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養成記:01家長注意這幾點,資質一般的孩子也能打造成學霸

每位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孩子小時候的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那些思維敏捷的神來之金句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孩子只是資質一般的孩子。

但是,作為80後的家長們,自己一路走來,發現還是學習好的朋友和同學走出的路更寬,幸福指數也更高,前途也更加光明。

2020年春節這一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將那些博士、碩士畢業之後覓得合適崗位的學霸們的優勢彰顯出來,之前自己創業說比當大學老師的同學掙錢多的那些中小創業者,紛紛發現,自己的企業比起大學和政府部門來講,抗風險能力不值一提。

因此,作為一名老師,還是覺得孩子們長大後不管做什麼,大學教育一定要接受,而且,最好是985和211重點大學的教育,研究生、博士一路走過,才能有一個自主選擇想要的生活的基礎。雖然這一觀點還需要商榷,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要培養兩個學霸出來才好。

學霸養成記:01家長注意這幾點,資質一般的孩子也能打造成學霸

很多家長會認為,很多學霸都是天生的,從一開始入學,就會展現出不一樣的姿態,各種表現那是一騎絕塵,別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即使是學霸的家長,也是不會輕易告訴你那麼多,只是會謙虛地說,我家孩子就愛學習,我都沒怎麼管過她。


實際上,作為教育工作者,根據觀察身邊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們,我發現,學霸的養成還是很有規律可循的,作為資質一般的孩子家長,我們經常會陷入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抓狂之中,陷入焦慮之中,從而,讓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寄希望於其他人,也也是方法的一種,但是,這就需要運氣了,遇到有緣的好老師,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但是,萬一呢?

孩子是自己的,親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努力的結果,而不是碰運氣,因此,我們一起從這裡出發吧,如果您有緣看到此文,讓我們一起,為了我們自己的孩子,努力,加油!

學霸養成記:01家長注意這幾點,資質一般的孩子也能打造成學霸


我們一起先來探討一個觀念:

自己想學習才有可能學得好!

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說“可是我的孩子不想學習!”,當然,像我前面提到的學霸的家長,她們會說我家的孩子不用管,自己都會想著學習。

“想/不想”的心理學術語是“驅動力”,也就是一個人做某件事的心理根源。“驅動力”有內外之分,內驅動力就是自己本身想做某件事,比如口渴了想喝水,餓了想吃飯,寒冷的時候想穿衣服,完成這件事時,內心會產生的滿足、興奮、愉快等情感。而外驅動力則是為了外界因素做某件事,通常是為了獲得特定的回報或避免懲罰,比如為了通過考試而學習,或者為了得到父母的獎勵而幹某件事情。實驗早就證明,內驅動力比外驅動力更能讓人專注、有效、持久地做一件事。

對於孩子來說,內驅動力尤其具有決定性。越小的孩子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尚未成熟的思維能力,不可能像成人一樣在綜合考慮各因素之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學霸養成記:01家長注意這幾點,資質一般的孩子也能打造成學霸


實際上,好奇求知是人類的天性,孩子小時候的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都是依靠了內驅動力-學習說話就可以更好得交流、學習走路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那為什麼在學習的時候就喪失了內驅動力呢?

1、缺乏學習的氛圍

孩子產生學說話、走路的意識,是因為他們親眼見到了身邊的人這樣做,而並非出於他人的要求。同樣地,如果孩子在生活中親身體會到學習的氛圍,她們就很可能會產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因此,作為家長,放下你們的手機,拿起久違的課本吧,這樣,你的孩子才能愛上看書。

2、家長的焦慮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孩子不想學習很正常,尤其在一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裡,孩子很難真正發自內心地熱愛背公式、抄生字和準備模擬考試,更多“想學習”的孩子實際上是有足夠的自制力來完成學習的任務。即使是學霸,也會有不學習的時候,很多學霸也喜歡玩遊戲、聽音樂等,但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如果家長過早地要求孩子超額學習,甚至只可以學習,把所有的休閒活動全部禁止,則導致孩子無法調節學習和考試帶來的壓力,反而產生逆反心理,討厭和痛恨學習。

3、 學習的方法不對

很多孩子不想學習是因為學習沒有給他們帶來足夠的成就感,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他們沒找對學習的方法,這個又是一個大的話題,我們下次再來具體地闡述。

還是那句話,如果有緣看到此文,請關注並轉發,讓我們一起,為了孩子的未來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