多部傳奇,大多深受百姓喜愛。當年《萬民安》在蘇州公演時,就出現了萬人空巷的轟動效應,可見百姓對義士葛成的崇拜。


  《聚寶盆》與沈萬三


  明末清初的蘇州,傳奇盛行。在“蘇州派”創作群體中還有一位寫戲高手,名叫朱素臣。他畢生致力於戲劇創作,曾留下傳奇十九種。其中,《十五貫》最為著名,該劇原名《雙熊夢》,寫的是熊氏兄弟各遭冤案,雙雙被判死刑。監斬前夜,蘇州知府況鍾夢見兩隻大熊前來向他申冤乞哀,於是上奏皇帝請求複審,最終通過調查,平反了冤案。由於劇本情節引人入勝,1956年由浙江省崑劇團改編成《十五貫》公演後一鳴驚人。

  在朱素臣的劇作中,還有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聚寶盆》也很有名,寫的是元末明初沈萬三因得益於聚寶盆顯靈而發家致富,後又蒙冤受害的故事,由於情節曲折奇巧,受到百姓的喜愛。

  沈萬三(1306-1376),本名沈富,年輕時就走上了出海經商的道路,由於經營有方,迅速聚財,後來確實像他的本名一樣,富得流油。人說“萬三”者,即萬戶之中只有三人發財的比例,可見他是鳳毛麟角的暴富戶。

  元末,蘇州地區的手工製造業相當發達,同時,周莊緊靠大江大湖,水運特別方便,沈萬三就將蘇地出產的優質稻米、絲綢、茶葉及許多工藝品運往海外,由於恪守信用,追求貨物質量,因此生意興隆,利潤可觀。但沈萬三隻是一介草民,正史中很少披露他發家的原因,而野史上卻有“聚寶盆顯靈”的傳說,說是隻要把金銀放入盆中,就會翻倍增長。這是因為百姓對他暴富心存不解,只能用荒誕傳說來解釋其財富充盈。

  發財後的沈萬三,不但在周莊建起豪宅,裝點了古鎮風貌,他還犒賞官軍將士。據傳,當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百廢待興,不知是沈萬三主動捐贈,還是朱皇帝點名進獻,沈萬三慷慨解囊,用他多年積聚的財富撐起了南京的大半城牆。應該說,沈萬三氣度不凡,他為朝廷如此忠心耿耿地付出,應該得到朱元璋的感激才順理成章,但事與願違,反而引來了朱皇帝的猜忌,就此埋下禍根。有時人言可畏,傳說沈萬三富可敵國,朱元璋怎能容得下一個人的財富敢和明王朝叫板?於是,朱元璋就把沈萬三充軍到邊遠的雲南,一方面,排除了身邊這位財大氣粗的危險人物,另一方面,可用他的財富和智慧去改變落後地區的面貌。朱元璋用心險惡,而沈萬三也能沉得住氣,他身處異鄉,委曲求全,把江南的優秀文化和成功的經商經驗帶到了雲南,也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愛戴。

  劇作家朱素臣運用民間傳說中“聚寶盆”的生動素材,完成了崑劇傳奇《聚寶盆》的創作,勾勒出沈萬三從經商、發財、捐助、受壓、崛起的曲折人生,描述了沈萬三偶得聚寶盆而致富,後遭朱元璋忌恨,最終化險為夷的悲歡故事。劇情跌宕起伏,立意發人深思。


  《崑山記》與顧鼎臣


  20世紀30年代,上海曾經盛演崑劇《崑山記》,該劇原作者已不可考,只知道由崑劇名宿、蘇州崑劇傳習所教師陸壽卿所授,當時由崑劇“傳字輩”演員擔綱主演,由於劇名吸引、情節感人、演技出眾,而在崑劇的衰微年代中綻放出一縷熠熠生輝的光芒。

  《崑山記》的劇情家喻戶曉。說的是崑山顧姓望族家有小妾瓊華,在磨坊生下了顧鼎臣,其夫授官赴任外出,母子相依為命。瓊華常受大夫人凌辱,但大夫人之子憨厚心善,百般呵護瓊華母子。顧鼎臣聰慧勤學,終過鄉試,後別母赴京會考,終於美夢成真,高中狀元。顧鼎臣榮歸故里,不記舊怨,只念舊恩,最後闔家團圓。故事悲涼且動人,對顧鼎臣的高風亮節給予了濃墨重彩的讚美。

  顧鼎臣(1473-1540)為明弘治乙丑科狀元,是從貧民家庭走出的高官,縱跨三朝,功德無量。他出身低微,從小在冷眼和奚落中長大,為了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硬是在逆境中拼搏。他原名顧同,因夢想要做大名鼎鼎的大臣而改名為顧鼎臣,可見他抱負之大、追求之高。但他年輕時不幸染上天花,由於無錢醫治,病癒後在臉上留下了許多麻點,人稱“顧大麻子”,從此難以才貌雙全,只能飽學超人。果然,在那年最後的科考殿試中,由於顧鼎臣才學絕頂,以弘治皇帝為首的考官們並不以貌取人,最後欽定他為乙丑科狀元。可想而知,顧鼎臣的學識一定是出類拔萃,才不得不讓他獨佔鰲頭。

  顧鼎臣中榜後,一直受到朝廷的重用,官至禮部尚書。後來弘治皇帝駕崩,正德皇帝即位,顧鼎臣繼續受重用。嘉靖皇帝即位後求賢若渴,更把顧鼎臣推舉至高位,讓國人刮目相看。甚至,嘉靖皇帝南巡時,讓顧鼎臣代朝三月,成為帝制統治歷史中的一樁美談。顧鼎臣在仕宦生涯中,留下了減免稅賦、築城抗寇、仗義公斷三大愛民業績,所以他在百姓中口碑很好。

  顧鼎臣一生坎坷,但事蹟輝煌,所以民間讚美他的傳說數不勝數。流行於蘇州的彈詞、宣卷中都有長篇作品《顧鼎臣》,將他的不凡經歷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崑劇《崑山記》原名《顧鼎臣出世》,進上海演出時才改成《崑山記》,因此引來了戲迷對崑曲發源地崑山更加濃厚的興趣。劇情獨闢蹊徑地截取了顧鼎臣從困境出世至闔家團圓的曲折經歷,吸引觀眾眼球,產生了雅俗共賞的審美效應。

  新中國成立後,《崑山記》基本不演了,唯有蘇州的“繼字輩”演員,因為對崑曲故鄉特別感恩,才在他們退休後復排演出過,留下了《崑山記》的生動造型。雖然他們復排演出時已年過花甲,但身段和表情還是那麼傳神。楊瑞慶 《姑蘇晚報》2020年10月12日 B05版 編輯:李俊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