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破百萬,死亡六萬多了,有日記流出來嗎?你怎麼看?

無為心做點有為事


好長時間都沒關注關心過美國的疫情狀況了。全是假的!關注關心它根本沒啥意思!如果把去年下半年美國的所謂“大號流感”的感染和已經死亡了的幾萬人全都算上,如果把美國之後執意認為“為了國家安全不會如實公佈疫情”的水分全都加上,算算,美國應該有多少感染者和死亡者了?!


拙筆淡靜




美國的疫情讓國內上演了一場“死亡的讚歌”,美國民眾用責任、勇氣、愛、絕望譜寫守望相助的抗疫之歌。

美國民眾抗疫之路屬於“逆行”,對美國政府的不作為也發生民生百態,各有不同,關於美國疫情發展的日記太多,比如蘭福德是一名來自俄克拉何馬州的護士,曾到非洲支援抗擊埃博拉疫情。她說,紐約醫院的境況讓她想起了非洲,“一切都陷入混亂,到處是垃圾。大家用各種自制的防護用品湊合”。

52歲的羅曼和50歲的卡德納每天至少花9小時幫助布爾加製作口罩,並幫助發放口罩。此外,她們還會做一些病毒防護科普工作。“這些是我們所能幫得上忙的事情。”羅曼說。

更關鍵的是他們自己縫製的口罩自己都會戴到髒也捨不得換,因為沒有多餘的口罩,需要口罩的人太多。

在布爾加所在的社區,許多人沒有醫療保險,甚至沒有合法身份,在疫情沒有發生之前,他們都會按時的繳納稅費,在布爾加看來,抗擊疫情如同一場戰爭,民眾必須學會自我保護。他的呼籲得到響應,有當地企業向布爾加捐贈了幾臺縫紉機。



同時他們抗議美國政府沒有想他們發放救濟補助是歧視行為,呼籲政府尊重平等。

而更為嚴重的是醫療系統人員,他們都把自己稱呼為是在執行一項自殺的任務!

據《紐約每日新聞》報道,在全美的疫情中心,紐約每一個醫院裡的防護設備都是嚴重短缺的。

醫生一個口罩要戴5天或者戴到髒,穿著自制的薄如紙張的“防護服”,在紐約的醫院裡都是很常見的,他們一邊哭泣一邊說“我們生病了,誰來取代我們?”

“說的直白點,我們在執行的是一項自殺任務”

他們稱,特朗普政府把他們當做了戰時才會出現的“敢死隊”。

相比積極性的民眾,有的民眾更加愚蠢,4月15日,由密歇根州率先打響了這次“反封鎖”抗議的第一槍。他們手裡舉著“反對州長濫用職權”,“結束封鎖”,“我們不是囚犯”等等。

如今,遊行已經成了美國國內的常態,他們喊的自由都正中特朗普的下懷。

這一切的行為都是在特朗普政府“故意”縱容下發生的,國內社會呈現了人生百態、五味雜陳,推翻這個五味瓶的無疑是特朗普政府。

美國疫情發展到如今一直都是底層民眾在託底奮鬥,他們的聲音更有代表性。


難明我心


美國政府疫情防控搞得非常糟糕,目前為止,患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是全球之最。但美國最新民調顯示,特朗譜政府的支持率一路走高,上升了6個百分點,有專家分析認為,疫情失控並未對特朗普帶來多大負面的影響,特朗普連任也似乎很有希望。

美國總統日前,談到目前的死亡數字時還說:“他甚至估計死亡人數將達十萬”。但沒有美國人站出來對他進行指責,說他這麼說是漠視美國民眾的生命。

美國疫情如此嚴重,美國總統常常信口胡說,但卻沒有美國方方們出來寫一本書或日記,然後拿到外國去出版,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美國政府的幾位頭面人物不斷將疫情擴散的責任甩鍋給中國,不斷惡意的將病毒的起源栽贓給中國武漢的病毒實驗室。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用公然栽贓的方式,調動美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將美國民眾因疫情失控,大量人員死亡所引起的憤怒情緒向中國方面引導,這就使大量的美國民眾認為疫情擴散是中國造成的,病毒也是武漢實驗室製造的。要怨也只能怨中國。

然後美國民眾理性地認識到,新冠病毒是新病毒,治療它沒有特效藥,而且這個病毒的傳染力十分強悍,所以很多美國人被感染。在感染人數十分巨大的情況下,在醫務人員已經盡力的情況下,大量人員死亡是無法避免的。

比爾蓋茨曝料稱,美國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高於美國政府統計的感染人數,因為有很多窮人未被檢測。但從我們得到的信息來看,也少有美國人在網絡上或以其它形式表達不滿,也少有人因此而認為這是美國政府的陰暗面。

你不得不說,美國人對政府的要求真是太寬容了。

你也不得不說,方方在出版日記這個事上做得有些不妥。

我們現在已經認識到,新冠病毒的特點是傳播力強,疫情爆發時傳播極為迅速,很短時間內就能給一個國家造成混亂。所以說,在疫情初期,混亂和不知所措的情況在各個國家都大同小異,武漢發生過的那麼事,歐美國家同樣也經歷過。在相比較的情況下,中國在應對疫情這件事上,比歐美做得好得不是一點半點。

不得不說,有人一直在用兩種標準來衡量中國和歐美那些國家。他們常常是先入為主地帶著偏見地,認為中國的做法肯定是陰暗的,然後認為歐美國家天然地就是公平公正的。

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公平客觀地看待問題,中國對疫情的處理雖然夠不上完美,但做得確實不錯,現在我們的生活都已恢復了正常,而歐美國家的疫情還很嚴重。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批評而批評。

至少在這個事上,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