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有這麼多''親戚",您知道嗎?

在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中,有超過半數的孩子會告訴我們,在班級裡,他(她)有許多“親戚”,從姐姐、弟弟、哥哥到姑姑、阿姨,甚至論資排輩,還有的已經當上了姥姥。關於這些,他們大都不會跟自己的父母說太多,因為一張口必然會被父母冠以無聊或者耽誤學習的評價。而恰恰就是看似沒有意義的認親,這其中一定有幾個孩子是非常在意和依賴於這種關係的。經過了解,果不其然,多多少少在自己現實的家庭裡,這幾個孩子的自我感受是缺愛的。注意,這裡的主語是孩子。而在家長看來,他們的孩子一定是不缺少愛的,他們做了太多關愛孩子的事情,比如飯一定要多吃兩口再多吃兩口,比如花了很多錢,為他們報了那麼多的輔導班,比如在學校老師面前小心翼翼賠笑臉,以獲得老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然而,這都不是孩子需要的愛的方式。


您的孩子有這麼多''親戚

作為成年人,我們會清楚的知道,我們對一個人的幫助只有在對方需要的時候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出力不討好。對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很多時候我們費盡心血的處處為他(她)安排,卻不及一個擁抱來得有愛。可能我們會說,這有什麼用?這能提高學習成績嗎?這能讓他(她)考上大學嗎?這能讓他(她)未來有一個好工作嗎?那麼,我們不禁要反問我們的家長,愛是正能量的還是負能量的呢?

您的孩子有這麼多''親戚

有一個十一歲的小姑娘,媽媽帶她去和弟弟逛街,媽媽抱著調皮的弟弟,而她只是拉著媽媽的手乖乖的跟在媽媽身邊,每當媽媽跟她說話,眼睛裡透著的都是愛的渴望。而我們相信,如果這個媽媽給女兒一個擁抱甚至只是用心的握握她的手,讓她感受到愛的光芒,那麼她一定是歡欣雀躍的,在這種狀態下,她的整個人也是積極向上、充滿陽光的。

回到我們最初的故事,當孩子們感受不到來自原生家庭的關注和愛時,需求本能就會尋找其他途徑,以這種認親的方式給予別人愛,同時獲得來自別人的愛。而這一切,本該是家長的事情。就是在這時候開始,孩子的心開始朝向同學,朝向他(她)的“親戚”開放,慢慢關上了對父母愛的大門。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他們走向所謂的“叛逆”期。而根本上,並非是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是我們把孩子推到越來越遠。

您的孩子有這麼多''親戚

愛的力量一定超乎我們的想象。嘗試著放下我們大人、長輩、管理者的身份,去真正瞭解他們的需求,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父母的真實的愛,無條件的愛,當孩子的內心豐盛起來,快樂起來,不必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索求愛和獲得認可上,必然是自信的,也自然會把自己管理好。讓愛迴歸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