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在一個社會里,當有一小撮人因為投機取巧而先獲得利益,此時如果社會的懲罰和價值體系不能使他們付出代價,那麼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會再堅守自己原則。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在我們生活中總有這些現象:做真貨的,比不過賣假貨的;做科研的,比不過做金融的;做文藝的,比不過做娛樂的。

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在經濟上有一種說法叫“劣幣驅逐良幣”,社會上就是:“壞人淘汰好人”。在利益面前,當大家都在不擇手段,那些守規矩的老實人,反而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投機取巧者。同樣,那些投機的炒房客,積累的財富,往往也遠遠超過那些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實幹主義者。再想想平時常見的例子:我們平時乘公交或地鐵,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夠捷足先登,能搶到一個座位;而當我們在一群人裡打車,站在路邊規規矩矩等車的人,總是被強行站到馬路中間的人搶去機會。

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有公德心、公理心,但是社會上的全部人都是堅守自己利益的。還是拿上面兩件事為例,為先登上車,大家都不去排隊,結果車一來,眾人就爭先恐後,上車的效率就低了,最後誰也都沒有佔到便宜;為了先打到車,大家都站到馬路中間去伸手攔車,結果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導致道路越發擁堵,大家打車的效率也都變慢了。其最終結果是:每個人都互不相讓,不再遷就別人,也不再相信公理,然後互相提防、人人自危。歸根結底,只要先不遵守秩序的人沒有遭受應有懲罰,就會帶動大家一起不遵守秩序。

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數學上的乘法有一個基本法則:正負得負、負負得正。即:一個負數乘以一個正數的結果是負數,而一個負數乘以一個負數的結果卻是正數。所以,在一個出錯的大多數里,我們往往被逼著去犯錯,去變壞,這也負負反而得正了。一個好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壞的?從他覺的不公平的那一刻起。每一個人面對不公平都有情感上的憤怒,但當大家發現只有跟隨那一小撮人後面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只能跟著他們後面行動。

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埋怨社會太不公平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在利益面前就那麼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原則?當我們埋怨淘寶假貨太多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那麼喜歡佔便宜?當我們埋怨小鮮肉賺的太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如此迷戀娛樂選秀節目?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產品,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節目,有什麼樣讀者就有什麼樣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民眾就有什麼樣的社會。很多有才華的人往往選擇放棄原則,因為堅守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守衛那些剩餘的大多數平庸者嗎?

社會是如何淘汰老實人的?

社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正常情況下好人遠比壞人多,壞人成不了氣候,而一旦壞人越來越多,社會風氣“正不壓邪”的時候,社會也開始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