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海瑞,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历经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在海瑞从政的二十多年,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纠纷与矛盾

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在从小的教育中,海瑞严格接受圣贤书的洗礼,养成了刚正执法,严守法律的性格;一方面他知道还有国家的法治条文所涉及不到的地方,所以又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这也就成了是他的自我的矛盾纠纷

海瑞的为人、为官都受到了当时世人的敬仰与反感,在受人尊敬的同时,也受人唾弃

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仅凭他一个人就想去解决那个制度法治与伦理道德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显然是不可能的,想以个人道德来形成规范去补救组织和制度之短也是一厢情愿

一纸《治安疏》,名震朝野

嘉靖晚年时期,终日居于西宫,整天和方士打交道,求仙问药,荒于朝政,其他官员无一敢对此事作出评论,只有海瑞将生死置之度外,书《治安疏》上奏嘉靖

上书之后,嘉靖帝看完自然是龙颜大怒,对于“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的直言,更是让嘉靖帝恼怒,当即就下令把海瑞抓起来,说别让他跑了,这时嘉靖的左右侍从告诉他:海瑞已经把棺材都准备好了,他是不会跑的。听到这里,皇帝气也消了不少,继续看海瑞的奏折,还感叹到:海瑞有比干的忠臣之心,但嘉靖又不是纣王

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过去臣子进言,大多都是为国家大事政策所虑,而这次海瑞的谏言直指皇帝的行为,并且否定他的所作所为,这样的上奏在历史也是罕见的

气愤难平的嘉靖终究海瑞投入天牢,虽无杀海瑞之意,也要让他遭受牢狱之苦。而当他听到嘉靖驾崩之后,“号哭之余,继以呕吐”

由此也可以看出,海瑞对嘉靖所言并无个人恩怨情仇,一切都是基于国家百姓的考虑,所以在听到嘉靖崩后,才会号哭不已

后来,嘉靖逝,隆庆登基。海瑞被释放,海瑞的冒死进谏,也让他成了名震朝野的诤臣,受当朝首辅徐阶推荐,升官加职,但是朝野上下都知道,海瑞是一个不知调和的官,所以他们给他的官职一直都是虚职而已,生怕他有实权之后做出让人意外的事

但是具有高度为国为民信念的他,当然不会停在原地,他在京察中通过应对,终于获得一个巡抚的实职,但是他这权力也触及到了任职之地官员豪绅的利益,所以短短八月之后,便遭到弹劾被迫离职

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再度起用,终点之时

在海瑞从政的二十多年里,他始终秉持着明朝开国皇帝的信念:一个人如果出于牟利,他可以选择别的职业,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如果为士做官,则应当排除一切利己的动机。海瑞认为一个人做官无非是出于恻隐和义愤,在君子的精神世界里,从政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晋中、为百姓办事的机会

然,当时已不是洪武皇帝的时代,此时明朝开国已两百多年,过往的官宦理念早已大相径庭,更别说效仿洪武时期,但是海瑞依然在坚持,坚持他的官宦信念

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在万历年间,海瑞被重新起用,时任首辅申时行在致海瑞的书信中说到“维公祖久居山林,于圣朝为阙典”,就含蓄地表示了这次起用只是俯顺舆情,需要这位享有声誉的直臣作为朝廷的点缀。

此时的海瑞虽有年逾古稀,锐气有所减持,但身上依然背负着沉重的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在升任南京右都御史之时,他向万历提出了一个惹是生非的条陈。他提议,要杜绝官吏的贪污,除了采用重典以外别无他途。

此时,在当时一片贪腐之风、享乐之风盛行的时代下,类似于“道德绑架”的做法,无异于引火上身

某位御史家中开台唱戏,遭到海瑞的点名批评和谴责,并声称要杖罚,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下,不久便遭到弹劾说,海瑞以圣人自居,严于律人,罔顾皇权,这一弹劾立刻引起了支持派与反对派的激烈讨论

最终,万历皇帝下了定论“海瑞屡经荐举,故特旨简用。近日条陈重刑之说,有乖政体,且指切朕躬,词多迂戆,朕已优容。”

“迂戆”一词被用到了历史著名的清官,谏臣的身上,海瑞无奈、失望到绝望,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却得不到理解

海瑞:明朝的一个“非主流”

于《万历十五年》中观海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