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文 | 小言聊育儿(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2285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我们眼中认为的孩子大多都是活泼可爱,古灵精怪。可是你知道吗?孩子也可能会有“社交恐惧”的。恐怕这样说大多数家长都不相信,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班集体中吗?

案例:

幼儿园做活动中,两个小朋友乐乐和朵朵都看上了同一根跳绳。本来是乐乐先拿到跳绳开始跳的,但是朵朵偏要和乐乐抢。这个时候乐乐就会想,如果我们朵朵发生了争执,那么老师肯定会对我们进行惩罚。而朵朵想的是,既然我看上了这根跳绳那就是我的了。

案例中的乐乐就是属于社交能力较强的人,朵朵自然就是社交能力较弱的人了。如果老师过来判定朵朵对,那么朵朵就会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进而就可能会发展成讨好型的人格。如果老师判定乐乐对,那么朵朵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就会选择逃避。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如果老师判定双方都有错,那么朵朵依然就会很强的挫败感,因为她已经认定了这是她的了。其实如果老师了解了情况肯定就会对朵朵进行惩罚。久而久之,朵朵就会变得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必然会有原因的,那么,孩子如何发展成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呢?

一、为什么孩子会抗拒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

1·心理原因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的核心,家人把所有的宠爱和焦点都给了孩子。等孩子到一些人多的地方,比如去幼儿园或者是公共场所,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再是被所有人关注的核心了,自己受到了冷落。这个时候孩子不愿意跟别人玩是他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力。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2·性格原因

在家长的面前孩子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到了幼儿园面对如此多的同伴孩子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当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我们就应该告诉孩子,为孩子提前进行渗透教育,向孩子描述幼儿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让孩子对新鲜的环境充满好奇心,在心里有所期盼,这样能够使孩子快速的融入到新环境。

3·自尊心作祟

这一类孩子其实很想自己能够跟大家一起玩耍,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和别的小朋友进行交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交恐惧”。他们不够自信,非常在意外界对他们的看法。那么,孩子的这种“社交恐惧”是从哪儿来的呢?

二、孩子的“社交恐惧”从何而来?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1·孩子天生不爱说话

有一些孩子他们生来就内向不爱说话,性格沉稳。遇到事情喜欢躲在一边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孩子如果别人不主动找他交朋友他们是不会主动出击的。对于这一类寡言少语的孩子我们应当早发现,提早对孩子进行社交方面的锻炼。

2·沉迷在虚拟的世界

现在我们的电子产品非常的发达,家里的手机、电视、电脑应有尽有。而孩子往往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经常玩起手机来就忘记了时间。他们沉迷在自己的虚拟网络里,等到放下手机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就会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了。对于怎样跟别人交朋友也是一窍不通,而别人如果和他们来交朋友他们多半也会拒绝,他们只想待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

3·父母管教太严格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严师出高徒”,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对待孩子越严厉越好。但是渐渐地我们就发现,父母越是严格的管教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越自卑,越没有自信。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的敞开心扉。千万不要小看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三、孩子的“社交恐惧”处理不及时,会出现什么影响?

1·无法融入到集体

当孩子在跟自己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就是出现焦虑和回避的行为。孩子在幼儿园中势必会遇到很多新的伙伴,而这种行为则很明显地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关系,导致孩子的交往受限。每当面对面对新的环境时,孩子就会变得敏感,哭闹想要离开。

2·害怕当众说话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察觉到孩子有“社交恐惧”的话,那么长此以后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会害怕当众讲话,不喜欢参与同伴之间的游戏,甚至不敢面对老师。遇到陌生人就开始回避。而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孩子可能会因此而错过一些宝贵的机会,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提早注意,及时给孩子解决问题。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的“社交恐惧”会给孩子带来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孩子走出这种“社交恐惧”呢?

四、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社交恐惧”?

孩子会出现社交方面的问题和原生家庭脱不了干系。我们父母能够抑制也能够促进孩子和同伴之间的交往。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和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造社交的条件

我们可以经常的带孩子外出散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同龄人。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接触到同伴之间的机会。如果孩子表现出害怕退缩的情况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或者是和孩子们一起玩耍。让孩子逐渐地放松心态。

2·引导孩子进行游戏

孩子之间往往会玩过头,经常你来我往的一个玩具飞过去就把对方砸的鼻青脸肿。长时间下去孩子当然就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耍了。在孩子结交同伴初期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参与,告诉孩子应该怎样正确的做游戏,让孩子能够逐渐熟悉应该和他人怎样相处。

“妈妈,我不想和他们玩”,孩子有“社交恐惧”,家长该怎么办?


3·言传身教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父母要给孩子做好结交伙伴的榜样,我们可以转变角色试着和孩子交朋友,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了解情况。当我们做得足够好能够对孩子敞开心扉的时候相信孩子肯定也会摆脱这种“社交恐惧”。

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是我们心理适应水平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些心理方面的疾病往往就是因为社交方面造成的。而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则是处理这样面的灵丹妙药。

你家孩子会抗拒同伙伴们之间的交往吗?欢迎和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我是@小言聊育儿 ,也是2个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本文由小言谈育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