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红叶茎枯病已经成为棉花中后期常见病害,尤其是2020年,8月下旬棉花叶片开始发红,大面积棉田发病。如果不及时防治,造成棉花落铃、单铃重降低甚至绝产。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1. 棉花红叶茎枯病辨别

1.1叶片

刚开始发病的时候,叶片边缘稍带黄色,叶肉组织退绿,除了叶脉附近保持绿色外,其余部分都表现为紫红色或红褐色("叶脉仍保持绿色"其典型特征之一)。病情较重时,整片叶子均呈红褐色或褐色,叶片边缘向下卷曲,自下而上干枯凋落,最后会导致全株枯死。病叶大多是自下而上、从外向内发展,也有的病株症状是自上而下的变红或先变黄再变红,有时会出现叶柄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导致叶片萎蔫下垂现象。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1.2根系

发育不良,主根短而细,经常成"鸡爪根",支根、侧根数量和长度显著减少,且颜色呈现深褐色,尖端变褐色或腐烂。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1.3茎秆

掰开茎秆,维管束不变色,可以与枯、黄萎病区别开。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1.4结铃

叶片枯落时,茎秆顶部呈干焦状,蕾铃大量脱落。发病早的,可以结几个小铃。

棉花常见病害掉以轻心造成严重减产

2.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

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的根本原因是棉花在生理上营养供应平衡失调,这个平衡失调是棉花自身的原因,也称内因。红叶茎枯病的发生随着初花至盛铃的生育进程而逐渐加重。棉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对根部的水肥供应和叶片光合营养需求越来越大,结铃数的增加和棉铃发育成熟所需要的养分、水分也是由根和叶源源不断的供给,在盛铃时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达到最大,随后开始下降,与此同时,棉铃发育成熟后对养分的需求开始降低,形成了根系、叶片、棉铃在生长发育和养分供需的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常因外部原因打破,一旦打破动态平衡,棉株水肥供应和光合营养需求开始失调,红叶茎枯病便开始发生,动态平衡被破坏越严重,发病越严重。

这些外因就包括:

1.土壤缺钾肥。

2.氮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田间郁闭,影响棉花对钾钾肥的吸收。

3.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根系生长不良。

4.雨后积水,影响根系生长

5.棉田长期连作,肥力不高,水肥供应不足。

总结来看就是棉花根系受到伤害或者对钾肥的吸收利用不足,是造成棉花红叶茎枯病的主要原因。这是和棉花枯黄萎病病因的区别,枯黄萎病是由真菌危害棉花疏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引发黄萎病的是大丽轮枝菌,引发枯萎病的是尖刀镰孢菌。

3.棉花红叶茎枯病预防

3.1增施钾肥

喷施1%-2%的氯化钾或硫酸钾溶液或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

3.2喷施叶面肥

在发病初前期,喷施2%尿素+0.2%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间隔7-10天,喷施2-3次。重施花铃肥、轻视苗肥,氮磷钾配合使用。

3.3 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优质磷酸二氢钾10克+丙环唑5毫升+氨基酸30毫升+锌硼肥30克,兑水15公斤/亩,7-10天一次,喷施两次。

300倍百菌清或1500倍的12.5%特普唑加上优质磷酸二氢钾和锌硼肥各30克,兑水15千克,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棉花红叶茎枯病的特征以及我们如何辨别和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