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隆市古稱“雞籠”、甲乙丙丁也能當姓氏……這些你知道嗎?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肖萌/文 邱琦 沈翔/視頻 見習編輯 孫凱傑/剪輯

也許你去過臺灣旅行,但關於臺灣的這些冷知識,你真的知道嗎?

臺灣基隆市古稱“雞籠”、甲乙丙丁也能當姓氏……這些你知道嗎?

1、珍珠奶茶真的起源於臺灣,這個名字最初來自於奶茶搖動時形成的氣泡,而不是現在大家吃到的裡面的珍珠。

2、臺灣基隆市古稱“雞籠”,大公雞的雞,鳥籠的籠。光緒元年在此設立基隆廳,才把雞籠二字改為現在的基隆,其含義是“基地昌隆”。

3、在臺灣,“垃圾”也被叫做樂色。因為閩南話中,垃圾的發音類似於“樂色”的發音,久而久之,現在臺灣人倒垃圾,扔垃圾,也都會常說,倒樂色,扔樂色。

4、據統計,臺灣2000多萬人口中,就有近6000個姓;其中甲、乙、丙、丁、金、木、水、火都是姓氏,就連十二生肖中的鼠牛虎兔龍也都是姓氏。在新竹還有人姓“犬”。

5、臺灣關於好萊塢電影的片名翻譯,非常具有本土特色,也非常“有趣”,比如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被翻譯成“神鬼認證”;大陸翻譯的《頭腦特工隊》,在臺灣,被翻譯成《腦筋急轉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