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刘长佑曾经提出过一个完整的计划灭亡日本,当时实施的话能成功吗?

威史


他的计划不会成功地。原因一:满清政治腐败,组织能力差,能战的主力部队不多,师未出,日本就早知其动向,徒送死也。原因二:当时的满清军队作战,被日军称为死猪战法,掌握不了战场主动权,处处被动,当权者又是投降派,国家又无凝聚力,还时刻担心汉人在战争中掌权,夺了满人江山,不败何为!


鱼龙夜


题主莫非对“完整”和“计划”这两个词语有什么误解,刘长佑这种脑洞大开、没有任何可行性的想法既不完整,甚至连计划也谈不上,怎么可能成功。

刘长佑出身湘军,历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也算晚清时一个干员了。在1881年时刘长佑认为日本野心勃勃,日后必然成为祸患,因此提出了一个先发制人的想法。

按照刘长佑的设想,日本侵占琉球以后违反国际公法,各国不会对它包庇。清政府可以兵分三路,一路出松花江进攻库页岛,一路过鸭绿江从釜山出发攻击日本西部,另一路则从宁波、定海出发攻击长崎,日本指日可定。

刘长佑的这个想法显然非常粗糙,基本可以说是在地图上画了三个箭头就已经结束了。至于清军如何通过俄国领土、该派多少部队,如何海上运输,后勤如何解决、具体怎么打等等问题全部被忽略,显然不是什么整的计划。

另外从这个刘长佑的这个想法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上下绝大多数人对于国际形势的无知。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对其海陆军也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1881年的时候,日本陆军已经按照西方模式建立了7个师团,近10万人,全部装备了西式步枪和大炮。而日本海军则已经装备了4艘铁甲舰和大批的西式炮舰。

相比之下,清军此时还是传统的勇营模式,除了换装西式武器外,和传统军队没有任何区别,战斗力远不如日军。海军则刚刚起步,北洋只有几艘蚊子船,南洋水师和福建船政水师只有几艘跑船,实力不如日本海军。

很明显,刘长佑的计划完全是一厢情愿。清政府无力调动足以击败日本的军队远征日本,也无法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根本不具备任何的可行性。所以在刘长佑提出这个计划以后,清政府没有任何反应也就不奇怪了。


不沉的经远


刘长佑是晚清重臣,也是湘军的重要将领。他的一生参与了镇压太平天国,镇压广西天地会等军事行动,屡立战功,不断得到升迁。曾经担任过广东,广西巡抚,最后做了云南总督。刘长佑在帮朝廷内部叛乱的同时,也积极改善百姓生活,对多次制约和抵御法国殖民者对广西和云南的入侵。可以说是当时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政绩的封建官僚。而刘长佑晚年,正是清朝开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时代,许多清朝官员具备了一定的近现代战略眼光,刘长佑就是其中一个。多年主证西南的经验让他对当时中国的边疆危机有很清醒的认识。

一,三路出兵灭亡日本。

当时,俄国正在一步步蚕食和强占西南大片领土,法国则正在一步步灭亡吞并越南,打算进入中国的西南,日本则在朝鲜半岛发展自己的势力,又于1879年灭亡吞并了琉球国,对中国的台湾岛垂涎三尺。

正是在这种危机四伏的背景下,刘长佑于1881年向朝廷提出分兵三路攻占日本,从而震慑列强的野心的建议。

刘长佑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

1,派有作战经验的大臣宿将从东北出兵,出松花江以临库页岛,将库页岛南部的日本势力清除并遏制其北方通道。

2,派遣军对进入属国朝鲜,扼制日本的西线。

3,派水师从宁波、定海直趋长崎,攻占日本南部。同时东南沿海加紧防守,防御倭寇进攻沿海地区。

如果朝廷按照刘长佑的方案出击日本的话,成功率是很大的。我们可以用当时清朝与日本实力进行对比。

二,清朝与日本在1881年的实力对比。

清朝方面:此时正是洋务运动开展了十多年的时候,清朝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军队装备和作战水平都大大提高,而国内的反清起义从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就一直陷入低潮阶段。

此时的清朝和英美等列强关系打的火热,西方列强也出于自己的目的很看好清朝,积极帮助清朝训练近现代化军队。

财政方面也有了起色,这相对平稳的时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同光中兴”。而法国势力尚被冯子材和刘永福遏制在越南,还没有深入内地。出兵日本并不侵犯沙俄的利益,因为日本曾与沙俄争夺库页岛,虽然最后退出去了,但得到了附近的千岛群岛,这让沙俄也很不痛快。此时出兵,国力和军力都能够承担,列强也不会太干涉。更何况,当时老佛爷还没有丧心病狂的要挪用军费,反而是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

日本方面:明治维新刚好十四年,日本逐步形成近现代国家,军国主义也刚开始抬头不久。此时的明治政府由于把费用大多投入于军队建设中,国内的经济是很薄弱的。

虽然同时接受西方的科技,但列强们更多是把目光投在中国这个东亚的传统老大身上,列强也和清朝一样对这个弹丸小国的热心并不大。而且日本国小民贫,在军队建设上比不过中国。如果清朝忽然从三面进攻的话,明治政府极有可能倒台,东亚的历史或许能够改写。

清朝于1886年建立了北洋水师,并因为外交事务开到了日本沿海,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军舰,对清朝一度十分恐惧。更何况是1881年的时候呢?

但日本最厉害的是对清朝的软弱拿捏的十分到位,吞并琉球即是日本的扩张方针,也是对清朝的一次试探。结果是清朝方面对琉球的灭亡并不是太在意,这让日本有了更大的野心和胆量。

通过上述可以得出结果:1881年日本的力量完全不如清朝。而此时的内外环境,也是清朝灭亡日本,改变东亚格局的最佳时机。

三,计划落空。

刘长佑的奏折到了北京后就再没下文,朝廷对他的“扬戈东洋,震慑四夷”的建议并未采纳,这个极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天才计划也就此落空。此后的日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强大,特别密切关注清朝的变化。当他们知道北洋海军建立后,短暂的惶恐后就拼命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清朝则对日本的种种变化充耳不闻,依旧觉得它是个小小的弹丸之国。

在清朝统治者短浅的目光和自高自大的心态下,小日本最后成了最大的祸害。1895年的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逼迫清朝割让台湾,赔款两亿两白银。三十年洋务运动积累的财富全被日本掏空。回光返照式的“同光中兴”从此结束,列强转而重视日本。而提出灭亡日本计划的刘长佑此时已经去世多年,他大概不会想到,堂堂的大清帝国最后被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哎,这个曾经可以用来杀鸡黑猴子看的小小岛国,早已经不是刘长佑时代的小小蛮夷了。

总结:

刘长佑有着天才的计划,1881年也赋予了清朝解决东方强盗的机会。但朝廷没有重视,清朝的统治者真是鼠目寸光,最终被小小的日本割了台湾,抢了朝鲜,临走还了一大笔敲竹杠。而统治者的愚蠢在加速自己覆灭的同时,也把苦难和屈辱带给了人民。

近代史真是不忍细看,那是人民的血泪史,愤怒史,统治者的愚昧史和软弱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