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在古代,皇宮都有許多太監,為什麼皇上皇后的都要太監伺候?而為什麼又把太監叫公公呢?正常人為什麼不能伺候皇上,非要太監伺候呢?

一、為什麼把太監稱為公公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太監”和“宦官”在清朝以前不是相同的概念。宦官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不過那時的宦官並非全是閹人,“悉用庵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

“太監”一詞,遼代才出現,明代,太監和宦官才發生聯繫;太監是宦官的上司,是高級宦官;充任太監的必須是宦官,而宦官卻不都是太監。

到了清朝,太監才成為宦官的同義語。公公是對太監的尊稱,因為太監,特別是高級太監最接近皇帝,權勢極大,最瞭解皇帝的心思。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在朝為官者有些時候不得不依靠太監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藉助大太監的權勢往上爬,要是直呼其為太監,那是在侮辱他,所以尊稱為公公,以示尊敬。

至於為什麼正常人不能伺候皇上要太監伺候,是因為皇宮生活太多女性,怕他們和後宮的女性發生關係,導致後宮亂,畢竟皇上也不想戴綠帽。

至於“公公”的稱謂到底何時開始,從由何而來,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只是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中,一般都是這樣稱呼,所以,太監都被尊稱稱為公公。

二、太監稱為公公源於尊稱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宦官習慣稱為太監、閹人,影視作品中也尊稱為公公。這些官職後來逐漸由閹人所擔任,久而久之這些官職名稱與閹人就成了統一的概念,故而閹人、太監、宦官在當下語境成為了幾乎通用的詞彙。

本應包括臣隸及仕官在內,通常人們所言宦海、宦途、宦遊,其實仍舊是由“官”而言的。宦官或宦者成為宮中閹人的專稱,大約是秦漢之後的事。

以“太監”作為宮中閹人的通稱,是明清時代的事情。太監本是古代職官的名稱,晚至唐宋時期,朝廷中仍有太監官職的設置,所任者並非都是閹人。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一開始,稱呼宦官為“太監”是為了表達尊敬、說明他們地位不同,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宦官整體尷尬的社會地位,所以時間一久,習以為常之後,“太監”就不再是一個尊敬的好詞了。

直接稱呼他們“太監”,無異於在提醒他們“閹人”的身份,對於這群格外敏感、心眼也可能更小的人來說,基本上就是指著鼻子罵。所以,公公表示對太監的尊重。

除了“公公”這樣的尊稱,還有的人則稱呼太監為“老爺”,從稱呼上聽不出他們與正常人的不同,就會讓宦官覺得更加舒適。這樣聽起來,似乎也的確順耳很多。

三、太監稱呼的發展演變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據晚清宮廷中的太監回憶,“太監們不喜歡人們把他們直稱作太監,如果你把他們叫做公公,那簡直是罵他們八輩祖宗。”可見,在太監們的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人們能像普通人那樣的。

根據宮廷裡太監們的記述,在當時“公公”也成了一個禁忌的稱呼,與最惡毒的罵人詞彙有得一拼,太監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爺”。

這很有意思,在一開始“太監”是作為尊稱出現的,後來有了“公公”,而後這個詞彙也被拋棄了。再後來了,“公公”這個詞也成為遺棄對象。

各朝代對太監都是怎麼稱呼的?“公公”這個稱呼從何時開始的

​出現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太監這個群體缺乏被尊重,不管是什麼尊稱的詞彙,最終都會讓他們意識到自身的不同,提醒他們身體的殘缺。

所以,太監們更希望拋棄那些特殊稱呼,而被當做普通人,因此他們互稱“爺”,對待前輩則稱呼“師父”,哪怕是自謙,也要文縐縐的說一句“刑餘之人”,瀟灑的自嘲一番。

可見,太監們的心思也十分的敏感細膩,渴望被尊重。一個“公公”的稱呼,從備受尊敬到跌落泥潭,所展現給我們的,就是古代宦官群體不為人道的無奈與悲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