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一篇題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網絡文章,已經在輿論場引發了持續多日的討論。看上去,話題熱度直到今天還沒有下降。

根據上述文章作者的自述,其“斥巨資500元潛入魔都名媛群”,潛伏半個月後的感受是,本以為是暢聊奢侈品,卻進了高配版拼多多群。而公眾關心的問題則是,“名媛”們為什麼要如此煞費苦心,“裝點”自己的生活?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網傳“上海名媛群”聊天截圖

最近,有媒體記者多方打聽,終於採訪到名媛群裡的一位成員。她表示,她的經濟條件一般,但同時也渴望富貴的生活,所以選擇拼團。在她看來,自己的行為很正常,覺得“很坦然”。

顯然,這位“名媛”的回應,已經為公眾帶來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渴望富貴的生活,即使不能天長地久,也要曾經擁有。

通過拼團,可以實現夢想,體驗一把富貴的感覺,也能為自己塑造一個令旁人羨慕的形象,又有何不可?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網傳“上海名媛群”邀請碼

理解了“名媛”的動機,也就明白了“名媛群”的本質——這是一種炫耀性消費,最關鍵的是,所需要花費的成本還很低。其實,“名媛”的行為乍看之下很新鮮,但對我們來說也並不陌生。在朋友圈裡“精修”自己的生活,不也是同樣的道理?進而言之,

我們最熟悉的“人設”,也與“名媛群”追求的目標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名媛”的出現不該讓我們感到突兀。在當代商業社會,消費不僅是維持生計的規定動作,也是不斷被強調的生活導向,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正如鮑德里亞所言,人們購買奢侈品、豪車,看中的不是它們的實際作用,而是其“符號意義”——買得起他們,證明的是個體的社會地位以及價值。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所以,“名媛”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商業社會催生出的必然結果。我們大可不必為此感到“震驚”。其實,那篇網絡熱文中的不少細節,也經不起推敲。此前,就有文中出現的上海某卡爾頓和某格麗酒店的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所有房客入住酒店時都需要刷臉實名認證,並沒有發現一個房間多人拼團入住的情況。

可見,這篇文章的“熱傳”,多少還是因為它迎合了一部分網友“獵奇”的心理。為此批評甚至批判文中提到的“名媛”,似乎並沒有必要。對與自己不同的群體保持尊重,也是社會開放、多元、包容的標誌。何況,“名媛”們的行為也沒有對社會造成實質性的損害。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電視劇《三十而已》劇照

不過,“名媛”們所要直面的關鍵問題還是,經濟實力和外部形象的巨大落差,應該拿什麼去彌補?虛假、浮誇的“人設”,終有崩塌的一天。

“名媛”們引發的爭議,似乎也證明,公眾並不認同帶有消費主義色彩的價值觀。廣大網友保持的這份“清醒”,也讓我們沒有必要因為“名媛”現象而太過憂慮。人生本來就可以有多種選擇、多條道路,不必只靠炫耀來展示自己的“成功”,不應該被圍困在某個浮華的牢籠裡。

更多內容

關注“光明時評微信視頻號

↓↓↓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關注“光明日報微信視頻號

↓↓↓

“名媛”們,該不該被批判?

文字:李勤餘

圖片:網絡

朗誦:王茜

責編:王子墨

編輯:張雪瑜 朱曉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