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風雨飄搖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天啟、崇禎時期,延續了200多年的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忙於應付內憂外患的統治者根本無暇顧及瓷器的生產,曾經一度輝煌的景德鎮御窯廠此時形同虛設,基本上處於停產狀態。而民間窯場在經過萬曆時期的大發展後,仍處在蒸蒸日上的狀態,青花瓷器的藝術風格也在萬曆時期多樣化的基礎之上出現了新的面貌。

明末民窯青花產品的質量良莠不齊,有的工藝草率,器足不規整並經常粘有砂粒,足底常常出現挖足時留下的放射狀跳刀痕,這種現象大多出現在盤碗類一般日常生活用瓷上。而此時的高檔精細瓷器造型規整,工藝精湛,器足挖修細緻,其質量完全可與清代康熙瓷器相媲美。青花色調除了傳統的藍中泛灰、藍中泛黑外,又出現了一種藍色純正、鮮豔明快、色階豐富的高品質青花。明末民窯青花紋飾的內容以及繪畫風格比較複雜,既有傳統的承續,又有在傳統基礎上的發展,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作品。

風雨飄搖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從風格上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屬於寫意風格,採用明代後期慣用的單線平塗技法,紋飾內容多為表現勞動人民日常生活場景、描寫大自然美好風光的題材。民間青花匠師用飽含熱情的畫筆,將自己身邊平凡而熟悉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再現出來。砍柴的樵夫、捕魚的蓑翁、月夜下的行人,這些洋溢著強烈生活氣息和鄉土芬芳的場景,在明末民間青花匠師的筆下成為生動優美的藝術形象。應當說這種源於生活、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明代後期民窯青花藝術中真正的精粹。

明末民窯青花寫意畫的勃興,使許多傳統紋飾的構圖大大簡化。除了簡化構圖外,明末民窯青花寫意畫的另一個特點是大膽地對物象進行“草化”。團螭紋是明代後期民窯青花中非常流行的紋飾,嘉靖、隆慶時團螭的形象畫的工整仔細,到萬曆時開始趨於草化,崇禎時團螭的形象已經完全無法辨認,抽象的如同幾何圖形一般。

風雨飄搖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除了這類簡潔粗獷的寫意風格之外,明末民窯青花中還有一種構圖嚴謹、畫工精美的圖案紋飾。這類紋飾主要裝飾在筒瓶、蓮子罐、筆筒等立體器物上,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胎體潔白,造型規整,口部和近底部一般都刻有一週淺淺的暗花裝飾,線條淺而纖細,往往需要調整好光線角度才能看清楚。足部胎釉結合處的露胎部分較寬,圈足旋削整齊。青花色澤鮮豔明快,畫面採用“分水”技法進行渲染,層次分明。紋飾以人物故事為主,大多取材於戲曲小說和神話故事,如文王訪賢、張騫乘槎、鍾馗捉鬼等。從題材和畫法看明顯受版畫藝術的影響。

萬曆時期,我國的版畫藝術進入了黃金時代,當時刊印的各類書籍“幾乎無書不圖,圖文並茂”。“書商為競爭而聚集一批文人、畫家、技工,請他們為之批點編輯、繪畫、鏤版、印刷和裝訂。”版畫的普及流行無疑對當時的各類民間工藝產生了深遠影響,景德鎮民窯青花瓷器的藝術風格也在其影響之下發生了重大變化。

風雨飄搖的明晚期青花瓷器!

崇禎時期這類受版畫影響的青花瓷器不僅畫工精美,青花的髮色也極鮮豔,與明代民窯傳統青料的灰青色調形成鮮明對照。這種優質國產青料的出現,應歸功於青料加工提純工藝的改進。據《江西大志・陶書》記載,傳統的青料提純工藝是採用水選法,即將青料搗碎後反覆在水中淘洗,這種方法適用於純度較高的青料,而雜質較多的青料則不易提純。

到了崇禎時期,景德鎮窯工在長期的實踐中發明了“火煅法”提純新工藝。據成書於崇禎十年的《天工開物》記載:“凡畫碗青料,總一味無名異。……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認上料、中料、下料。用時先將炭火叢紅煅過。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凡饒鎮所用,以衢、信兩郡山中者為上料,名日浙料;上高諸邑者為中,豐城諸處者為下也。”由此可見,崇禎時期這種髮色青翠的青花使用的應是用火煅法提純的浙料。正是由於青料提純工藝的改進和版畫藝術的影響,加上制瓷原料二元配方的成熟,才使得明末民窯青花在工藝水平和藝術水平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進展,同時也為清代青花瓷器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