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作者/蝴蝶花間舞

假期即將結束,趁今晚空閒,我們也去影院觀看了時下呼聲很高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

可能因為假期吧,平時冷冷清清的影院裡居然坐滿了人,幾乎座無虛席。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聯合執導的七個小故事串聯起來。

​這部影片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

1

管虎執導的《前夜》講述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天的故事。

開國大典當天,我們只看到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升起,卻不知道在開國大典前夜,關於國旗還有這麼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因為這次升旗是第1次使用電動,為了確保升旗過程在開國大典當天萬無一失,要用1:1的方式進行模仿實驗。

而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有很多的困難,比如,不能到現場,沒有合適的音樂,沒有黃綢子,沒有紅綢子,會經常突然斷電……

為了確保在升旗過程中不出現任何的紕漏,做到萬無一失,負責電動升旗保障的林志遠(黃渤飾演)做了反覆試驗,困難被一一解決,但是在離驗收還有5個多小時的時候,控制旗杆阻斷器又因為生鏽而被碰下。

要保證阻斷器沒有問題,唯一的方法是要在阻斷器裡添加化學物質,而三種化學物質都是不常見的稀有金屬,身邊根本沒有,再加上時間緊迫,林志遠感到了絕望……

但就是在最後緊急時刻,屋頂上的呼喊,讓鄉親們從四面八方提著燈籠拿著認為能夠幫上忙的東西來到這裡支援,大家拿出了祖傳的寶貝,孩子的長命鎖,教授貢獻出了實驗室裡珍藏的特殊金屬製品……再加上其他保衛部門的幫助,他們終於合成了所需要的東西。

阻斷球合成了,可是時間緊迫,還需要把他焊接在旗杆頂端。作為唯一會焊接的林志遠卻有著恐高症,然而沒有辦法,他只能用簡陋的工具咬著牙,克服恐懼爬上旗杆頂端,按時完成任務。

我覺得這個故事情節完整,緊湊,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的到位。

通過這個故事,我也深刻體會到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升旗儀式背後卻凝聚著很多人的心血和努力付出,完美的結局背後是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2

由張一白執導的《相遇》講述的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1顆原子彈爆炸的爆炸成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高遠是由張譯飾演。他是中國許多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的無名英雄的其中的一個。

當時為了做原子彈,很多人要隱姓埋名投身這個事業當中,無論在原單位還是在派出所,都是查無此人。

而故事的主人公高遠,就是為了拯救試驗結果因為輻射受傷,才在醫院住下。因為保密原則,他什麼都不能說,只是每天都在聽外面是否有什麼響動,他在期待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

而他的所有故事是由原本的相親對象,在公交車上與其相遇,有姑娘的講述展開的。為了保證實驗成功,他們嚴格遵守保密原則,3年多不與家裡聯繫,但姑娘卻深信他的為人。

直到後來很多年,原子彈研製成功,相關故事和事蹟才被披露了出來,姑娘看到了她的照片,欣慰地笑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體會到:每一個巨大的科研成果的完成都是有許多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在背後作出了巨大的奉獻,是團體的力量,和強烈要求愛國熱情共同鑄就的。

3

徐崢執導的《奪冠》主要講述的是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收穫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

女排奪冠那年,我在上初二。那時候,剛剛改革開放,經濟還比較落後,在農村只有極少的人家有了黑白電視,那時候連續劇《霍元甲》風靡一時。而黑白電視需要安裝天線才能看清楚。

而這個故事是由生活在鎮子裡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的視角展開的。

小男孩家是附近衚衕裡唯一有電視的人家。為了看女排直播,巷子裡的街坊鄰居把小男孩家的電視搬到街上,大家搬桌子,搬凳子,拿水果,瓜子聚在街上一起觀看,熱情非常高漲。

因為當時條件不好,天線需要好好調整才能看清楚畫面,而會接天線的小男孩爸爸又外出了,調整天線的任務只能由小男孩來完成。

為了讓鄉親們能夠完整的看完女排直播,小男孩在去和即將離開的小女孩告別和繼續幫鄰居們調整挑戰之間做著艱難的選擇。

比賽進入到了關鍵時刻,眼看著小女孩的身影離開,小男孩終於做出了決定,他站在屋頂,隨時調整天線,讓鄰居們看到了女排直播比賽的最後結果。

他身披床單,站在屋頂上舉起天線的樣子,還真像一個小超人。而這一選擇的結果是他失去了與小女孩告別的最後機會!

但是,當時街坊鄰居們對他的感謝,那種不由自主的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卻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

記得當年自己家有了電視機後,當時電視劇《中國姑娘》就是演的女排姑娘們的故事,當年的女排精神曾經深深地鼓舞了全國人民。

女排姑娘們那種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的精神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開拓前行。

4

《迴歸》單元是由薛曉路執導的,主要講述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故事。

“香港迴歸,國旗必須在凌晨0時0秒升起,一秒都不能少!”這部影片演繹了香港迴歸這個重大事件背後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一個重大事件成功的背後,都有無數人的不懈堅持,共同努力,才得以完美演繹。

5

由甯浩執導的《北京你好》單元是第5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

2008年的大事件汶川地震遇難者的孩子為了親手摸一摸父親在鳥巢建設的老高,強買了出租車司機(葛優飾演)單位抽到的開幕式門票前後發生的故事。

電影再現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不同單位,組織,個人的生活的影響和奧運會開幕式當天的一些場景,再現了中國人揚眉吐氣,經濟騰飛,快速及時解決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正在崛起的中國。

6

陳凱歌執導的《白晝流星》單元,主要講述的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

這個故事當中,我覺得有些看不懂的是飛船著陸這麼重大的事件,會允許兩個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少數民族少年衝上前去幫忙抬起宇航員做的椅子嗎?

宇航員可是國寶級的生活物,特別是剛剛成功返回的那一刻,他們身上有著很多具有科學價值的數據和信息,會允許陌生的人接近?

雖然說電影是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我覺得這樣演繹是不是太過誇張?

其實,影片中扶貧退休的老旗長對兩個走上歧路的年輕人的幫扶和改造,寬容和體諒都很讓人感動的,但是把這與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結合,感覺有些牽強。

當然,以上存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還請勿噴。

7

最後一個單元《護航》,是由文牧野執導的,主要講述的是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的故事。

閱兵式萬人矚目,是不允許出現任何失誤的。而飛行大隊中飛得最好的飛行隊長卻被安排作為備德國,而不能參加表演。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宋佳主演的飛行隊長接受了任務。當閱兵儀式開始,她不計較個人得失,在隊友飛機出現故障時,拒絕了隊友讓她進入編隊的好意,幫助隊友成功排除故障後,默默的退出了閱兵式。

每一件事情的成功後面都著無數的淚水和汗水,有時候是超乎尋常的付出和努力,而所有這些付出卻不一定能有回報,有時候甚至是默默無聞承受委屈,卻無處訴說。

但是,唯有走過這些風雨,承受得起這些委屈,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在夢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更長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