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你是不是經常遭遇這樣的尷尬:

跟朋友聊天,對方卻頻頻看手機;

跟領導彙報,總是被粗暴地打斷;

就連跟不太熟的人講話,對方也是心不在焉。

……

山本昭生在《換位溝通》一書中說:“最初的10秒決定一切”,“漂亮的收尾就是全部”。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作者結合自己30年的溝通培訓經驗,總結出一套“換位溝通”的心理基礎與方式,以幫助更多人有效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

其中,山本昭生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卻行之有效的方法——1分鐘之內把話說完!

一、為什麼要長話短說?

(一)長話短說,誰都喜歡!

讀過一個故事。人頭攢動的會堂裡,領導們逐個上臺發表講話,隨著時間流逝,聽眾們越來越不耐煩。眼看到了午飯時間,還有領導陸續上臺,聽眾們有的開始伸懶腰,有的小聲抱怨,大多心不在焉,連掌聲都有氣無力。輪到某位領導上臺了,他靜靜地看著人群,開口道:“我只說一句——我的話講完了!”

聽眾們一愣,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山本昭生說過:“多數情況下,講話者的興趣點、所關心的事情與聽者的興趣點、所關心的事情並不一致,即便聽者對講話者的話感興趣,他們能聽進去的也僅限於講話的開頭部分。……一般來說講,聽者很快就會對講話者的話失去興趣。”

由此可見,誰都不喜歡聽長篇大論的講話,相反,簡潔的發言,反而更受歡迎。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當然,上述事例比較極端,整個講話並沒有傳達實質內容。

然而,“首先要有溝通對象,其次才能有對話,最後才會有溝通。

若不管對方怎麼想,只顧自己喋喋不休,那不叫“溝通”,充其量是“自嗨”。

若想溝通取得良好效果,雙方能夠達成一致,就應重視對方的時間感覺,長話短說!

(二)簡短的話,更易理解。

工作中,我們難免要參加各種會議。於是,便有這樣的體驗:開的會越長,越抓不住重點。因為大家七嘴八舌都在說,說了很多,但好像最終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不了了之。於是,問題繼續。

相反,比較簡短的會議,我們卻很容易抓住重點。因為信息量不大,所以重點就很突出。

山本昭生說:“

理解程度與信息量成反比。因為大腦容量有限,簡短的話不會對聽者的大腦產生負擔,更便於大腦有效地展開記憶。

但令人遺憾的是,人越長大,話越長。所以,那些說話簡潔的人,更受歡迎。因為直接、簡短的話語,更顯得擲地有聲。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二、如何長話短說?

(一)總體對策

1、準備周全,事先充分理解要講的內容。

有一個朋友,平常不太擅長在公眾面前講話。有一天,公司通知她半個月後公開講課,她百般推辭,但沒推掉。於是,為這個事,她吃不好睡不好。那半個月時間,下班、週末她哪都不去,就坐電腦前做課件。

半個月後,終於要上臺了,她突然發現,自己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緊張,而是非常從容、流利地講完全程。一切只因為她做了太多太多的準備,因此內心篤定、底氣十足。

2、學會如何取捨、組織、整理內容

很多人說話冗長、囉嗦的根源在於:什麼都想說,“貪多嚼不爛”。於是,東拉西扯,沒完沒了。聽的人自然不耐煩了。

其實,有效的溝通,並不在於你說了多少,而是對方聽進去了多少。所以,一定要去蕪存菁,撿重點說。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暑假期間,我家孩子要精讀一本書,並且每讀完一篇要寫1~2句讀後感。

最初,我放手讓他自己寫,發現他總寫:“小兔子真聰明”,“小熊真勇敢”諸如此類的話。

我一看,不行,言之無物嘛。

於是,我要求他概括課文大意。結果,他直接來個複述故事,說得口乾舌燥、氣喘吁吁,都沒說完。

後來,我要求他用一句話概括大意:誰?做了什麼?結果如何?

有了這個公式,孩子概括大意眼瞅著越來越快,越來越準確。

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若有隻說一句或只說一分鐘的覺悟,其實更能準確表達自己。

(二)三大方法

1、簡潔法

又叫“三明治法”。簡潔法,顧名思義,就是要簡潔。不說囉嗦的開場白,不做多餘鋪墊,沒有多餘廢話,直接從寒暄語說起,報“姓名”後直奔主題,講解內容。完了不做鋪墊,一句話結束。

舉例如下:

“大家好,我是林悅。關於如何改進業務,我有兩點想法。一是……二是……我講完了。”

簡潔法的要點就是:簡潔開頭,簡潔收尾。不要擔心直奔主題太生硬或不夠親切,因為人們更喜歡聽簡短的內容,討厭冗長的講話。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2、緊湊型三部分構成法

該法將“內容”進行細分:點題+展開+總結。點題10秒,展開40秒,總結10秒。每部分都簡短、緊湊。

其中,有效切入主題有5種方法:

·態度和藹可親,努力博得對方的好感,拉近距離。

·從與現場有關的話題講起。

·直接從結論講起。

·使用簡短的小例子揭示主題。

·從問題入手講起。

不管採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記住:最初的10秒至關重要

3、三角腳本法

該法適用於會議發言、口頭報告、日常聯繫等場合。

三角腳本法由3個部分構成基本框架:

(1)能用一句話概括的意見或主張(20字左右)

(2)主要內容(在1分鐘內講1~2點為宜)

(3)理由或具體事例。

山本昭生說:“首先用一句話闡述自己的觀點,聽者就能明確接下來將聽到什麼內容,從而更加放心、精神集中地聽下去,或更充分引起共鳴。

三角腳本法的最大特點就是:結論先行。這樣讓講話的邏輯更清晰,更便於聽者抓住重點。

你說話越簡潔,反而越有力量


當然,工作中,難免會有15分鐘以上的超長講話。我們都知道,這對於講話者和聽者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驗。

那麼,講話者就需要想辦法,把長講話有效分解,將其處理為數段短內容的組合。

在聽者即將失去興趣的時候,重新激發他們的興趣;在聽者感到厭倦的時候,再次抓回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形成較高水平的連接。

山本昭生在《換位溝通》一書中總結道:“溝通方法的三原則是:易懂、簡潔、令人印象深刻。”

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就應該儘量言簡意賅。如此以來,上述三個效果,基本就達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