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防胃癌—不同阶段,受益不同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消化不良、胃癌等多种胃部相关疾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发病风险。

研究表明: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

所有患者均可出现慢性活动性胃炎,

大约15%-20%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溃疡,

大约5% -1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

约1%的患者可出现胃癌、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还有遗传、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


虽然Hp感染并非胃癌唯一致病因素,但是是最重要、可控的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从定居在胃黏膜至进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经历五个阶段。


如下:

根除幽门螺杆菌防胃癌—不同阶段,受益不同


第一阶段为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定居在胃黏膜,通过产氨与空泡毒素、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引起胃黏膜损伤。在病程初期,胃黏膜损害位于浅层,称为浅表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几乎可消除100%胃癌风险。


第二阶段为萎缩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患者病变由浅入深扩展,累及固有腺体,导致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胃黏膜萎缩变薄,大约5%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出现胃黏膜萎缩。


在该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延缓胃黏膜萎缩的进展,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逆转胃黏膜萎缩,一定程度上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却不能消除相应风险。


第三阶段为肠上皮化生


在胃黏膜萎缩病变的基础上,胃黏膜上皮细胞中出现与肠黏膜相似的组织时,这种病理改变称为肠上皮化生,这种病变与肠型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前认为,肠化生一旦出现几乎不可逆转,此时只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延缓肠化生的进展,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但最新的研究认为,在肠化阶段根除hp,并通过对症治疗、祛除病因,大多数轻中度肠化可以得到逆转。


第四阶段为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有轻、中、重三度之分。


轻度有机会逆转为正常,中度及以后逆转的几率逐渐下降,癌变风险逐渐升高。


高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即使切除了病变组织,其它部位的胃黏膜也可能演变为胃癌,此为异时性胃癌,但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降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风险。


第五阶段为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由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模式发生而来的为肠型胃癌,占胃癌的绝大多数。


由于胃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不易发现,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时,通常已进展到中晚期,预后较差。


即便发生了胃癌,很多因素仍然建议根除hp治疗,以改善胃粘膜炎性、防治异时性胃癌、或胃癌复发。


在萎缩和肠化发生前根除,收益最大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是否进展为胃癌与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菌株毒性、感染者遗传基因、其它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腌制食物、烧烤、水污染)等,均可影响病情的转归。


但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则可降低胃癌风险,因此即使只有不到1%的患者可能出现胃癌,但原则上感染者均应行根除治疗。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中,根除治疗受益最大的人群为未发生萎缩性胃炎与肠化生的患者,在这之后,根除幽门螺杆菌虽然可降低胃癌风险,却不能消除胃癌的发生风险。


既往认为,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带来抗生素滥用、肥胖、肠易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但近期研究发现,规范的根除治疗不会带来这些不良反应。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谓一石三鸟,利大于弊


根除Hp能够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即不仅能够预防胃癌,还能有效预防和治疗Hp相关消化不良和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消除或降低了胃癌的发病风险;

二是减少了治疗消化不良等相关疾病的费用;

三是可降低周围人群的感染风险。


健康提示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

1、抽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结果不能做为治疗的依据,需要进一步评估。

2、呼气试验,无痛苦,简单易行,检查结果易受其它因素的干扰,如服用抗生素、保护胃黏膜的铋剂和抑酸药等都会影响结果,因此检查前的30天要避免服用这些药物。

3、做胃镜取组织检测幽门螺杆菌,基本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