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下鹽”就能保護心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每年拯救45萬人

“換一下鹽”就能保護心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每年拯救45萬人

鹽文化最早起源於中國。

古人調味,先要用鹽和梅,《尚書》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酸、苦、甘、辛、鹹這五味之中,以鹹為首,所以鹽也是"百味之首"。

“換一下鹽”就能保護心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每年拯救45萬人


有了鹽之後,我們的食物才變得有滋有味。可是,我們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時,也被食鹽中的“鈉”悄悄傷害了健康:“鈉”元素攝入過多,讓我們更容易患上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怎樣在兼顧美味的情況下,讓自己吃得更健康?《生命時報》結合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的一項研究,教你健康吃鹽。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 陳燊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師 宋新

換種鹽,每年減少45萬人死亡

《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評估在中國用低鈉鹽取代普通鹽(在餐桌上或在烹飪過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種鹽)的干預措施,對中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

“換一下鹽”就能保護心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每年拯救45萬人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Matti Marklund聯合北京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中國食鹽替代與中風研究(SSaSS)的數據,發現如果在中國使用含25%氯化鉀的低鈉鹽替代食鹽,將能每年減少45萬例心血管死亡,減少了11%[1]。

低鈉鹽是一種含鈉較少的鹽,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鉀替換掉食鹽中的氯化鈉。

使用低鈉鹽大約能降低5mmHg的收縮壓和2mmHg的舒張壓。在中國臺灣進行的一項研究也顯示,使用低鈉鹽與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關[6]。

中國疾控中心的調查發現,每3名成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據估計,中國大約1/7的心血管死亡可歸因為高鈉攝入,也就是鹽吃多了[3]。而因此減少鈉的攝入十分必要。

低鈉鹽,每天可以吃多少?

“低鈉鹽”,即在氯化鈉(NaCl)、碘酸鉀(KIO3)或碘化鉀(KI)的基礎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低鈉鹽適當降低了食鹽中的鈉含量,增加了鉀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鈉需要量為2200毫克,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毫克,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大約3克食鹽)。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一天攝入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國居民的攝入量遠高於這一標準。因此,在營養師看來,即使吃低鈉鹽,也儘量控制在6克以內。

“換一下鹽”就能保護心血管! 《英國醫學雜誌》:每年拯救45萬人

低鈉鹽,3類人慎吃

雖然食用低鈉鹽可降低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鈉鹽中鈉的含量減少了,為了不降低鹹味,會添加鉀。大多數情況下攝入鉀離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種情況除外。

1、腎功能不好的人

鉀離子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

當腎功能受損時,人體內的鉀離子不能順利排出,會在體內蓄積,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血鉀升高。當血鉀超過5.5毫摩爾/升,就會對心血管造成威脅。

2、服用“普利”及“沙坦”類降壓藥物

高血壓患者常用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纈沙坦等降壓藥,會抑制了體內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導致鉀離子排出受阻,血鉀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兩種降壓藥物的同時,再食用低鈉鹽,高血鉀的風險就會顯著增加。

3、服用螺內酯的人

螺內酯是一種常用的利尿劑,也同時是一種降壓藥物,它也會抑制醛固酮發揮作用。

因此,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鈉鹽。▲

參考資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本期編輯:張傑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