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覺得,我就要我覺得!”父母變成“老頑固”,我們該怎麼辦?

每日商報訊 “老頑固”是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思想極守舊,不肯接受新事物的老人。

他們不願意接受新事物,將“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掛在嘴邊”;勸他們不要吃剩菜剩飯,他們卻認為這是節儉美德;明明可以用支付寶,卻每個月定期到銀行取現金;在兩代人的教育觀念上,指出他們明顯做得不正確或者處理問題的方法不對時,他們不能接受,還會發脾氣說再也不做了或者不管了……

年輕人會感嘆,老人固執起來比小朋友還難弄,“叛逆”的老年人背後說明了什麼呢?

親密無間的母女反目成仇

從小到大,單親家庭長大的陳晨都覺得自己和母親的關係非常親密,大事小事無話不談。但近些年來,隨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她與母親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有時候,她時常懷疑,是母親無理取鬧,還是自己不孝順呢?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母親認為只要負責生下孩子,養育長大就可以,品格是天生的,是否成材也和教育關係不大。在家務事上,有掃地機不用,洗碗機不用,洗衣服也經常手洗。勸說的次數多了,從母親嘮叨這些機器不好用開始,慢慢升級為母女倆的爭執,嚴重時母親還會大哭說陳晨嫌棄她“老了不中用”。

陳晨覺得無可奈何,為避免此類爭吵,母女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迷上了買保健品,種類繁多,一看就花費不少。

陳晨決定和母親認真談一次。舉出很多例子勸說她多數保健品不僅沒有效果,可能還會有副作用。“保健品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都是謊言,”陳晨說,“有病看病,沒病折騰什麼?身體吸收不了這些亂七八糟的!”

母親被這句話激怒,大罵陳晨“沒良心!不孝順!”“我買保健品是為了多活幾年,我還能指望你養老嗎?”

陳晨非常苦惱,曾經自己的榜樣,自己最信賴又最親密無間的母親,什麼時候變成了不可理喻的“老頑固”?

相比陳晨母親不聽勸的強勢脾氣,倪磊面對自己父親愛撿垃圾的毛病,更是無可奈何。

倪磊的母親在他高中時去世,70歲的父親開始了獨居生活。倪磊回憶,父親一直很節儉,他覺得無論現在條件多好,勤儉節約都是個不能丟棄的美德。

父親的勤儉節約,不僅體現在省吃儉用上,還經常撿垃圾,他住的兩居室都塞滿了“廢物”。倪磊和親朋都好言相勸,父親卻說,是拿來賣的,但多年來,垃圾只多不少,還引來鄰居的投訴。

更可怕的是,近年來父親開始撿剩菜剩飯吃,因腸胃炎經常住院。最後,覺得不能再坐視不管的倪磊,將父親帶到了市七醫院陳梅芳的診室,並安排住院,強制改這個“毛病”。

剛剛入院的老人非常不配合治療,認為自己沒病,勤儉節約是美德,是年輕人忘本。開的藥物也不吃,在病房裡也撿別人的剩菜和剩飯。

住院期間,經過了二十幾天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行為矯正治療,倪父的情況終於緩解,戒掉了撿剩菜剩飯的毛病。這期間,倪磊處理掉了房間內的垃圾,出院的倪父終於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思維能力下降

老人容易變得固執

陳梅芳認為,“老頑固”產生,有一定的必然因素和合理性。

隨著人年紀的增長,大腦缺少應有的刺激,神經系統敏感性和反應力下降,加之接收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少,思維能力下降等因素,經常會做出一些看似“不恰當”的行為,其實都是合理的現象。

“好在,大多數的‘固執’都只是習慣問題,而不是‘病’引起的,親朋都不要太過緊張。”她認為,還有一些老人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各種各樣的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不融洽,長此以往會與社會脫節,逐漸成為生活中不受歡迎的人。

還有一些老人受虛榮心和自尊心的影響,在無法學習和適應新事物之後,會變得離群索居,將精神寄託在“老底子”、傳統的觀念上。“比如,勤儉節約是美德,他們會將這個美德發展到極端方面,如果被質疑,就會感受到權威受到侵犯,立即火冒三丈。”

另外,不和睦的家庭,與下一代缺少溝通,得不到家庭成員的理解和尊重,興趣愛好少,也會加劇他們內心的煩躁,將小問題不斷放大。

不要剝奪老人

家庭事務的參與權

由於“老頑固”並非都是疾病狀態,及早地溝通、恰當的心理醫療介入,都可以有效緩解問題。

陳梅芳從老人自身和子女方面,都給出了建議——

作為老人,要學會適應社會大環境的改變。認可價值觀和好壞的衡量標準在變化,過去的經驗要與時俱進。

學會轉移注意力,不能鑽牛角尖。多和年輕人溝通學習,參加同齡人的聚會,或興趣愛好的培訓班,接受新知識的過程,能夠讓自己很快適應社會的變化,並且,忙碌起來可以忽視很多煩心事。

另外,要懂得自我認識和反省。認識到固執己見的危害,陶冶情操,克服虛榮、孤僻的性格,學著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作為子女,要嘗試站在老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到多理解、多尊重。遇到他們正在進行不恰當的行為時,要耐心溝通,認真聆聽,瞭解他們的心聲。

鼓勵老人走出家門,接觸新鮮事物。子女要盡所能為他們創造條件走出家門,擴大交際圈,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可以體現他們的價值感,增加對生活的信心和樂趣,讓晚年生活更充實。

更為重要的是,在老人提出合理化的需求時,要儘量滿足。社會日新月異,老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可以理解,要幫助他們解決新事物帶來的“煩惱”,比如,打車、掛號、支付等問題。

家裡的大事小情,要和老人多商量。不要武斷地認為他們都不懂,剝奪他們的家庭事務參與權。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不強求他們同步年輕人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