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孩子偽裝的堅強,一碰就碎


前幾天,湯唯的爸媽出席了《吹哨人》在北京的首映禮現場。


在這部戲裡,湯唯首次嘗試了大幅度動作戲,實現了不同以往的突破和精彩。

主持人問湯唯的媽媽:“看見女兒戲中危險的動作,會不會擔心?”

湯唯的媽媽,接過話筒,聲音有些哽咽:“當然擔心,看到那麼危險的動作,心都揪起來了。”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但緊接著,湯唯的媽媽站了起來,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定了定神,認真地看著主持人,一字一句地說:

“看到女兒在這部戲中的結局,我更心疼。以前她拍過各種各樣的戲,有各種各樣的遭遇,都沒有在我心裡引起多大震撼,只有這部戲讓我看得真的很心疼。”

說這句話的時候,湯唯媽媽努力維持自己激動的情緒,但臉上難掩對女兒出色演技的驕傲。


聽完這段話,湯唯在臺上立馬繃不住了,轉過身,偷偷抹淚。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湯唯以前大多演文藝片,演這部片子之前,網上有很多質疑的聲音,而媽媽的心疼,不正說明她把一個“一次又一次陷入絕境”的角色演活了嗎。

在質疑聲中,得到媽媽在大庭廣眾下,發自肺腑的肯定,是對女兒最大的鼓勵和安慰。

當媽媽說:“我第一次知道,湯唯也可以很穩定的演好動作戲。”

湯唯又立馬嘴硬的還擊:“那當然了,你才知道啊,我早就知道了。”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一幕,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的我們。

一直咬牙堅持著,努力著,突然被爸媽看見,被爸媽懂得的那一剎那,心底所有偽裝的堅強立刻崩塌。

說不出什麼原因,就是心裡一陣熱湧,眼淚不聽使喚地就出來了。

心理學家盧悅老師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地期待,期待別人來愛自己,是我們最正常的一種需求。

而孩子常常從父母的認可和寬容中檢驗或尋求愛。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圖片來源:電視劇《母親》


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愛得含蓄內斂。

孩子考了高分,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喜悅,父母心裡明明樂開了花,卻對著孩子隨意地說:“哦。”

孩子在困難中,辛苦掙扎,父母看見孩子悶悶不樂,很是心疼,脫口而出的卻是:“沒有過不去的坎,誰都不容易。”

父母不善表達,孩子就把這當代溝。

父母常常擺出一副“逼你獨立擔當”的姿態,孩子就擺出一副“別以為我不可以”的倔強。

父母把愛藏得深,孩子就一直偽裝堅強。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父母與孩子就在雙方自以為是搭起的圍牆裡,各自強撐著。

你不說,我不懂,你不懂,我更不會說。

只有當期待真正實現的那一刻,所有的偽裝不攻自破。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愛,藏得太深,會被誤解


作家王朔,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進育兒園裡長大,父母幾乎缺席了他整個童年。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王朔一直覺得自己從來沒有被父母愛過,他非常渴望得到愛,他總是喜歡做些出格的事情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很遺憾,王朔一次次想要試探父母對他的愛,卻一次次悻悻而歸。

初二的時候,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王朔故意逃課,等來的卻是媽媽的一巴掌:“小小年紀不學好,你怎麼敢逃課。”

王朔退伍轉業後,工作不開心,沒跟父母商量就辭了職,媽媽沒有關心他有什麼不開心而是生氣地質問:“你憑什麼辭掉工作,你太任性了。”

王朔愛上寫作,但言辭犀利獨特,直指文化圈和娛樂圈,母親不在乎他寫的好不好而是擔心他得罪人,說:“你憑什麼罵人,得罪那麼多人對你有什麼好處。”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王朔以為,媽媽的眼裡只有工作,只有正確,根本就沒把他放心上。

母子關係因此更加尖銳,王朔甚至開始恨媽媽。

可王朔不知道,他離家出走時,媽媽不停地打他手機,一整夜都在找他。

他不知道,他事業接連失利,母親心疼著急地徹夜不眠。

他不知道,他一次次故意頂撞,故意刺傷,真的傷了媽媽的心。

恨得背面都是愛。

母子之間的戰爭,都源於媽媽不懂他的心,不恰當的表達。


後來,他們一起參加了《心理訪談》。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在節目中,媽媽終於知道王朔的堅強和攻擊性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也終於知道兒子的狂躁性格都是自己造成的。


真正懂得的那一剎那,就是冰釋前嫌的開始。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王朔多年來的委屈等來了媽媽的愧疚,敞開肺腑後,母子二人終於看清了彼此的內心。

原來,他們一直都深愛著對方,只是都把愛藏在了心底,用最錯誤的方式讓誤解越來越深。

走下節目,他們淚流滿面,彼此攙扶,幾十年的怨氣一掃而光。

父母把愛藏得太深,真的容易被誤解。

孩子需要父母直截了當地表達出對他們的愛,他們才能在這份愛中得到滿足,得到能量。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如果太吝嗇表達愛,很容易讓孩子想歪,從而滋生怨氣。

只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愛,愛才算數,才能滋養父母子女情。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被愛泡大的孩子才最不負希望


《弗洛伊德的使命》中有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無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寵愛的人,會終生保持勝利者的感覺,而這種成功的信念,會導致他這一生,都能不斷地獲得成功。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被世人稱為是一個“另類的父親”。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在大多數父母都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年代,梁啟超卻敢於直截了當地說出“我愛你”。

他經常會告訴自己的孩子,自己有多愛他們。

他一生給子女寫了400多封家書,總計百餘萬字,他曾在信中,向孩子深情表白:


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情感的人,對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孩子成績下降了,梁啟超不責備,反而安慰道:“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需要相當努力就好了。“

孩子選擇的專業跟自己的期望有出入,梁啟超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說:“人生沒樂趣,要來何用。“

梁啟超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鼓舞,給了孩子前行的力量、人生的底氣。

從此,世上多了“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美談。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陶行知先生說:“孩子成長的力量,大多來自於父母。”

愛和勇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孩子獨行於世的鎧甲。

有個網友曾講過這樣的故事:

臨近考研,壓力太大,模擬成績屢屢不理想,她大受打擊,打電話給父母哭訴。

可是,卻沒想到,第二天父親就出現在她面前。

千里迢迢趕來見面,父親一改往日嚴厲,拍拍女兒的肩膀說:“沒事的,我來了。”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


一句話,引得這位網友淚崩,長久以來積累的壓力,鬱悶一股腦傾洩了出來。


在不久後的考試中,網友意外地超常發揮。

愛的力量真的是不可衡量的,也許是一劑鎮定劑,也許是一劑催化劑。

感受到愛的孩子,就像被施了魔法,變得勇敢和無畏。

父母的愛,給了孩子人生最大的勇氣和力量。

只有被愛深深泡大的孩子,才能有恃無恐。

只有父母的愛被孩子真正感受到,孩子才能不負期望。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想說的愛,都別藏著


TED上有個關於“表觀遺傳“的演講。

意思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會刻入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有人做過一項研究:老鼠媽媽會舔舐剛出生的小老鼠,因為老鼠和人一樣會用各種方法舔舐自己的孩子。

但有的老鼠媽媽很喜歡舔,有的不喜歡,大部分是中間值。

有趣的是,在對這些小老鼠成長的追蹤中發現:

常常被媽媽舔和理毛的小老鼠,他們壓力會小些,他們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有利於生存,而另外一些,總是很緊張的生活著。

常常對孩子表達愛,孩子在愛的反射弧中成長得會更加自由,更加有朝氣。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而把愛藏在心底,不善表達,孩子也會不知所措,小心翼翼。

孩子都是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的高手。

他們從一點一滴,細微出尋找自己的價值,試探父母對他們的愛。

別把愛都放在心底,要寫在臉上一點,因為對孩子愛得太深沉,孩子有可能不懂。

愛不需要冷眼旁觀,也不需要氾濫成災,愛要緩緩流動,才沁入心田。

不善表達的愛,會讓愛變得擰巴。

芭迪熊各位家長們:有想說的愛,千萬別藏著,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才是實用的愛。


湯唯因媽媽說的話落淚:缺愛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