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監會主席連線「直懟」:別買中概股!赴美上市凜冬將至?

美國證監會主席連線「直懟」:別買中概股!赴美上市凜冬將至?

北京時間昨日消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傑伊•克萊頓在與媒體連線時矛頭直指中概股。

他提醒,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這是最近三日內,克萊頓第二次公開提示中概股投資風險了。

中概股反應明顯,週四美股收盤時,大部分中概股企業股票都在下跌。經濟學家陳凱豐指出,這可能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未來可能很多中概股會被調查。

撰文 | 徐丹

編輯 | 四月

最近三日內,美國證監會連續兩次將矛頭直指中概股。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二十年後,中概股信任危機此起彼伏。

昨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傑伊•克萊頓 (Jay Clayton) 在與媒體連線時發佈言論稱,因為信息披露的問題,他提醒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美國證監會主席連線「直懟」:別買中概股!赴美上市凜冬將至?

FOXBusiness

「美國證監會主席直接指出來自某個國家的上市公司存在較大風險,據我所知是第一次。」專注美國集體訴訟的律師郝俊波對媒體表示。

公開在電視上警告投資人不要投資中概股,暴風雨可能要來臨了。

美國證監會主席連線「直懟」:別買中概股!赴美上市凜冬將至?

當日收盤,互聯網中概股全線標綠


美國匯盛金融(Horizon Financial)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指出,「大家如果嗅覺靈敏,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屬於提前警告,下一步可能很多中概股會被調查,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一 多次警告

這是最近三日內,克萊頓第二次公開提示中概股投資風險了。

更早是在 4 月 21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其官方網站上發佈一封重磅聲明,指出新興市場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無法獲取審計底稿等問題,存在重大投資風險,由克萊頓及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主席 William Duhnke 等五位官員聯合署名,

在這篇題為《新興市場投資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財務報告和其他風險,補救措施有限》的文章裡,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被提及了 21 次。

提醒美國境內投資者在投資總部位於新興市場或在新興市場有重大業務的公司時,注意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

聲明稱,「與美國國內相比,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具有誤導性的風險要大得多,並且在投資者受到損害時,獲得追索的機會要小很多。」這些公司「應該以簡明扼要的英文提出風險,並具體闡述」。

其中,更是將「PCAOB 仍然無法獲取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作為小標題,更用了整整一個小節,來專門介紹相關情況。眾說周知,PCAOB 是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根據 2002 年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創立,其任務是監督公眾公司的審計報告。

報告的核心要義包括以下幾點:

  • PCAOB 依舊無法有效核查中概股的審計工作底稿,文中提及 PCAOB 多次發文提示這一風險。對於中國境內的審計機構,PCAOB 不能很順暢地直接查閱其底稿,即便審計機構是國際公司,也有很大一部分審計工作外包給中國會計公司完成。
  • 鞭長莫及,美國證監會對於中概股包括公司高管的執法措施有限,比如獲取這些高管信息的渠道有限,有效的執法也依賴中國監管部門的配合;投資者在投資中概股受損之後能採取的索賠手段也非常有限。
  • 指數公司在編撰新興市場相關的指數時沒有將這一風險(中概股在財報及信息披露上的風險)考慮在內。
  • 不可否認的一點,文中也指出美國證監會職責在於保護投資者、保持資本市場的完整性以及令市場信息暢通流動,本文並非限制投資者對中概股的投資,中概股在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同時表示,此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美國證監會的立場,針對中概股等的法律法規也沒有出現任何改變。


二 「排隊回國」

被打壓的中概股頹勢立顯。

週四美股收盤,熱門中概股普遍下跌,其中嗶哩嗶哩下跌 7.25%,拼多多下跌 5.71%,京東下跌 0.11%,百度下跌 1.87%,阿里巴巴下跌 2.25%,唯品會下跌 7.64%,寺庫下跌 10.59%,品鈦重挫 12.20%。

北京某大型律所合夥人對媒體分析道,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考量負面影響。

從投資者的角度,對於中概股的信息披露產生或加深負面感官,從而影響中概股的市值。

從市場監管的角度,由於對中概股的審計工作底稿等無法有效核查,則可能進一步催生對中概股不利或者更加嚴苛的監管規則,進而增加中概股的合規成本或其他負面影響。

從做空機構或者證券集體訴訟的角度,後續是否會產生對中概股更加不利的影響,也有待觀察。

而對於即將上市的中概股影響也更大。

「原本有企業今年準備赴美 IPO,但是一季度已經過去了,二季度一切都會延遲,接下來還有美國大選,今年恐怕都沒戲了。」一位上海的 TMT 領域投資人表示。

據投資界報道,一些原本對美股蓄勢待發的企業已經悄然撤退。中概股將迎來了一波「排隊回國潮」。

4 月 18 日,優客工場舉辦了一場名為「起源——優客工場進化論」線上戰略發佈會,發佈會中,創始人毛大慶絲毫沒有提及優客工場上市的相關情況。

被殃及的還有今年 1 月被曝已申請赴美 IPO 的理想汽車。瑞幸事件出來以後,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社交媒體轉發陸正耀相關報道時留下一句「詐騙犯」,憤怒心情不言而喻。據路透社報道,2020 年 1 月,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 IPO,計劃籌資至少 5 億美元,最早於 2020 上半年上市。

「對赴美 IPO 的中國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情況的信任度會有所下降,進而增加交易成本,比如要通過大量路演來進行更全面的解釋。」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表示。此外,還包括在申請上市發行階段,企業所面臨的中介服務費、董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責任保險費等成本的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