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連冠!

當今世界,創新已成為提升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創新發展成為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引領。知識化與全球化兩大趨勢正重塑全球經濟和創新版圖、重構全球創新網絡。

近日,“創新者之夜·2020”四川專利獎頒獎特別節目舉行。本次活動由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舉辦,旨在為倡導創新文化,豐富激勵形式,表彰獎勵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專利獎的獲獎單位。除了演播廳內豐富精彩的節目表演和頒獎環節外,場外還設置了專利獎獲獎項目展示區和專利產品體驗區供嘉賓們參觀體驗。

成都,三連冠!

活動當晚,在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過後, “創新者之夜·2020”四川專利獎頒獎特別節目正式開幕。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創新者之夜活動現場首次採用了現場主持人+虛擬主持人“三人同臺”的方式進行,由兩條巨大機械臂和兩塊LED電子屏幕共同組成的以三星堆青銅面具為主體的虛擬主持人“青銅”首次亮相,吸引了全場觀眾的目光。

成都,三連冠!

活動現場,由成都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牽頭編制的《四川創新指數2019》正式發佈。

成都,三連冠!

按照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總體要求,為綜合測評四川區域創新發展能力和水平,分析研判各市州創新驅動的成效和態勢,總結經驗優勢、剖析不足短板,找準突破口和關節點,成都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四川概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以及電子科技大學專家團隊,推出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

《四川創新指數(2019)》。《四川創新指數(2019)》以創新驅動和區域協同為主題,是SII 2018版的持續和深化,包括前言、主要結論、主報告和分報告。主報告根據2015-2017年的統計監測數據,測算了21個市州近三年的創新發展指數,多角度分析了四川區域創新發展的態勢格局和階段性特徵,並通過投入產出比來考察區域創新效率,應用創新活力指數來量度區域創新潛力與活躍度。


從創新驅動看

四川呈現大分散小聚集態勢

報告提出,創新發展與經濟水平的關聯分析發現,四川各市州創新驅動呈現總體分散化和部分集聚化的宏觀趨勢。

總體分散表現在,成都、攀枝花、甘孜等地創新驅動發展水平同其它城市進一步分化,宜賓、樂山等在創新趨勢線附近有所偏離。此外,遂寧創新水平提高迅速,大幅度接近趨勢線。部分城市創新水平及經濟水平接近,呈現集聚化,如南充、達州和廣元三市,經濟水平相近,創新態勢趨同,形成發展情況相對接近的創新集群。同樣的創新集群還有遂寧、內江和廣安三市。

隨著創新資源的加快流動和優化集聚,四川創新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各年略有微調)。成都平原經濟區進一步分化,遂寧科技成果轉化較好,創新能力提升明顯;川西北生態示範區持續進步,阿壩、甘孜2017年排名急速上升。

此外,從發展潛力看,地區間創新活力差距較大。報告選取高校畢業生人數、專利申請量等6個指標綜合形成創新活力指數,用來測度四川各市州的創新活力及發展潛力。總體上,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創新活力及潛力較強,攀西經濟區居全省中游水平。

成都,三連冠!


四川各市州創新發展總體良好

成都創新綜合指數高居榜首

報告顯示,四川各市州創新發展總體良好。成都作為全省創新發展的引領極,以71.68的創新綜合指數高居榜首,有效帶動區域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成都、攀枝花和綿陽創新綜合指數均在30以上,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構築了四川創新發展高地。

成都,三連冠!

創新環境指數看,成都、攀枝花、阿壩、雅安、甘孜、德陽、綿陽、樂山、宜賓等9個市州高於平均值(22.01)。在全省21個市州中,成都創新環境指數(70.34)最高。其中,從科研環境來看,2017年,四川各市州科研環境指數均值為14.31,成都情況最好。具體數據來看,通信設施的地區間差異最小,創新載體缺失和研發機構不足,是制約部分市州科研環境優化的主要因素。成都在通信設施、創新載體和研發機構三個方面均處於領先地位,甘孜創新載體建設嚴重落後於其他市州。

成都,三連冠!

創新投入指數方面,2017年,四川各市州創新投入指數平均值為16.47,以宜賓(17.12)為分界線,成都、綿陽、德陽、雅安、攀枝花、宜賓6市的得分高於平均值。其中,從研發投入來看,2017年四川各市州研發投入指數均值為20.87,與其他市州相比,成都、綿陽具有絕對優勢。


成都,三連冠!

創新產出指數方面,2017年,成都、攀枝花、綿陽、資陽、眉山和德陽6個市州創新產出指數高於平均值(18.97),城市數量與上年保持一致,具體排名有所波動。成都保持領先優勢,創新產出指數(81.32)遠高於排名次席的攀枝花(25.70),是全省平均值的4倍多。


成都,三連冠!

此外,從近三年來看,2015-2017年,成都、阿壩、雅安、甘孜、廣元等市州創新綜合指數相對穩定,其中成都作為四川創新發展主幹和領頭羊,創新綜合指數連續三年保持在70以上,優勢凸顯。


成都創新主幹表現突出

持續領跑市州發展

根據報告,成都創新發展水平連續三年高居全省首位。2017年,成都創新綜合指數為71.68,創新環境、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三項一級指標均位列全省第1名,且遠超其他市州。


成都,三連冠!

從二級指標來看,成都除“人力資源環境”(排名第10位)、“環境可持續性”(排名第8位)、“基礎設施投入”(排名第19位)外,其餘指標均位列第一。從具體的監測數據來看,成都的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技術人員數均遠超其他市州,排名榜首,但由於人口基數大,因此相對而言人力資源環境在全省並無領先優勢,僅位列第10名。同樣,由於GDP規模較大,基礎設施投入的相對水平也被拉低,以至於在各市州中排名靠後。

值得重視的是,在成都地方財政對環保經費投入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環保支出佔GDP比重三年來依次為0.21%、0.23%、0.24%),“環境可持續性”指標全省排名由2016年的第13位升至2017年的第8位。

成都,三連冠!

作為四川的省會城市,成都擁有得天獨厚的創新環境,也吸引了大量創新型人才,但由於人口眾多、工業密集,又地處成都平原腹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任重道遠。報告提出,建議成都堅定不移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加大財政環保投入力度,強力推進環保督察,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快構建適應綠色發展的空間體系、產業體系、城鄉體系和制度體系,著力推進創新要素集聚、新興產業發展、創新成果轉化,打造產業生態圈,培育創新生態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新經濟發展。


此外,報告繼續將對標城市的選擇範圍擴大到全國,選擇一些在經濟基礎、資源稟賦、地理條件、科技基礎等方面基本類似的省外城市,與我省的相應城市進行對標分析。根據報告2019版,在創新產出方面,成都連續四年相對武漢保持優勢,2017年優勢進一步擴大,表明成都在科技成果產出及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