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北回归线即北纬23°26’(标准为23°26’28”44)纬线。这是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限。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这一天这里能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北回归线横穿南澳主岛,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地面线南侧属热带,北侧属北温带,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一脚踏在热带,一脚踏在北温带的不同感觉。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北回归线是迄今我国建成的第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据设计者郑少文介绍,该塔设计采用汉字"门"字进行演变造型,球体半径3.21米(对应春分3月21日),悬臂长6.22米(对应夏至6月22日),从底座到球体高12.22米(对应冬至12月22日);两边门柱所倾斜的角度正好对应北纬23.50.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南澳"自然之门"与汕头西郊鸡笼山上的标志塔形成一山一海、东西呼应的新景观。"自然之门"作为汕头第二个标志性建筑物,在青澳湾兴建北回归线标志物的意义。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北回归线的标志物建筑,集中在我国境内,如台湾嘉义、花莲、广东广州、封开、汕头、广西的桂平等。这是北回归线上我国独有的风景,必将成为世界天文、地理学界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青澳湾北回归线标志的兴建,使北回归线标志家族中又新添一员,也是人类更深入认识北回归线、认识地球的又一举措。

大尖山游览区位于西半岛国家森林公园中部,海拔588米,为汕头全市最高峰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汕头第一峰”大尖山游览区,成为登高揽胜的又一好去处。新近市人大杏园诗社、岭海诗社共40位诗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此处,赞叹不已。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大尖山游览区位于西半岛国家森林公园中部,海拔588米,为汕头全市最高峰。这一带是1938年义勇军抗日血战地,附近有抗日纪念碑馆、鹰山逾千幅石刻群等,形成独具魅力新游区与爱国教育基地。在峰巅上,有3块高约10米,逾亿年的巨石,鬼斧神工。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游客乘车直达峰下,再行栈道1700多级,就可登上峰尖。伫立峰巅上,极目可眺果老山、葫芦山群峰,风电场、“西湖”黄花山水库、海山岛、闽粤交界群峰等景观尽收眼底。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该区地处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中部,主峰高嶂岽海拔588.1M,是全汕头辖区最高峰,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葱茏,景色秀丽,常年多雾。登上峰顶,既可俯瞰山峦叠翠的群峰,又可极目烟波浩淼的南海,见舟船点点;远眺广袤无垠的潮汕平原,沿海城乡历历在目。四季登临,景色多变,是登高揽胜的绝好去处。

被誉为"天南法乳"的宗教名刹叠石岩,位于南澳岛东半岛云、深澳交界山脊的雄镇关西侧群环峰绕的山谷之中。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从广东汕头南澳岛云深处雄镇关,驱车西行约2公里,便抵达群山环绕之中,由高僧释仁智(1813-1902.11.8)于道光约二十五年(1845)创建,海内外潮人黄檗派祖堂。佛寺右侧山巅上,有两块巨石巍然相叠,甚为奇巨石巍然相叠,甚为奇特,故名叠石。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如今的叠石岩,保持坐东北向西南,总建约4千多平方米,分为山门、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两厢楼房、般若堂、古洞佛厅、祖堂、千佛宝塔、放生池等。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海岛高山上宏伟瑰丽的叠石岩,不愧为"天南法礼"美誉,是一代大德仁祖的化身,中外僧人朝拜的圣境,岭东旅游的胜地。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在南澳东半部中部的雄镇关西行约2公里,便到果老山东翼马鞍山的地界,遥望起伏山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西侧山坡上那宛若天外飞来的巨石。它稳置于横空出世的另一块硕大的石头之上,这就是南澳岛上的叠石奇观。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它使人联想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后遗留于青埂峰下灵通顽石的故事。叠石坡下近百米处,便是闻名海内外的叠石岩寺。创建该寺的是南澳岛云澳老园村人高僧释仁智。

5.1为大家介绍我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