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你小時候捱過揍嗎?

4 月 30 日,話題 " 你上一次捱打是什麼時候 " 走紅,勾起了不少網友的 " 捱揍回憶 "。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捱揍,對於許多網友來說似乎不再像被揍當時那麼委屈,再提起來語氣輕鬆了許多。

" 忘了,我記吃不記打 "

" 上一次捱打:半夜不睡覺,躲在被窩裡看 …… 安徒生童話 現在想想非常清純不做作 "

但也有網友覺得 " 被揍 " 是自己童年揮之不去的陰影,給自己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甚至長大後 " 會不自覺將暴力的手伸向自己的孩子 "。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你聽說過 " 國際不打小孩日 " 嗎?其實,每年的 4 月 30 日都是 " 國際不打小孩日 ",也被稱為 " 無巴掌日 ",最早由美國一個反體罰民間組織發起,旨在宣傳正面管教方法,倡導兒童人權。

這一天,希望沒有人會對小朋友們動手。

" 國際不打小孩日 " 還有一個口號:" 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或輕或重的體罰,被許多家長當做管教孩子的一種方法,但承受一切的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都會受到嚴重的創傷,甚至可能在未來的生活中產生暴力傾向等惡劣影響。

日前,黑龍江四歲女童遭“繼母”毆打昏迷一事引起很多網友憤慨。

4月28日,有微博網友爆料稱,黑龍江省佳木斯建三江創業農場一4歲女童疑被毆致顱內出血,“孩子‘繼母’用剪刀把孩子的嘴唇都剪掉了。”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網傳佳木斯建三江農場一4歲女童被虐打。@曝光君微博 圖

同日,知情人士李林告訴澎湃新聞,該女童在這次被打入院之前,已經因為被打受傷,於4月8日、4月13日住過兩次院。“小孩13號因骨折住院,22號出院,23號早上7點多又被打,又送回醫院。”

李林稱,小女孩除了這次腦出血,身上還有燙傷等多處舊傷。“孩子父親跟‘繼母’好像是去年在一起的,期間毆打了孩子不止一次。”

李林說,小女孩平時性格活潑,漂亮可愛,“但被打得神志不清了”。

女孩的父親是否知曉,並參與毆打?

李林表示不清楚。他表示,“孩子父親是否認的,說孩子有自虐傾向,傷是孩子自己弄的。”李林說,“但打孩子不是一次兩次了,他肯定是知道的。”

他表示,昨日他通過派出所瞭解到,孩子已經被送往醫院治療,仍未清醒。女方則已經被送到看守所。

29日上午,女童的生母張女士告訴澎湃新聞,知情人士李先生是好心人,目前正在提供幫助。她稱,孩子身上有多處燙傷等舊傷,不止一次遭到虐打,上次住院就是因為孩子鼻樑骨被打骨折。

4月28日16:08,佳木斯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賬號轉發媒體報道稱,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28日17:18,黑龍江省創業農場官方微信公號“黑龍江省創業農場”消息稱,2020年4月23日,4歲受害女童於某茜因重傷被送往建三江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建三江人民醫院向建三江管理局公安分局110報警,後轉警到創業派出所。

國際不打小孩日,@所有家長,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請用理性代替粗暴

網友聲音

@蛋黃果:第一次聽說“國際不打小孩日”,晚了,我已經成功地被我爹媽男女混合雙打到成為大人了。

@唐小維wei:“80後”有多少人是一路被打大的?

@劉思雨:有些時候必須打,不然以後長大被別人打,比如拿別人東西、搶別人東西。

@1991:要分清虐待和教育的區別,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聽話。

@DJ驍:小時候被打得太多了,有些刻骨銘心的回憶至今想起仍感到痛苦。你以為“打”可以糾正孩子的錯誤,但從第一次下手開始,很多人就再也分不清“打”是在糾正孩子還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我不會以“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不想上班的張阿姨:什麼時候設立個“不折磨媽媽日”呢?讓所有的媽媽都能休息一天不用想任何關於孩子的問題,有一天就行!

@一葉浮萍_43902:不打就好嗎,打就不好嗎?所有的事情都得一分為二地看,打要打的有道理,得文武兼治。

@楠楠老師:在打罵、苛責、訓斥等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不能獲得很好的正向反饋,自己的錯誤被無限放大,長此以往,他們的身心健康會受到很不好的影響。

因此對待孩子應該懂得尊重和引導,傾聽他們的心聲,用寬容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長。

延伸閱讀>>

暴力行為會被孩子模仿,可試著與孩子一起“立規矩”

“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個人認為是一個度的問題,孩子不是碰不得,該管肯定要管。

問題在於,平時的親子關係是否良好。如果平時關係良好,家長和孩子都有一定的規則,那麼在孩子破壞規則或者做錯事時,家長是可以給予教育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秋玲表示,家長教育孩子的態度很重要,態度要溫和,但規則要堅持到底,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如果家長沒有立好規則,平時不管大小事動不動就打罵,造成孩子麻木、恐懼心理,那麼嚴厲的教育恐怕只能適得其反。

特別是暴力行為,可能會被孩子學習和模仿到他的生活中。

陳秋玲表示,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規則,幫孩子找到行為問題的癥結,千萬不可大小問題都態度強硬。

家長們,不要再把“為孩子好”當做粗暴的藉口!

多些理性和寬容,

千萬別上手!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央視新聞、泉州網等

編輯:小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