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防守的目的不僅是抵擋住對手的進攻,還要尋找機會守中反攻。面對對手連續的進攻,我們可根據場上情況選擇不同的接殺球技術來調動對方,以削弱其進攻威力,在回合中尋找機會。

接殺挑球技術是將對手殺至腰部以下位置的球,以高弧線回擊至對方後場底線附近的一項接殺技術。它同樣是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教練們需要重點掌握的一項技術,瞭解更多有關技術的考核要求,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項技術,大家可在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鑑定培訓”上獲取具體內容。

下面,我們以正手接殺挑球技術(圖1-3)為例,來分析一下接殺球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2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3

判斷起動時的常見問題

回擊對方殺球時,首先要降低重心,根據來球位置,運用相應的正手接殺球步法向來球方向移動,同時以上臂帶動前臂和手腕外旋引拍,球拍與跨步腳腳尖都指向來球,準備接殺球。

常見錯誤

1、判斷起動速度慢

殺球之所以有很強的進攻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來球的速度非常快,這就要求在接殺球時有迅速的判斷和起動能力。任何一個環節的速度慢了,都會造成慌忙接球,接殺質量低而陷入被動,甚至來不及引拍擊球,直接失分。

2、步法運用不當(圖4至圖5)

中場正手接殺步法分為正手一步接殺步法和正手兩步接殺步法兩種,接殺球時,需要根據來球的位置運用相應的步法。不要為了節省步法,而用一步接殺步法勉強接殺球,很容易因為步法不到位影響技術動作的發揮,從而影響擊球質量。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4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5

3、引拍動作過小(圖6)

與正手接殺放網前技術不同的是,正手接殺挑球時,需要將球回擊到對方底線附近,這就需要在擊球時獲得足夠的力量。如果引拍動作過小,在揮拍擊球時很難充分發力,造成接殺挑球不到位,很容易陷入被動。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6

擊球動作中的常見問題

擊球時,以肘為軸,前臂和手腕迅速內旋,食指緊扣拍柄,展腕發力將球擊出,使球呈高弧線飛行,落入對方場區底線附近。

常見錯誤

1、上下肢配合不一致(圖7至圖8)

在正手接殺挑球時,手法與步法需要配合一致。擊球時,應該是右腳完成蹬跨步觸地動作的瞬間,同時上肢完成擊球動作。如果出腳後再出手,或者出手後才出腳,都會因為動作不協調而影響擊球質量。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7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8

2、擊球弧度過高(圖9)

接殺挑球時,拍面的角度會影響球飛行的弧度。如果仰角過大,球飛行弧度過高,即使球的落點到位,也會給對方充分的時間調整殺球后的重心,為對方提供更主動的擊球狀態,甚至是連續進攻的機會。所以,即使在接殺挑球時,也不必將球過高地挑起,只要讓對手無法攔截即可。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9

擊球后回動中的常見問題

完成正手接殺挑球技術動作後,在跨步腳觸地瞬間即向中心位置回動,同時持拍手迅速收回,準備下一個回合的來球。如果不迅速收拍準備,而是把拍子垂在腿邊,會影響下一個回合的擊球。

避免常見錯誤的練習方法

1、拋球正手接殺挑球練習(圖10至圖13)

請同伴以一定節奏和速度,連續從網對面直線位置自上而下拋球至正手接殺球區域內,練習者從判斷起動開始,進行完整的正手接殺挑球技術的訓練。注意和搭檔事先溝通並及時調整拋球的節奏和速度,可以更有效、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術水平。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0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1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2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3

2、多球正手接殺挑球練習

可以請同伴從網對面直線位置,用球拍將球在網口模擬殺球的速度和線路送到正手接殺球區域,練習者進行完整的正手接殺挑球技術的練習。這樣的速度更接近於實戰,能夠更好地固定動作。

3、正手接殺挑球練習(圖14至圖16)

請同伴配合練習者進行正手接殺挑球的練習,同伴連續將球殺至練習者正手接殺區域,練習者從判斷起動開始,進行完整的正手接殺挑球技術的練習,直至其中一方失誤。這個練習對陪練者的技術水平和體能要求都較高。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4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5

技術糾錯:變被動為主動,接殺球技術之正手接殺挑球

圖16


參考文獻

1、《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教材》,肖傑、劉萍萍著;

2、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鑑定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