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叛逆期孩子谈心?

2020的时光机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龙龙,作为一个长期与青少年与青少年家长打交道的心理咨询师,我有一些想法与你分享。首先,14岁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了青春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情绪反应波动大,这些表现在我们成年人来看就是喜怒无常。这个时期的他们,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希望能够摆脱父母的“控制”,保持心理距离。所以,他们跟家长们的冲突也会比以前更多。但这也不能把孩子的表现完全归结到青春期的问题,我们还是需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的亲子关系现状等,来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再来去思考如何去做。

我们之间的问题是什么?

根据题主对问题的详细的描述中,发现跟孩子的冲突和上网课有关。我们知道,最近全国正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网课是保障孩子们能够在不能返校的情况下,有序的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题主提到的和孩子的冲突跟学习有关。这个信号对我们的启示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分歧,是只有学习问题,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容易出现矛盾,或者是跟话题无关,只要一开口就一定会吵架?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明确一件事,即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冲突是因为认识不同,还是沟通方式的问题,还是亲子关系紧张,或者其他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聊?

在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对孩子“不愿意聊”感到困惑,但同时也会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如何才能让孩子从不聊到聊。在这里,我的建议是不妨慢下来,先别着急想聊的解决办法,先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聊。

当我们这么问自己的时候,可能真的会有一些发现,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觉得家长们都很固执,根本不会做改变和调整,跟他们去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有的孩子觉得家长们很愿意去做点什么,但他们不了解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说了他们也听不懂;有的孩子则会觉得跟家长去探讨自己的想法是件非常冒险的事情,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支持自己,还可能会换来更多的指责和不满;也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们倾听和反思的,但是没有行动力,就是他说的再好,也不会在行为上有任何的变化。例如一个脾气暴躁的爸爸,他觉得自己体罚孩子是不对的,而且每次揍完也会深深的内疚,但从来不改,那这样的情况孩子也是不愿意沟通的。除了这些,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导致孩子不愿意聊,他们不说,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这些因素,因为只有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和孩子的沟通才有可能性。

我为什么愿意聊?

题主在问题中也提到了,自己特别想跟孩子沟通。那这里同样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想要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有的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通常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都是自己在说很多道理,告诉孩子怎么做事对的,怎么说是错的,那么这样的沟通很难有用,只注重自己把想说的信息输出给孩子,却无从输入孩子反馈的信息。这种沟通方式的目的,只是希望让孩子听话,对孩子没有充分的尊重,缺乏对孩子的信任,不在意孩子的想法,长期下去,孩子自然是不愿意跟家长交流的;有的家长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话说不了两句,就开始大发雷霆,宣泄情绪,沟通的过程就变成了家长单方面的情绪宣泄,孩子还有可能在这个过程总因为家长的情绪化而被责罚。这种沟通的过程,只是情绪的宣泄,并没有信息的输出和导入,也没有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孩子自然也不会愿意去沟通的。

所以,我们遇到“孩子不愿意聊”的情况时,不要着急去改变他,而是要反思自己,反思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的目的是想用大道理去教育他,还是想发脾气,还是快点帮他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尊重孩子,不了解孩子,再好的解决办法也有可能没用),还是想好好的聊一聊,倾听他们的表达,回应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思考。

发脾气给我的启示是?

根据题主的描述,孩子不是完全的不沟通,他有的时候会在情绪化的时候进行表达。这些表达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但其实也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内容,比如孩子认为家长不尊重他。相信家长听到这样的描述,会非常的委屈,也会夹杂着气愤,甚至想要去辩解和证明给孩子看,自己不是他以为的那样糟糕。但孩子的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在我们心里如何对待他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我们跟他一起的模式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通过说话和做事来维护他的自尊?他对尊重的理解又是什么?等等。

另外,当他对我们表示不满时,我们又有怎样的反应。是对他的攻击采取质疑和反击,比如说“你这孩子真没良心,我们对你怎么不好了?”还是为了说出我们后面想要说的话,而对他的攻击没有反应,充耳不闻,以免打乱我们的计划;又或者平静的跟孩子讨论关于尊重的问题,回应他的感受,了解他的想法,并对我们的一些错误做法对孩子造成的干扰而深表歉意或者其他。我们得到的启示不一样,采取的行动就不一样,哪种更有利于和孩子的沟通,相信大家自然会做出准确的判断。

如何跟孩子好好沟通?

如果说前面的内容都是指导大家如何去思考,接下来的内容就是技术问题。沟通是两个方面的:一个是内容的表达。比如要强调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要学会尊重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学习如何直接的、不带评判的表达要讲述的内容;巧妙的提建议;关注孩子的非语言信息等等,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跟孩子去完成表达的过程。

第二,是重视倾听。因为倾听可以减弱孩子的抵触心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和理解,能满足他们被爱的需要。还可以化解孩子的愤怒。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做到以下内容;保持耐心,让孩子把话说完;不仅要听,还要做到积极的倾听;避免主观臆断,误解孩子;善于通过提问来做到更好的倾听;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倾听的效果等。

真诚的表达,积极的倾听,都是能够帮助家长跟孩子获得良好的沟通。

希望今天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好~


心理咨询师龙龙


如何与叛逆期孩子谈心

我认为青春期孩子叛逆心里是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的,只不过有的严重些,有的轻描淡写的度过了。

遇到孩子叛逆期一定要理解孩子,切不可呛着来,试着顺着孩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因为发育期分泌生长激素性激素,致使孩子的性格有所变化,所以家长应该理解,并从生活上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怀

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不能与家长正常沟通的情况下,家长切不可用训斥谴责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家长可以选择写纸条写信的方法与孩子

沟通。孩子青春期时家长可以示弱,让孩子从心里真正的去理解家长,并且让孩子懂得家长为了他的过激言语或行为而感到焦虑不安。这也许能使帮助孩子安全的度过青春期。

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帮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请不要把孩子的青春期说成叛逆期。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雀之灵品味人生



其实,您这个问题在我们咨询机构经常会遇见,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现很多严重的问题都是青少年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一起来解决问题,而且青少年问题是我们的咨询师们最头痛的问题,因为一般青少年的问题绝不仅仅只是家长眼里的孩子的问题,而是一个家庭的问题。碰到低年龄一点青少年的问题,几乎所有咨询师的建议都是做家庭治疗,这样所有家庭成员都可以参与,父母参与其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问题成因和咨询进展,也可以看到孩子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做出改变,同时,家庭咨询也比个体咨询见效更快。


提前面那一段是想要表达一种:青春期的孩子因身体和生理发育的阶段,使得他们必然会有家长产生分歧,也就是说,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听我们说话,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不要把这个当成是个别问题而自责或是严重处理,因为我也见过一些家长越着急反而适得其反了,越逼孩子与自己沟通,越使得孩子离自己更远。



您提到的主要问题是:“上网课以来已跟他闹过几次矛盾,想和他好好聊聊,但他就是不聊。但发起脾气来又说我们不当他是人看,不尊重他,我觉得需要聊聊”。


这个问题拆解出来就是:

期望:您想要和孩子好好聊聊,

基于:(1)因为上网课,已和孩子闹过几次矛盾

(2)孩子发脾气时说您不把他当人看,不尊重他

结果:没有完成沟通

原因:孩子拒绝沟通


这个问题拆解结束之后,表明上看起来是 孩子拒绝沟通,实际上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是:孩子为什么拒绝沟通?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呢?



第一:其实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容易犯一个态度问题——就是家长会觉得我要求你跟我沟通,你就一定要跟我沟通。很多家长看起来好像是在表达尊重,其实是在表达要求。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对非暴力沟通(即“爱的沟通”)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八字箴言——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其中,区分请求和要求的一个标准就是是否可以接受别人的拒绝。



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一般很难接受孩子的拒绝,毕竟是家长吗,肯定会有一种“你吃我的穿我的,现在要你跟我沟通,也是更好地改善我们的关系,是为了你好,你竟然不跟我沟通!难道还要我求着你跟我沟通吗?”

其实这样的态度并不一定很明显,但是很多家长都有。我们对于叛逆期的孩子,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你想想,如果是你想要跟你的同事沟通或者是跟你的老板沟通,你会怎么去跟他说呢?你会不会因为对方不跟你沟通而感觉到苦恼,会不会为此而愤怒呢?


第二:希望沟通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如果对方拒绝了,那我们是不是要想新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呢。比如,前一段时间我想要跟老板沟通,老板说他现在比较忙,不想跟我聊,那我只能等到他忙完之后再主动去找他,如果他还忙的话,我就还是要等到他有时间的时候才去跟他沟通。我采取的方法就是等待+瞅准时间+继续等待,当然也有霸王硬上弓的,根本不问对方时间适不适合,直接说明我的来意,这样也很有成功率。



第三:语言沟通其实是达成目的的一个途径,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沟通,而是通过沟通改善关系。既然是改善关系,既然沟通只是一个途径,那么肯定还有至少3种以上的方式可以解决问题。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公公跟她一家人一起住,她经常会因为卫生问题跟公公发生矛盾,前一段时间也是,公公被她说的不想待在深圳要回老家了。而我的朋友一方面有她自己的卫生标准,一方面也知道公公的不容易。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她就发微信说明自己的想法,表达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关心和爱,发脾气也不是为了让他走,而是自己脾气急,希望公公也可以谅解。这样即使没有口头交流,也让公公和她达成了理解。除此之外,孩子特别想要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些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表达,比如孩子觉得某样东西好,即使父母不认可,也需要尊重孩子本身的想法,当然不能违背基本的道德法律等,如果有的话,也不能一味大家,要耐心引导。从小谈起,就是原本有一种“父母觉得我冷”,我们要表达尊重就要是“孩子觉得不冷,我觉得冷,我也尊重孩子不穿秋裤”。



综上呢,要改善你和孩子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调整我们自己的态度;沟通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孩子有权利拒绝,我们自己要想办法实现;沟通只是改善关系的一种方式,真正的尊重和爱可以践行到实际行动上,让孩子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行动胜于语言,关系自然会改善的。




——作者:郑凤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意象对话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