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斯道歉了,最需要道歉的人却在旁观

奥克斯道歉了,最需要道歉的人却在旁观

盘点中国家电上一年度的大事件,格力“手撕”奥克斯无疑最具爆炸性。整整十个月后,这一事件终于有了一个结果,在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认定后,4月10日,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向奥克斯下发“责令改正”的处罚决定,并处以十万元的“顶格”处罚。决定一出,奥克斯旋即公开致歉。

格力赢得了“官司”,收获了尊重,不仅让奥克斯受到了制裁,也顺带“敲打”了那些侥幸“逃过一劫”的低质品牌。格力胜,奥克斯败,虽然舆论对“处罚是否过轻”等话题仍存在质疑和争论,但这一事件的性质已经确定。奥克斯道歉了,并拿出了实质性的措施赔偿消费者,还算有觉悟、有担当,但从一个家电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撞在枪口上”的奥克斯虽然咎由自取,但助长这种廉价低质、劣币横行的推手才是真正让人细思极恐,他们才是更应该站出来向消费者道歉的人。

他们是谁?渠道!

低质的产品由不负责任的厂家制造,但把这些低质产品摆上终端、挂上主图进而卖给消费者的,则是综合性家电流通渠道,特别是各级家电卖场和各大电商平台。无论是哪种业态,术业有专攻,就像家电卖场一样,对于主营业务,他们对产品详情、质量标准,特别是不同品牌产品间的高低差异有着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把握。在格力提出举报奥克斯的时候,对于家电卖场和电商平台而言,其实并不会感到意外,甚至可以说他们比谁都明白这场大牌博弈的最终结局,但为了利益,渠道最终还是选择把自己摆在了旁观者的位置,坐山观虎斗,殊不知,正是这种“冷漠”不仅没有挽回利益,更失去了道义。

偷工减料,虚标能效的低质产品能够在卖场大行其道,在线上赚得盆满钵满,说到底,离不开这些渠道的“助纣为虐”,《消法》上明文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仅此一点,这些经营不合格产品的商家和平台就欠消费者一个道歉!

可能有人会说,进入家电商场和线上平台也是有门槛的,各种认证各种资质缺一不可。没错,从本分上,只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品牌就有资格进驻,但从“奥克斯事件”的最终结果看,这道进驻的门槛是不是太低了?处罚决定究竟是在打谁的脸?而且从情分上,明明知道这样的产品存在重大的漏洞和隐患,却置若罔闻,用看似华丽的“价格”外衣吸引消费者,或者说坑害消费者,难道商家的良心就这样廉价?

在此,笔者作为一个浸淫家电行业多年的从业者,建议广大消费者,如果您购买到了不合格的家电产品,赶快去所购商品的经营者那里进行退货,对于消费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第一责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