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揭祕國內大循環下的四大受益方向

分享人| 訾猛(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消費大組組長)

18年以來,很多投資者對消費股高景氣提出了質疑——光靠“喝酒吃肉”,就能解決中國經濟轉型的問題嗎?靠投資消費能拯救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我想以今天這場演講,深入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01

經濟發展是

一個大週期的問題

如果大家去梳理美國和日本金融市場的歷史,就會發現大的市場輪動基本上幾十年才會發生一次。

比如美股。

在73年之前,基本上是週期股的天下。73年之後,因為遭遇了石油危機,消費股接力週期股,一路長牛。到了2010年之後,我們陸續看到美國科技股的起飛。

每個主題的持續時間,遠遠不止十年二十年。

一方面,科技週期的發展本身是長時間的積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投資者需要做時間的朋友,耐心等待時間的玫瑰。

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積極擁抱觸手可及的投資機會。在中國,我們看到消費其實才剛剛走過了初級階段。

從需求端來看,一二線城市剛剛進入到消費升級的階段,三四線城市還處在一個消費擴容的階段。

換句話說,中國的消費還處在一個滿足量的增長的階段,甚至還沒到完全滿足商品質的需求的階段。消費升級還遠遠沒有結束。

02

“消費出長牛”

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先看美國。西格爾教授在《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總結整理了1957年-2003 年美國股市回報率最高的20只股票。

從下面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整個消費股的佔比是非常高的。尤其是菸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的漲幅達到了4625倍。

▼ 美國1957-2003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投資者的未來》,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再看日本。從1992年到2017年經濟衰退期中,日本股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呈現出兩個特點,一頭集中分佈在消費領域,另一頭集中分佈在高端製造(汽車、電子、精密儀器),後者和日本產業強國的地位密不可分。

▼ 日本1992-2017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回顧中國,情況也基本類似。如果加上醫藥,A股市場上自上市日起漲幅TOP50的上市公司裡,大消費行業佔比達到了56%,超過了半壁江山。

▼ A股市場自上市日起漲幅最高的50家上市公司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03

長長的坡,厚厚的雪

消費品投資賽道屬於“長長的坡、厚厚的雪”。穩定性、長週期性、擴張性、升級性,讓優秀的消費品企業能夠穿越週期波動,即使在經濟寒冬之下也能“過著比較滋潤的日子”,通過時間複利的積累實現穩定向上的成長。

而在中國,消費品行業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14億人口,4億中產。

消費最底層的邏輯在於人口。人口是消費之基。有人的地方,才有消費。再好的技術和產品,如果沒有消費市場和人群,最後就會變成空白。

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14億的龐大人口、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強大購買力,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但從人均角度來看,中國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社零等指標仍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存在非常明顯的 差距,提升空間巨大,中國消費市場增長潛力仍有待釋放,消費升級過程中必然會湧現出更多大市值公司。

▼ 2019年中國/美國/日本人口與經濟指標對比情況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年輕的消費人口和消費市場。

攜程的梁建章梁總寫過一本書,叫《人口創新力》,講的就是一個國家只有年輕人,這個國家才具備創新的活力。

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人口結構更偏年輕化,為中國消費市場的潛力更加增添了一定的想象力。

西方國家雖然在科技方面比較發達,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更高,但是它們面臨著巨大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加之經濟增速的放緩,未來世界消費的動力,肯定是從西方,逐步過渡到東方,我們認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而中國統一的年輕的消費市場,不僅僅是消費企業,更是中國各行各業公司發展的原生動力。

3、互聯網電商,蓬勃發展。

從供給端來說,最近幾年科技的快速進步,尤其是06年之後移動互聯網電商的發展,使得消費者和生產商之間的觸達率大大提高。

傳統的百貨超市搞了幾十年,銷售收入可能一兩百億,上五百億的都非常少。但是阿里巴巴起來沒多久,現在市值上萬億了,收入規模也在幾萬億GMV的量級。

04

消費品企業

成長路徑

一個消費品企業的發展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渠道驅動。在早期物質比較匱乏的時代,對行業來說,量的增長比質的增長更重要。因此早期的消費品企業,尤其是2000年到2012年,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公司都是在不停地鋪渠道。

第二階段:品質驅動。品質化時代的特徵很簡單。因為消費者體驗過了過去那種低價低質的商品,他們在二次消費的時候,就會進行一些高品質替代。這個過程中,消費品公司也要順應購物者的需求,從消費體驗和產品質量上進行逐步升級。

第三階段:品牌驅動。這個階段更多的時候是一個產品過剩的階段。消費者需要能夠更加代表精神需求的產品,更多的品牌底蘊需要被創造和傳播。

但是如果我們深挖,就會發現,以上三個階段其實是企業發展的表象。一個消費品企業真正的行業壁壘應該是什麼?

不是渠道不是產品,甚至不是品牌,而是企業的內部管理和組織能力。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

過去幾年功能性化妝品賣的很好。有個企業,剛好趕上了風口,又遇到美妝直播的紅利期,迅速打開了局面。

這是什麼?這是市場給了它一個機會,而它抓住了這個機會,我們把這種企業叫做機會型企業,在行業變量早期,這種企業很容易出來。但是如果這個企業就止步於此,那麼很快這個企業就會消失。

如果這個企業還想要進一步發展,它就需要慢慢過渡到組織型企業。它不能夠靠一個單品打天下,如果這個單品垮了,整個公司就垮了。所以它需要進化出一種孵化、夯實單品的組織能力。

第三個階段,平臺型公司。

平臺型公司分兩種,一種是單品牌平臺型公司,比如達利園,一個品牌打天下。第二種叫多品牌平臺型公司。比如寶潔,每個產品賦予一個新的品牌。

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第二種形式可能更符合我們對一個長牛公司的判斷。

所以在企業進化過程中,企業的組織效率和組織結構,決定了這個企業能否持續進化,持續積澱的根本原因。進化,才是消費品企業穩定性的基石。

05

民族品牌崛起

與國貨潮流

最近幾年,大家特別關注品牌。很多人問我,品牌力這麼重要,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品牌力是怎麼打造的。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也經常私下裡討論,講的宏觀一點,我們覺得品牌崛起的過程可以概括為四句話——

經濟增長、文化復興、民族自信、國貨崛起。

為什麼是這四句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更決定一個民族的自信心。

“弱國無外交”,弱國還有可能無自信、無品牌。

以二戰後的日本為例。戰後日本在六七十年代經歷了快速的經濟發展,隨著國力的提升,日本社會發生了幾件比較重大的事件。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1968年日本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1970年大阪世博會,幾件事情大大催化了日本國民的自信心。

回看中國,我們幾乎看到了類似的發展軌跡。2008年奧運會、202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上海世博會。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2010年之後,中國真正的國貨品牌才開始真正起來。

而藉助互聯網的運營方式,整個國貨品牌的營銷速度開始大幅提升。

如果把這個過程打個比喻的話,經濟發展相當於一個股票的基本面,重大事件相當於一個股票的催化劑。當有重大事件起來之後,整個國民的情緒和自信心會被極大程度地調動起來。

下面是我們總結的兩幅圖,我覺得非常好的佐證了我們剛剛說的觀點。

▼ 經濟、文化發展帶來民族自信

消費習慣改變,從西洋化迴歸本土化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百度,資生堂,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為什麼要把審美拿出來說?因為審美是最能代表一個國家,或者說一個民族的自信心的,它是屬於精神消費的領域。

如果日本人沒有強大的內心和自信,他們是不可能從模仿歐美妝容,迴歸到日式美妝的軌道上來的。包括我們中國也是這樣,過去我們總覺得只要是進口的東西,就是好的東西。

但是現在再去問95後的消費者,他們這種意識已經相對弱化了很多,更多的人認為東西不分國籍和品牌,哪個真正能夠觸達我的需求,在性價比上更符合我的需要,這個東西就是好的。

所以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民族品牌崛起幾乎是必然的趨勢,我們會看到這個趨勢愈演愈烈。

06

內循環

和中國經濟

再回到我們開頭那個問題,消費能不能挽救中國經濟,我想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了。

外部經濟環境越不確定,中國內部消費就越確定。

2018年,中國消費對GDP的貢獻已經達到了76%。76%是什麼概念?國家經濟不穩定,我消費來撐住,就行了。

▼ 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

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57.8%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9年,我們看到這個數字是57.8%。2020年會是多少?我們認為可能只增不減。

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名符其實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隨著消費大循環的提出,未來消費在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可能還會越來越大。

就大循環本身,我們也做了一定的分析,整體看下來,四個方向可能是受益最大的。

第一個,出口轉內銷。主要指的是家電、輕工、紡織服裝、電子。第二個是海外迴流和民族品牌崛起,比如免稅旅遊、影視、酒店、航空。第三個是自主科技和糧食安全。最後一個是5G、新能源車。

▼ 國內大循環下的四大受益方向

訾猛:“喝酒吃肉”能改變中國經濟的命運嗎? | 國泰君安2020消費品峰會主題演講實錄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相對來說,我們認為這四個領域,能夠滿足整個國內大循環的一些重點領域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