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 design for real world /

Steve Jobs有100件他設計的黑色高領衫,幾乎天天穿,穿了十幾年。

在建築界,Zaha Hadid和安藤忠雄都是他的死忠粉。

不止如此,據日本版《WWD》最新調查:退休20年的他,依然是Z世代心中的時裝設計師Top 10。

明天就是Issey Miyake的82歲生日了,同名品牌也將邁入第50年,“永不過時”看似並不可能,他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photography by Brigitte Lacombe

"Design is not for philosophy, it's for life."

儘管他說自己做設計不為了哲學,而是為了日常生活。但誰都無可否認,在過去100年裡,像他一樣把東亞的哲學思想溫和地貫穿在真正實用的衣服中,並對西方產生重大影響的設計師,始終寥寥無幾。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這位徹底打破了固有剪裁規則的天才,用最簡單、又最千變萬化的褶皺,用衣服無限接近身體的本質,讓時裝脫離了嬌貴脆弱的表象,把穿著變成一件自由與美可以兼得的事。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FW 1989

“三宅一生”的名字所代表的意義,遠不止一隻從上海街頭到倫敦跳蚤市場無處不在的BAO BAO手袋。

過去50年裡,從不依賴於巴黎體系的Issey Miyake,選擇從日本開始崛起之路,向世界證明了一個不侷限於年齡、性別、潮流的亞洲時裝傳奇的真實存在。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會不會都被熨斗消滅?

Voicer從Issey Miyake 80年人生裡,你可能並不瞭解的10件事出發,帶你重新認識這個廣島男孩的跌宕人生和他所創造的偉大設計。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彼此相連的本真快樂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SS 2020

孩子氣的繽紛撞色、簇擁歡呼帶來的運動感、打破檯布規則的自由跳躍……甚至就連滑板和舞蹈也被搬上了T臺。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SS 2020

面對近期低迷混亂的時裝大環境,新任設計師近藤悟史操刀下的Issey Miyake,這兩季的表現反而格外年輕活潑、乾淨純真,令人看完心頭一亮。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Pleats Please Collection 1993

但如果你很熟悉Issey Miyake的品牌檔案就會立刻發覺,這是一次有跡可循的致敬:如此輕鬆歡快、充滿感染力的場景,在二十多年前就曾經如出一轍地上演過。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FW 2020

更妙的是,主題落在人與人的連結上的2020秋冬系列,在謝幕時以模特們衣服連著衣服、手牽著手的形式打動了在場所有人,這個溫柔又明快的創意同樣有跡可循。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SS 1999

在1999春夏女裝系列的謝幕時刻,光著腳的模特們以一條無比長的紅色布料彼此連結,同時布料也正在她們身上“脫胎換骨”出上衣和裙子的廓型。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SS 1999

才華橫溢的Issey Miyake無疑也是很有魄力的,透過這樣一種動態展現製衣過程的解構方式,時裝史自然再也不會忘記他的“一塊布”獨門哲學。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原子彈轟鳴下的童年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42年,4歲的Issey Miyake在廣島

“當原子彈投下時,我上小學一年級。結束早會,進教室時突然聽到了爆炸聲。一塊碎玻璃窗卡在了我的頭上,我被嚇壞了。”

你或許很難想象,一生都在用時裝表現生命的自由和歡愉的Issey Miyake,是一個7歲時從原子彈轟炸的死亡邊緣逃脫出來的倖存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驟然降臨的這場災難,讓他的母親在短短三年後就因為輻射後遺症去世,但他直到進入晚年都很少正面談及這段記憶。對此他只願意解釋,自己設計衣服的初衷在於“創造一些能帶來美麗和笑聲、沒被破壞過的事物”。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86年,Issey Miyake登上《TIME》封面

直到2009年,奧巴馬關於核裁軍的演說才促使他打開內心,在《紐約時報》上撰寫了一篇名為《A Flash of Memory》的文章:“我現在閉上眼還會看到一些從來沒人經歷過的場面:一道刺眼的紅光之後是烏雲密佈,人們四處驚慌逃竄,卻又無路可逃。”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by Sarah Moon

有人在傷痛裡反覆汲取靈感,也有人從此更渴望擁抱光明和快樂。

或許也正因為Issey Miyake曾在這樣難以形容的絕望里長大,他才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生命和自由本身,就已經足夠值得慶祝和歌頌了。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給紀梵希當助理的時光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青年時期的Issey Miyake

1964年,從東京多摩美術大學平面設計系畢業後,Issey Miyake帶著夢想去了巴黎學習高級定製。

隨後,他經歷了一段給紀梵希時裝屋的創立者Hubert de Givenchy先生當助理的時光。如今大家談起Issey Miyake的設計語言,總會提到的“東方遇見西方”的風格特點,也就此初步形成。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法國版《VOGUE》,1982年

一場轟轟烈烈的五月革命,讓年輕的Issey Miyake開始在激盪的環境中開始了更深的思考:衣服不應與階層相捆綁,為更多普通人做設計才是他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況且,他對上流社會的女人們穿著吃brunch的禮服也的確不感冒,畢竟法式高級定製當時還遵循著嚴格的剪裁製式,可發揮的空間並不大。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FW 1993秀場,和模特們在一起

作為一名日本血統的設計師,成長過程中缺乏西方傳統常被視為對他的發展不利的一面,但他卻漸漸發現,這也可能是一種優勢:

“它反而釋放了我,除了前進,我無路可走。”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巴黎黃金年代:左一Kenzo、中間Yves Saint Laurent、右三Issey Miyake、右四Sonia Rykiel

於是,就在同批日本設計師們擰成一股力量,來勢洶洶地在巴黎站穩腳跟時,他選擇忠於自己,在1970年回到日本成立自己的Miyake Design Studio。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困住身體的衣服,再美也沒意義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 East Meets West》, 1978

“我的衣服可以成為某個人身體上的一部分。也許我所做的是工具,你買了它,它就是你展現穿著創造力的工具。”

穿Issey Miyake的衣服,你永遠可以肆意彈跳和奔跑,幾乎不受任何束縛。

童年的他有過成為一名運動員的夢想,儘管因為患有骨膜炎而最終未能實現,他依然非常迷戀於運動狀態下身體和衣服的關係。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92年奧運會,Issey Miyake設計的立陶宛代表隊服裝

“當人們移動時,我希望衣服也能移動,還能供人們跳舞和歡笑。”

在他標誌性的褶皺系列尚未揚名世界之前,他已經陸續操刀過奧運會隊服和法國不少芭蕾舞演出的服裝。其中最打動他的因素,就是在律動中衣服和身體之間的化學反應。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設計芭蕾舞“The Loss of Small Detail”的演出服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從一塊布開始一切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我總是閉上眼,等織物告訴我應該去做什麼。”

Issey Miyake最早提出的“一塊布”理念(A Piece of Cloth),是他後來一切創作的起源,更是整個品牌沿用至今的設計立足點。

這個理念就像名字一樣十分簡單:無論是裙子、褲子還是上衣,都從一塊方方正正的面料脫胎而來。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Permanente, 1986

這種無結構的設計模式,讓Issey Miyake的製衣方式徹底達到了他所一直期望的獨立地位:打破西方剪裁的同時,也和東方傳統的手法保持著距離,但你卻能從這些既充滿現代精神、又禪意十足的單品裡,嗅到日本哲學文化的氣息。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亞麻連身褲的設計草稿

如果說早期巴黎的高級時裝體系,致力於用巧奪天工的合身剪裁、費盡心機凸顯曲線的手法,Issey Miyake的核心美學精神則恰恰相反:不是用身體去適應衣服,而是讓衣服來配合身體。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2015年,Issey Miyake紀錄片《為設計而生》

一塊布就只是一塊布,一塊布卻也暗藏著千萬種可能性。

在光怪陸離的性感營銷手段不斷挑戰人們的感官極限時,讓面料迴歸服務於身體的樸素屬性,是Issey Miyake為時裝史做過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A piece of cloth, 1976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6個無法磨滅的瞬間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從1960年代末開始崛起,到1990年代末宣告退休,我們從Issey Miyake的設計生涯裡選出了6個最具代表性、也的確影響了無數後輩的經典瞬間。

SS 1971:“Tatoo”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離開巴黎的Issey Miyake,1970年在紐約發佈了人生中第一個系列。

整個系列中最珍貴的是一件從日本紋身手繪中得到靈感的彈力連身衣。衣服上用鮮明的色彩畫著搖滾偶像Jimi Hendrix和Janis Joplin,是他在自我反派精神和東方傳統工藝之間最早的探索。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76:Twelve Black Girls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回到日本的Issey Miyake,在1976年選擇了東京和大阪兩座城市,奉上了名為“三宅一生和十二個黑姑娘”的現場表演,是他用時裝傳遞情緒和感受的一次大膽實驗,沒想到立即引發了巨大反響,短短几天觀眾就超過了15000人。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80:Plastic Body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探索材料的邊際,是Issey Miyake設計的核心所在。從各種冷門織物到看似和時裝沒有關係的塑料、藤條、紙張,統統可以成為他的實驗品。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也許你做夢都沒有想到,Issey Miyake早期居然做過一件視覺如此極致的立體人形鎧甲。因為材料中含有少量硅,它擁有了更好的延展性,和穿著者的身體形成一種微妙的呼應。

SS 1990:“Rhythm Pleats”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這條稱得上整個20世紀最著名的Circle Dress,誕生於Issey Miyake的1990春夏系列。它由兩塊圓形織物巧妙地拼接而成,是他的概念設計從平面布料走向三維剪裁的里程碑。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AW 1990:Horsehair jacket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不同於從畫圖紙開始設計的人,Issey Miyake的每個系列都是從和工匠一起搜尋材料開始的。這件多年來輾轉過世界各大博物館的連身夾克,由馬毛製作而成,輕薄到近乎透明的同時卻又有著挺括的質感。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SS 1994:“Flying Saucer”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上為SS 1994系列,下為SS 1995系列

Issey Miyake的1994春夏和1995春夏系列,如今看來有一種奇妙的連貫性:他一生都很崇拜野口勇,也是從野口勇的Akari和風紙燈中得到設計靈感,做成了模特們身上這種幾乎沒有任何重量的可伸縮筒裙。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當它們被穿上身時會像手風琴一樣展開,隨著移動而產生太空時代特有的美,並且可以隨意調整長短,而落在地上時又會恢復一張紙般的平面形態,非常便於包裝和攜帶。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褶皺到底是怎麼來的?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標誌性的褶皺面料,最早在1989秋冬系列中問世,到了1993年便正式獨立成一條名叫"Pleats Please”的支線。如今依然很紅的BAOBAO手袋就是在2000年誕生於這個系列中的配飾。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DETAILS》雜誌1989年9月刊,街拍大師Bill Cunningham拍攝的Issey Miyake秀場

他一生都在為做出“普世時裝”而努力,高級時裝所用的面料,決定了它們大多嬌貴而脆弱,需要乾洗、呵護、防塵,而他創造的這種褶皺布料,其實是先手工打褶,再烘烤成型的。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ssey Miyake SS 1995

這種褶皺的永久性,決定了它可以隨意摺疊收納。即使你把一條Issey Miyake的裙子隨意塞在旅行箱裡,歷盡顛簸擠壓,拿出來它依然立刻就能穿著。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常常需要滿世界差旅的建築師、藝術家們對它情有獨鍾。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更前衛的是,這些褶皺單品是直到被人穿上身,才最終定下造型的。越是看似完成度不高的設計,越能因人而異地產生截然不同的氣場和美感。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通過褶皺設計,Issey Miyake引領了織物的革命,同時也讓品牌永遠不再需要商標——佈滿全身的褶皺,就是它最好的商標。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為他記錄全部的親密搭檔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1983年,與紐約的時尚攝影師Irving Penn一次偶然的相識,讓Issey Miyake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記錄自己整個設計生涯的影像搭檔。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從1986年開始,Issey Miyake所有令人過目難忘的廣告大片,都由Irving Penn全權包辦。雖然他們一個在東方背景下長大,一個在西方背景下長大,卻在未經磨合的情況下就達到了彼此想要的感覺。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他們有一套獨特的遠距離工作模式:Issey Miyake與團隊一起在日本完成設計,在巴黎辦秀展示,然後以每年兩次的頻率,把衣服帶到紐約,由Irving Penn獨立發揮創意、完成拍攝。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儘管Irving Penn從未出席過Issey Miyake的時裝秀,Issey Miyake也並沒有參加Irving Penn的攝影展,兩個人卻通過精神上的共鳴和100%的信任,實現了一段相當長、也相當精彩的合作。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和田中一光隔空對話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Ikko Tanaka Issey Miyake系列

早在1960年代,Issey Miyake就已經和日本平面設計大師田中一光相識,這段充滿默契的友誼一直維持到了2002年田中逝世,田中還在1994年到1997年負責了Pleats Please支線所有廣告的平面設計。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從2016年開始,為了致敬這位故去的老友,Issey Miyake帶著團隊從田中過往的經典作品裡完成篩選,接連進行了許多次隔空合作。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他並不僅僅把田中的作品當作圖案來使用,而是忠實於它們原本的尺寸和色彩,重新在各種單品上演繹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自由和樂趣。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衣服的本質和未來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你越瞭解衣服,就越知道什麼是不該留下的。”

早在環保還不是個熱門詞的年代,Issey Miyake就已經預感到可持續發展會成為時裝行業的關鍵議題。被問到未來的年輕設計師需要面對的挑戰時,他的回答是“減少浪費”。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2015年,Issey Miyake紀錄片《為設計而生》

其實,為設計做減法是他一直以來的信念所在。即使在退休後,他依然會親自審視每一季的look,反問團隊:“這件衣服舒服嗎?會不會累贅?足夠新穎嗎?”

在全世界都試圖在設計上添加更多slogan、最大程度發揮名人效應的今天,它更關心一件衣服本身的使命:“設計師有沒有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設計能實現什麼,有什麼價值。”

✂️ ... 🎂 ... 🗼

如果沒有他,全世界的褶皺都會被熨斗消滅

在Issey Miyake的世界裡,

衣服應該只是一件衣服,

卻也應該遠遠不止是一件衣服。

用專注、平等、溫和的心對待設計,

永不滿足於那些已經被別人創造的東西,

是他帶給這個世界的

比褶皺更重要也更恆久的啟示。

撰文 - Soda

圖片來源於網絡

Presented by

- ABOUT VOICER -

創意內容品牌、在線雜誌VOICER

致力於分享生活和設計之美

- SAY HI -

hello[a]voicer.m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