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國民歌《茉莉花》與揚州清曲

著名的中國民歌《茉莉花》與揚州清曲

“好一朵的茉莉花,好一朵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當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頻頻飛揚在各種重大場合,成為中國一個形象性標誌時,許多人卻不知道它的“根”來自江蘇極富地方氣息的曲種——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起源於元代“小唱”,又名廣陵清曲、維揚清曲,它汲取了江淮一帶各種俗曲、民歌的營養,在明中葉形成了富有地方氣息的曲種,以其腔調的細膩、纏綿和抒情著稱。清康、乾年間,揚州清曲進入鼎盛時期。當時以“歌吹”馳名的竹西佳處揚州,“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曾在詩中這麼寫道:“千家養女先教曲”,教的就是清曲。即使在崑曲的故鄉蘇州,那時揚州清曲也風光得很。據《揚州畫舫錄》記載:“有於蘇州虎丘唱是調者,蘇人奇之,聽者數百人,明日來聽者益多。”可見當時清曲有多麼大的魅力。200多年前,揚州清曲隨一批批歌妓流傳四方,滋養、豐富了襄陽小曲、廣東南音、東北二人轉等20多種戲曲曲藝。《洪湖赤衛隊》中“手拿碟兒敲起來”,就是沿用了揚州清曲“敲瓦碟”技藝;香港電影《三笑》,多數曲調就是來自揚州清曲,其中唐伯虎的書僮華安“叫一聲二奶奶聽我表一表”的唱段,用的就是清曲曲牌“武成調”。


著名的中國民歌《茉莉花》與揚州清曲

歷史久遠,元代小唱、散曲是其淵藪,明代的許多小曲風韻至今仍有保留。演唱者分“闊口”和“窄口”,均以字行腔,注重腔韻和發聲。揚州清曲一般以坐唱形式演出,人數從一二人至八九人不等,唱奏者操琵琶、二胡一類的樂器伴奏。傳統的清曲不化妝、無說白、無表演,只靠音樂和歌唱來刻畫人物,表達感情,在吐字發音運氣行腔方面很講究。
揚州清曲的寶貴遺產是明清時期形成和發展的數目可觀的曲目,最有藝術價值的是其音樂,其中“五大宮曲”具有強烈的藝術個性,唱曲牌,有單支和聯套。從晚清到民國年間,小曲有了很大的發展,影響也日益擴大。在與外地說唱藝術的長期相互交流過程中,一方面有不少小曲曲牌流傳到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另一方面本地小曲也汲取了一些外地民歌,從而使曲牌較以前更為豐富,曲調更為多采。許多曲牌被本地揚劇吸收,豐富了揚劇音樂。在曲牌豐富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大量用多支曲牌連綴的“套曲”,以及由數首套曲組成的連本套曲,可以演唱有較多情節的長篇故事,表現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三國志》、《紅樓夢》 等,以及難度相當大、被認為可用作檢測清曲歌唱水平高低的《九腔十八調》等,一直流傳至今。在演唱方面逐漸以男性居多,唱法上有了“窄口”與“闊口”的區分,前者指男性模仿女性聲腔,後者指男性用本來聲腔,伴奏漸趨統一用二胡、琵琶等絲絃樂器和敲打檀板、瓷盤、酒杯,更顯典雅和富有地方特色。


著名的中國民歌《茉莉花》與揚州清曲

然而與許多傳統藝術形式一樣,目前揚州清曲這一古老曲種也面臨著藝人流散、後繼乏人的窘狀,一些絕技,如“碰酒杯”、“敲瓦碟”近乎失傳,只有一兩個老藝人掌握。近幾年,揚州清曲所面臨的困境已愈來愈受各方關注,有關部門和團體建立了專門的研究機構,開始全面蒐集揚州清曲的曲目、演出照片、錄音、錄像,從事較系統的研究及規劃工作。揚州清曲已被列入“江蘇省民族民間文化首批保護工程”,併成功列入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部門還成立“揚州清曲傳習所”,拯救遭遇人才危機的清曲文化,打造揚州清曲培訓基地,同時還將為已有500多年曆史的揚州清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便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這一極富地方氣息的傳統藝術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