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老家印象三解村

原創作品~老家印象三解村


老家三解村,位於西寶中線興平縣城西15公里處,關中八惠渠中的渭惠渠緊依西寶中線直達寶雞。老家貼著渠南岸,連霍高速從村南田間貫穿而過,北望隴海線東西橫貫,屬於典型的關中平原腹地,交通極其便利。對於村名,為何取名“三解”,我曾腦海中疑惑過,也曾有人打趣過,是“三害”嗎?我啞然失笑,“蚊蠅鼠雀四害”少一嘛。後來也就不求甚解,直到看到老同學關於“三解村”的典故,從而正本清源,釋名達義。據說,“三解”村名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國的後唐時期,節度使石敬唐因叛被圍太原,遂向契丹割地與跪訖做兒皇帝為條件賣主求榮,當上後晉皇帝,數年後在罵聲中憂鬱而亡。其託孤大臣桑維翰攜其二子,因遭追殺,一路落難於此。後來,桑維翰被葬於(荻花)村南,因其臭名遠揚,為當時三個“害貨”之一,遂被以訛傳訛成“三害”村,後人為雅正,更名“三解”村。故此,從獲花村更名“三解村”再延續至今,已1200多年了。

原創作品~老家印象三解村

記事起,村中為三個自然村組成,由北向南依次為北堡子、西堡子和南堡子。村東西兩頭,兩條硬化水泥路南北方向直抵桑鎮街道。村中小學,據傳解放前為老君廟,在村中居東中間位置,也是幾個自然村的交匯點,學校以南為南堡子,西面為西堡子,北依北堡子。小時候放學後,孩子們出校門自然分流成三行,順不同方向各自回家。我家屬於南堡子中間位置,又分為東頭和西頭。記事起,就熟知出門往東到村口就是“城門(mang )兒”;向南,穿過巷道稱“城背後”,後面有“城壕”,雜草遍地,胡亂堆放著一簇簇玉米杆或麥秸堆,甚至死貓爛狗都有。由此可見,解放前,甚至更遠,城垣大概佈局情況。城垣內以三個城堡為基礎,形成幾個自然村。此處應該是南城垣所在位置。老家村中房屋佈局,沿東西大路呈兩排南北對稱,大門朝路且都是前面大房院內廈間,為前高後低建築設計,每戶莊基為橫短縱深矩形,為典型的關中平原村落。莊後與西堡子以“城壕”相隔,南高北低。兒時記憶中,城壕內雨季有積水,有蘆葦,浮游鵝鴨……後來成了家戶後院出人畜糞肥的通道,慢慢各戶跟進佔用,到完全消失。

記得學校以東,隔條路就是當時九隊的場地。夏忙之際,集中力量平整碾壓後,供碾場打麥曬場用,男女大人白天忙碌,夜晚這裡又成了孩子們翻滾鬧騰的樂園。秋種以後,除了路邊、渠畔堆碼了整齊劃一的麥草垛子,場地裡面新種的蒜苗、白菜及蘿蔔又一畦畦綠油油登場了。那時候,學校內校長晨訓最多的,就是訓斥北堡子的幾個搗慫娃,不是爬上麥秸垛胡亂踩踏,導致麥草灌水發黴,就是傍晚點火引燃麥草,以致火光燭天,濃煙滾滾,要不就是誰家場地的蘿蔔白菜又被“糟蹋啦”……

原創作品~老家印象三解村

村北渭惠渠,80年代前後兩岸柳樹成排,粗壯的須成人合抱,春夏柳枝婆娑,河水潺潺,是村民消夏休閒的好去處。說是“渠”也有10多米寬,我們稱其為河。平時水漫河床,黃流濁水自西而東。暑期,膽大的娃娃幾人一幫,瞞過家長光起屁股下河游泳,打鬧戲水。一次,我慢慢溜下河床,冷不丁腳下淤泥打滑,幸好揪住了岸邊灌木叢,驚出一身冷汗。後來,有村中孩子淹歿了,那母親哭的肝腸寸斷。嚇得我再也不去河邊了。沿岸向東300多米,有一“山”形出水攔截壩牆,形成五米左右高度的落差~我們叫跌水。小時候,中線屬於純粹的土路,經來往車輛碾壓,塵土淹沒腳踝,偶爾有吉普車絕塵而去,那是真正的“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在跌水幾百米外,路過的行人已耳聞,那似壺口瀑布般喧囂的陣陣轟鳴遠遠的傳來。近觀跌水,下面暗流湧動,上面浪流湍急,周邊泡沫翻飛,水沫四濺,給行人帶來陣陣清涼。進入農田灌溉季節,上游水庫放水,渭惠渠水漫半岸,經提閘放水,流向兩邊人工灌溉支渠,再潤澤周邊萬畝良田。後來,渭惠渠兩岸部分枯死的柳樹因根部腐爛導致岸堤時有潰穴,隨後全部挖掘,已替換成白楊樹。

進入80年代,關中各村口、田間、地頭深水機井基本普及,農田澆水灌溉日益便利,渭惠渠的歷史使命基本結束,隨著土地承包責任制推行,兩岸周邊田間地頭的附屬人工支幹渠也被村中有心人平整為農田土地。加上經濟轉型,兩岸的鄉鎮造紙廠、化工廠出現,導致水流汙染嚴重,附近村民垃圾亂棄,行走兩岸氣味刺鼻。現在,遺留的甚至廢棄的渭惠渠,更多的是民國時期陝西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倡導造福關中平原的一種象徵意義。

村旁橫穿關中東西的西寶中線,多少年來一直被稱為興平以西“最爛”的路,路面狹窄且坑坑窪窪,一直無人修補管理,行車其間如同上了按摩震動床。時代在前進,好在趕上中線拓寬這趟快車,經過幾年工程終於全面通車。三十米寬的多車道雙向路面,簡直就是興平到桑鎮段的小高速。為西南鄉群眾進城及外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條件。

原創作品~老家印象三解村

任時光流轉,世事滄桑,那一份故鄉的眷戀之情,永難淡去。只有每次回老家,才能真正找到家的感覺!

三解,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