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孔子說:“自己能把夏朝的禮說出來,可是夏朝後裔在杞國,文獻和懂夏朝禮的人已經太少了,證明不了自己的對錯;自己也能把商禮說出來,可是商朝的後裔基本都在宋國,存留的文獻和懂商禮的人也太少了,也沒辦法證明自己的對錯。如果存留的文獻足夠的話,自己才能知道對錯。”

深入解讀一:不能知之,敬而遠之

孔子做學問,處事,都是現實主義出發,因此他學能證明對錯的周禮,而捨棄了夏禮和商禮。

一個沒有辦法證明的東西,孔子都是採取遠離的態度,叫“敬而遠之”。

上至鬼神,下至學問。

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敬而遠之

《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敬,是君子常懷敬畏,無論知與不知,都懷有敬畏之心。

遠,則是現實出發,因為這些東西無解,近了也無所得,空廢精力,不如遠遠離開,把精力用在踏實之處。

深入解讀二:不能為之,敬而遠之

鬼神和學問,不能知之,敬而遠之,這能理解;而人處世間,面對無數現實中的事情,要知道可為不可為,自己不能做的事情,也是這種態度。

舉例說:我們自己飛不了月球,對登月的人,就是採用敬而遠之的態度。

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宇航員

我們為什麼不採用敬而近之呢?因為,那只是諂媚。

在儒家這裡,不是按照能力來決定遠近,而只有一個道義而定遠近;遠遠的看著,就是為了查明道德品行之後,採取行動前的一個謹慎態度。

深入解讀三:敬是君子常態,遠是暫時手段

一個問題在論不清楚的時候,儒家會暫時放棄這個問題。但是心裡會懷有敬畏,因為這裡是未知。未知者足夠讓人敬畏,同時行為上遠離這個問題。

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但是不排除,在將來,這個不能破解的問題,又有了新的機緣,得以破解。

如果破解了這個問題,遠,就不再是手段,而要學。研究和掌握它。

深入解讀四:遠和學,是儒家的學習之道。裡面含有致命缺陷。

對未知的東西,儒家是遠的態度;對已知的東西,儒家是學習的態度。

儒家卻了一個致命的環節,就是把未知變成已知的鑽研態度。

這也是在儒家佔據文化主流的過程中,中國的科學技術不能得到長足進步的原因所在。

不能證明的話,到底算對還是不對?論語的是是非非。

科技

現實主義的土壤,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被扼殺了。歷史上的中國科技都不是主流文人創造,主流知識分子不能具備理想者的情懷,對鑽研毫無興趣。

所以,遠和學這兩點只夠培養一個規規矩矩的人,不足以培養一個具有探索精神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