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表姐和老公平時工作比較忙,4歲的兒子一直是婆婆照看,最近婆婆的身體不太好,需要去醫院,她只好把兒子接回家自己照顧。

表姐週末休假,想好好收拾一下房間,刷碗時聽到了,杯子摔到地上破裂的聲音,擔心玻璃碎片劃傷兒子,她放下手裡的東西,趕快跑到孩子身邊查看情況。

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看到兒子安然無恙之後,表姐才放心,但又感到十分地憤怒,開口斥責孩子:"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天天就知道給我添亂,好不容易休個假,還要給你收拾爛攤子。"

表姐平時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一次也打了孩子幾下,她這樣子把兒子嚇壞了,立馬哭了起來。

聽著兒子的哭聲,表姐有些後悔剛剛發那麼大的火,本以為孩子等自己去哄,但是哭了一會兒,兒子張開自己的胳膊,主動要求表姐抱抱。

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表姐順勢接住了兒子的擁抱,安慰著孩子,隨後兒子開口說道:"媽媽我不是故意闖禍的,我只是看你收拾房間太辛苦了,想要給你倒一杯水喝。" 表姐沒想到,兒子內心想法是這樣,錯怪了孩子,她更加自責了。

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1.在尋求父母給予的安全感

為什麼求抱抱的對象總是父母而非其他任何一個成年人?這其實是因為孩子為了保證足夠的安全感,平時就很喜歡和父母進行親密的肌膚接觸,而被打罵後,就是孩子最缺安全感的時候,自然就更渴望與父母進行親密的肌膚接觸了,所以求抱抱的對象就是打罵他的對象,其實一點也不衝突。

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2. 是在向父母道歉和服軟

寶寶發現自己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在自己哭的時候,爸媽並沒有來安慰自己,這時候,他們就會服軟,伸手想要爸媽抱抱,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原諒和關心。

有語言學家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93%的溝通都是通過非語言進行溝通的,只有7%是通過語言溝通的。

孩子伸手想要抱抱,就是希望媽媽能夠不再生氣了,通過這種方式像媽媽認錯。

為啥孩子被打罵後,仍然哭著要抱抱?背後的真相惹人心疼

3.孩子內心不安全

"打了他、罵了他,下次他就會更聽我的話,我走哪裡他跟到哪裡",這樣話我相信很多家長都十分熟悉,認為這樣孩子才會長記性。

患得患失的孩子們非常缺乏安全感,家長是他們僅有的依靠。他想讓你抱抱他,是想感受到以前那個溫柔的媽媽,唯有要媽媽的抱抱才能感受到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