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與主力操盤的邏輯關係


纏論與主力操盤的邏輯關係

纏論在股票中的直觀應用屬於形態學的範疇,此外纏論也講究心法,試圖達到形神合一的操盤狀態。

今天我們只研究纏論在股票形態學上的直觀應用。

股票的形態學就是根據股價運行的軌跡所畫出來的各種圖形用來直觀表示股價、成交量等運行的軌跡。

最常見的有日線級別的K線圖,成交量圖等,還有年、月、60分鐘、30分鐘等等分時級別的圖形,此外還有均線、MACD、KDJ等等一些由各種數學統計方法派生出來的分析曲線圖形等。

炒股票的人總是試圖通過對以上這些圖形的分析來得出對股票走勢的判斷用來指導自己的操作行為。

人們總是試圖在股票運行和形態規律分析之間建立起某種邏輯關係,因為人們相信股票的運行是有規律可循的。

纏論在股票分析中出現正是建立在試圖通過纏論的形態學分析,找出股票波動的規律來,再用於指導人們對股票的操作行為。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纏論在股票分析中最重要的二個形態分析要點。一個叫做"中樞",一個叫做"頂底分型"。

先說中樞,中樞就是K線上下波動在某一範圍之內,當K線突破了原有的範圍,如果是向上突破就會被認為是股價會向上運行,反之,如果是向下突破會被認為股價今後會向下運行。如下圖所標示。

纏論與主力操盤的邏輯關係


再說說頂底分型,如圖所示。很多人都學過就不再贅述了。

纏論與主力操盤的邏輯關係

實際上纏論中所說的中樞就是人們常說的箱體,二者是一回事,沒什麼區別。而纏論所說的頂底分型就是人們常說的多方炮、紅三兵之類的形態。不過纏論中有二點與傳統的形態分析方法有很明顯的區別,一是纏論中只分析實體K線,認為只有實體K線才是有意義的形態,排除了對上影線和下影線的分析。二是纏論中只認實體K線,不管它是陰線還是陽線,只分析K線之間的相對位置形成的形態,而不管K線的陰陽。這恐怕是纏論與傳統形態分析方法的最大區別了。

通過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纏論中的中樞分析方法是用來分析K線運行的中期趨勢,頂底分型分析方法是用來分析K線的短期運動趨勢的。

如果你是一個做短線的散戶,那麼你只需要學好頂底分型分析方法就可以了。當股票在K線形態上出現典型的底分型形態後就立即介入,然後在K線出現頂分型形態後立即出貨走人。用這種三五天的短線操作方法搏取短線利潤。這種操作方法的好處是一般不會被深套,與大盤走勢關係也不大,除非大盤出現極端走勢。但這種方法需要操盤人有足夠的時間來保證操作,所以並不適合上班一族來操作。

通過更深入的研究,你就會發現所謂中樞分析方法實際上是頂底分型分析方法的放大版。如果你把中樞的那一堆K線看做是一根K線的話,中樞以外二端的K線就組成了頂底分型中的別外二根K線,這樣問題就很簡單了,按照頂底分型的固有模式來分析中樞K線形態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了。

從中期走勢來看這其實與我們的箱體分析方法是一致的。當一隻大牛股走完以後,人們回過頭來才忽然發現原來在這隻股票大漲以前看上去似乎上下大量起伏的波浪K線形態,此時早已變成了一個直觀就能用手畫出來的小幅波動的箱體。與現在高高的股價相比,當時看上去大幅波動圖形現在看上去波動很小,有的近乎一條直線。

當人們身處在箱體裡面的時候是無法察覺這個看上去毫無規律的上下波動只是在一個箱體裡波動而已,不走出箱體是無法看清箱體的本來面目的,這就是隻緣身在此山中啊。

所以纏論的中樞分析方法和傳統的箱體分析方法或許能更早的讓人們看清楚中樞或箱體,從而選擇相應的操作。這就是形態分析的價值所在吧。

從主力操作一隻股票的過程來看,股價在中樞或箱體中運動的時候正是主力通過股價的上下波動激活場內籌碼不斷賣出而主力持續吸貨的過程,向上突破中樞或箱體就是主力完成吸貨開始拉昇股價並隨後開始出貨的信號。如果向下突破中樞或箱體,就意味著這隻股票沒有主力或者主力有繼續向下打壓股價的可能。

因此,我們可以說纏論中的形態分析正是對應了主力操作股票的過程和節奏,這就是纏論分析方法與主力操作股票走勢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

至於說這種形態分析方法能不能準確的跟蹤主力的操作腳步,這就很難說了。因為股市不是主力一家的股市,它受各方面的因素影響太多了,小到操盤手的情緒、散戶的跟風情況、主力的資金調度、標的公司的利好利空消息,大盤的整體走勢,大到行業的突發事件,行業的價格行情、國家的產業、金融、貨幣政策、國際上的其它股市的走勢,重大突發國際事件等等等等,無一不時時刻刻對股市產生著不同的影響,所以,很多情況下一隻股價的短期走勢也有可能是主力都無法控制的。所以,正是由於股市的隨機性,任何的分析方法,都不可能有太高的準確率,只能當做參考而已。

達爾文說過,生物圈中能夠長久生存下來的並不是那些最強大的物種,而是能夠適應地球環境不斷變化的物種。

順應變化,才是最大的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