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祕密在這裡

如今涵涵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自己讀書了,我反而開始懷念那些她纏著我講故事的時刻。甚至一本書講好多遍,講到吐的時刻。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裡面講到:重複是孩子的智力體操。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為什麼呢?《0-5歲怎樣讓孩子更聰明》這本書裡給出瞭解釋:

經驗是大腦連接系統發育和完善的基礎。當你學到一樣新知識時,腦中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神經連接。一開始,這個連接相當脆弱和不穩定,但每次你對獲得的新知識加以重複時,這一連接就會得到加強。

更多的實踐會使這一連接更為牢固,並逐漸使其成為長期知識體系的一部分。那些一再重複強化的神經連接往往十分活躍而易用。

那讀繪本時,孩子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是咋回事呢?

我們拿角野榮子創作的《爺爺的肉丸子湯》來舉例講一講吧。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在這本書裡,有老爺爺煮丸子湯時,歌謠的重複中又有變化。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還有“哈,煮好啦,丸子湯!”

“於是,門外響起了小小的腳步聲”的重複。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如果你跟孩子一起讀過這類書,你就會發現,他在聽這些重複的語言時,反而更加全神貫注。

當我們讀“哈,煮好啦,丸子湯!”的時候,孩子就知道下一句肯定是什麼了。

對於這種熟悉的節奏,他們感覺到自己有”預見力”,能夠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就會有一種成就感,甚至自豪感。

那孩子參與度也會越來越高。他們知道隨著煮丸子湯的歌謠的越來越完善,爺爺的丸子湯會越來越好喝,越來越接近老奶奶煮的丸子湯的味道。

同樣,重複讀一個故事,也會有這樣的心理效果。

孩子之所以重複讀,一個是因為故事他喜歡;二是重複的故事能夠證明他們的預見力。

還有就是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他們喜歡這種自己能夠預料,能夠掌控故事走向的感覺。

等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強了,認知水平也高了,她自然會追求故事的新異性了。

而且《爺爺的肉丸子湯》這本書,不僅在語言上能夠讓孩子有預見力,圖畫上也有“小心機”。

看下面這幅圖,你應該能預測到老爺爺接下來要用來煮湯的鍋和食材吧~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再看看這副圖,是不是你也能猜到接下來要喝湯的有誰,以及有多少個人或物。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孩子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非常喜歡去數一數有多少個盤子,猜一猜老爺爺接下來用來煮湯的食材,然後哈哈大笑說,這下湯又要不夠喝了。

另外這本書還有吸引孩子的另一個元素——擬聲詞。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故事中巧妙運用擬聲詞,把腳步的聲音和喝湯的聲音,都精確地按照不同的角色和數量進行安排,一點也不含糊。

三隻老鼠:

咚、咚、咚+吧唧、吧唧、吧唧


三隻老鼠+一隻貓:

咚、咚、咚、咚嗒+吧唧、吧唧、吧唧、吧嘁


三隻老鼠+一隻貓+一隻狗:

咚、咚、咚、咚嗒,嗒咚+吧唧、吧唧、吧唧、吧嘁、吧吧嘁


三隻老鼠+一隻貓+一隻狗+10個孩子:

咚、咚、咚、咚嗒、嗒咚、嗒嗒+吧唧,吧唧,吧唧、吧嘁、吧吧嘁、嘁吧、嘁吧、嘁吧、嘁吧……


角野榮子的故事裡,都有很多象聲詞,她覺得象聲詞能讓書產生幽默感。

咱之前推薦過的她的《小妖怪童話》,在那12個故事中,這樣的象聲詞不勝枚舉,不僅讓整個故事的節奏變得輕鬆愉快,也更能調動孩子的閱讀興趣,他們很樂意大聲去讀這些詞。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比如:

“胡椒粉,嘩啦啦!

辣椒粉,唰唰唰!

咖喱粉,嘩嘩啦啦!”


“吱吱吱和嘰嘰嘰,

嘰嘰嘰,吱吱吱,

吱嘰吱嘰,跳舞啦。”


他隱身飛上了天。嗖——嗖——嗖——飛走了。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這樣的語言充滿了節奏感和音樂美,吸引孩子去閱讀。

另外就是這些關於美食的書,對於吃貨寶寶們來說,毫無抵抗力呀。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童話裡的美食,連我看了都忍不住流口水噢~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而且書的最後往往還會附上美食的做法,孩子們看完後常常忍不住要媽媽陪著做一做。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等到孩子大一點了,還可以引導她看看圖畫的變化。

一開始第一張裡的圖畫色彩是很暗的,凋零乾枯的花,頭髮亂糟糟,神情頹廢的老爺爺,倒掉的牛奶瓶……

無一不展示著老爺爺的孤寂和對老奶奶逝去的痛苦。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當想起老奶奶做的肉丸子湯時,老爺爺頭髮沒那麼亂了,顯然是有心情去打理了,這時畫面中出現了一扇窗戶,能看到房子裡也明亮起來了,房間裡牆壁上裝飾物上的花朵,窗外的綠色植物等等,都讓畫面鮮活了一些。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後來老爺爺走到臥室對老奶奶訴說時,可以看到乾枯的花不見了,換成了盛開著的鮮花。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最後,我們看到了老爺爺臉上的笑容。

娃總是纏著咱重複講一個故事,秘密在這裡

一開始失去老伴的老爺爺,也失去了曾經有依靠的生活。最後熟悉的肉丸子湯的味道回來了,彷彿老奶奶也回到了身邊。

西晉張翰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思念的是揮之不去的家鄉味道。

老爺爺思念的是老奶奶曾經的陪伴和愛。

時光無情,會讓我們忘卻很多美好的記憶,但深深印刻在味蕾裡面的美味,卻永遠令人難以忘懷。

而美食、美味有治癒的能力。

生於1935年,經歷過世界大戰的角野榮子曾說:“當戰爭結束時,我決心勇往直前地生活,同時我也告訴自己要珍惜眼下好好活下去。”

也許正是這份經歷,讓她的作品中,總是充滿著愛和希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