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营销”的本质就是蹭热度,它可以是突发的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每年既定的风俗节日,亦或者是某个时代里头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因此评判营销优劣的根本不在于蹭热度与否,而是在于这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对错与否,有没有价值,是否能够收获情感共鸣。

这不,就在2020年5月3日夜间,B站借一部名为《后浪》的短视频登上了央视一套,且在《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档位占了一坑---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从本质来说,它就是一段营销广告,但也正如开头所说的那般,它的优劣并不取决于是否蹭上了热度。《后浪》彻彻底底地火了,从3日夜间到4日一整天,我们能在各大社交平台以及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看到各种姿态的转发和解读。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B站完成了一次极为漂亮的营销,而本期内容我将会对这段视频进行剖析,好让你们能够明白火爆背后所隐藏的这几层内涵。

01.“吹捧”的爽感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长久以来,人们都极为热衷于对好消息的青睐,对吹捧自己行为的乐此不疲。这个现象或许是出于生物演化的影响,也或许因为文化模因的感染,总而言之,人对吹捧是有着强韧追求的。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不可否认,短短4分钟不到的《后浪》满载着对年轻一代的“吹捧”。从刚开篇提到的这是一个建立在巨人肩膀上的时代,无数资讯和知识奔涌而来,近乎无穷尽的自由方向能让年轻人在年幼之时即可达到“不惑之年”的状态。

不仅如此,年轻人在时代中的丰硕获得还不够,就在一连串环境优势的罗列之后,我们居然还看到了这样一句说辞:“你们有幸遇到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不带任何的保留,似乎竭尽浑身解数去给年轻人“吹捧”,也借此人性中的欲望偏好,唤起了无数小伙伴的共鸣和喝彩,并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刷屏现象。

但问题来了,如今的时代果真有如此理想,乃至饶有一股乌托邦的况味吗?

答案是,不可能的!

就譬如《后浪》提到的信息和知识井喷的事情,这一来确实带来了许许多多可选项,赋予了年轻一代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非没有坏处的。

就比如最近两年时常被提到的“信息过载”现象,也比如因为精准化推送而导致的“信息茧房”,乃至那把一直悬挂在内容生产领域头顶上的审核铡刀,这通通都能令人捏一把汗。

再加上15年前后以神奇少女王凯歆为首的90后创业者,曾自信满满的怒喊“你们不懂年轻人”

,但最后却以跑路收场。

因此《后浪》开篇说到的这句话也就蒙上了些许的“吹捧”意味:“那些口中宣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就像我一样”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所以在我看来,B站短片之所以能够刷爆社交媒体,首先绝对难逃对年轻人的“吹捧”。它描绘了一个近乎乌托邦般的图景,谄媚了人性中对好消息的欲望,让年轻人在精心设计的文案中收获到极致的爽感。

因此整部视频看下来后,相信无人不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句话语: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不过,若想引发现象级传播,单凭爽感是不足以的,在《后浪》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如下两大意义。

02.大人们的“投降”

《后浪》的精彩除了能令人亢奋的文案之外,一定不能少了作为演讲者的“何冰”---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此人出生于1968年,未过花甲,但已然和我老爸老妈拥有相近的岁数,再加上他等身加持的国家一级演员、政协委员会成员、曾出演包括《甲方乙方》《白鹿原》《芝麻胡同》等口碑大作的成就,毫无疑问,何冰已然具备着代表同时代大人们的能耐。

纵然《后浪》的拍摄带有营销意味,但何冰在剧中给我们呈现的却是一幕又一幕笃信满满的形象。如果你说他完全靠演而丝毫没有敬佩年轻人的意味,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也正因此,《后浪》算是狠狠地掌掴了大人们的脸蛋---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曾几何时,90后一代被大人们视作为混乱和无序的一代,认为他们只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破坏。而作为其中的一员,相信各位也没少在成长过程中被大人们指指点点:玩个游戏会被视作不学无术,而如果年纪偏大还抱着动漫不放,则基本会收获一句“要不要如此幼稚”的吐槽。

在大人们眼中,年轻人的榜样标准来自是否能够听从家长的教诲,而成就的高低则取决于是否能够在被他们认可的事业方向上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此等思想影响下,过去20多年来,又究竟有多少家长曾为自家孩子放弃公务员、教师等铁饭碗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互联网和动漫制作而痛哭流涕过?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我们是被看扁的一代,而过去3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在大人们的思想中是绝对没有年轻人贡献的身影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是被傲慢和叛逆的一代,在大人们眼中我们似乎会为了追求喜好而罔顾大好的前程,认为这是和平与富裕年代所造就的“富二代”劣根性。

不过这一切随着90和00后相继迈入社会,相继在商业领域取得鼎沸成绩之后(90后聂云宸创办估计百亿的喜茶,陈安妮创办了业内顶级的快看漫画,1997年出生的老番茄收获B站首个千万粉级大V的成就,而同年出生的简自豪就更是率领RNG战队取得了亚运会《英雄联盟》比赛的总冠军等等),如此种种,从而也让如今的舆论风向变得不大一样了。

而就在《后浪》里,何冰甚至还对这个转变给出了如此强有力的评价:“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作为一名60后,我相信何冰即便在过去未曾嘲讽过年轻人,但也理应会在年轻人拥抱游戏和动漫的时候给出过善意的批评。因此他在《后浪》里的表现也着实能被视作为一次自省,或许也正因如此,我们也才有机会听到如此铿锵有力的对白说辞。

在我看来,这事儿就如同《斗破苍穹》所描绘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剧中萧炎凭借机遇和努力成功洗褪了窝囊废的名声,让包括纳兰嫣然在内一众名门角色追悔莫及。

而现实中的年轻人则同样凭借耀眼的成就,让一众老家伙们明白到何为“把传统变成现代,把经典变成流行,把学术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真谛---唯热爱即事业的人生态度方才可能促就。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如此铿锵有力的掌掴大人们的嘴脸,这段视频又岂有不火爆的可能性呢。

当然,内容最后我还想跳出视频本身,来给各位再补充一点它的价值---

03.对年轻人的警示

最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人类的本质其实是复读机”。它描述了人类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会往复不断地掉进同一个陷阱中的窘境,而这个事情也与同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的这句话如出一辙:“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教训就是,人类从不会获得任何教训”。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在秉承上述理念的人们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容得满怀期待的,而具体落到前文所说的事情之上,那他们也必然会认为年轻人能够洗褪大人们的成见,也只不过是短暂的历史性事件而已。长远来看,相同的窘境依旧会往复不断地到来。

也就是说,如今自傲的年轻人们,也将会在未来的某天走上鄙夷另一批年轻人的道路,从手持宝刀的屠龙勇士,转变成凶猛残暴的恶龙。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我不否认这个现象的轮回呈现,毕竟创新和反叛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极其混沌不堪的,而前人已然走通的道路则往往代表着秩序和安详。

也就是说,即便人性的底色是自私的(如同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所描绘到,生物的所有行为其实都只是为了自身基因的最大效率复制),人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让继承自身基因的后代在更大存活可能性的环境中生存开来。

因此,否定年轻人的行为,一定会长久以往的存在。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但广谱意义上的存在,可不代表着事情本身就不能有任何的变化了。就正如女性在旧时代只能被束缚在家庭劳动,而现如今却能无处不在看到女权崛起的呐喊一般,对女性的歧视不可能消灭殆尽,但在追求社会效率的胁迫影响下(现代社会的工种已不再专属于男性),越是能够包容女性群体的社会,就越是能够获得强大的竞争势能。

年轻人也一样,就站在本次刷屏的《后浪》短片所呈现的一幕又一幕“年轻人茁壮强大,大人们被狠狠打脸”的事实基础上。我相信未来的年轻人一定能够获得更优越于当下的成长环境,并收获更多的来自大人们的包容和体谅。

或许轮回依旧存在,但至少过去简单粗暴的嘲讽和否定也应当会转变成这样一句话:“你的想法很不错,但如果能听听我的建议就最好了”。

年轻人请记住了: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登上央视,刷屏社交圈,B站《后浪》走红的背后是“大人的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