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辦公一邊上課:做個快樂媽媽,別讓孩子成為壞情緒的犧牲品

今天早上起來,發現客廳明亮了很多;再看看廚房,也順眼了不少。我知道這是昨晚我跑步那段時間,小白哥和爸爸一起整理的結果。

一邊辦公一邊上課:做個快樂媽媽,別讓孩子成為壞情緒的犧牲品

早上天氣不錯,我坐在陽臺上一邊喝水一邊欣賞遠處湖邊的風景,心生愜意。

是啊,總算緩過勁兒了,我心想。再回頭看看前兩週剛開始一邊遠程上班一邊上課打卡,我的狀態是:

一日三餐+做家務+訓孩子+見縫插針處理工作+盯網課+輔導作業+訓孩子+哄睡+深夜處理工作=瘋了

雖然深深覺得有了孩子後,自己的火爆脾氣收斂了很多,但最近"宅家抗疫"這段時間,孩子的確受了我不少"無妄之災"。

比如小白哥,平時愛看書,但自主閱讀還不行,一天總有好多次喊著要看看陪他看書。對於孩子看書,我一直是支持,也儘量滿足他的需求。就算平時忙了累了,我也會好好跟他說。

但這次因為工作臨時有點急事要處理,我給忙忘了,加上電話那頭老闆在催,這邊孩子又在鬧著要看給讀繪本,一下沒控制住,"獅吼功"重出江湖。孩子顯然也沒料到,開始楞了一下,後來自己跑去房間了,喊也不應。等我進去一看,小白哥正抱著他心愛的小熊熊哭。我抱著他安撫起來,結果小白哥抽抽噎噎更委屈了:"媽媽兇我,媽媽吼我,我討厭媽媽。"

我一聽後悔的不得了,工作是我自己選擇的,肺炎也不是孩子能控制的,再說一連被被禁足快個把月,孩子自己也憋的夠難受了,我卻一點就著,無意當中就把壞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

想起有孩子前讀的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書中各式各樣的原生家庭都對那些馳名中外的"名人"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和傷害。

沒想過要讓小白哥成名成家,但希望他能快樂成長。從那時起,我意識到必須要調整自己的狀態了。

01 媽媽快樂,孩子才快樂

有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孩子過得大多也不會快樂。

我的閨蜜小蘭,很小的時候,她的媽媽就總和她傾訴和抱怨各種事情:爸爸的不負責任、一大家子相處的不快、生活的艱辛.....小蘭成家立業,媽媽也還在絮絮叨叨,一會兒指責親家母不照顧孫子,一會兒擔心女兒會被離婚,因為全職在家沒收入沒地位,一會兒又說孩子鬧騰不好管教。。

在小蘭眼中,媽媽一直是不開心的。

她疼惜母親,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也在母親負面情緒下,壓的喘不過氣。以至於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她得了嚴重的產後抑鬱症。還好小蘭的舅舅把她接回了老家,靜心調養半年,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但是幾年過去了,小蘭還是心有怨恨,也因此和母親越走越遠。

人們都說,快樂是會傳染的,其實痛苦也是。

生活在一個"媽媽經常不開心"的家庭,孩子謹小慎微,習慣察言觀色,小心翼翼,經常感到惶恐和不安,慢慢地,他也變得不快樂。

英語裡有一句諺語,叫做"happy wife, happy life",意思是妻子高興,人生才能幸福。這句話雖是民間諺語,但卻是有科學依據的。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1、 孩子與媽媽的感情具有天然共生性。

斯霍勒博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和生物行為學院教授,他是目前世界上"依戀關係理論"的先驅,被譽為美國的鮑爾比(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最先提出了"依戀關係理論"。)斯霍勒博士是最早將先進腦科學運用在發展神經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專家。

斯霍勒博士指出,儘管嬰兒出生時已經有一套情緒機制的基礎了,但是嬰兒並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至少在生命的最初六個月,嬰兒感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所以孩子的情緒會很容易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則直接將0-6個月的嬰兒期稱為正常共生期

共生期的嬰兒是無助的,能力是最差的,他必須和母親共生在一起,依賴母親的幫助才能生存下去,母親的存在就是他的存在,母親的疼痛就是他的疼痛,他不能把自己和母親分開。

2、

孩子對媽媽的感情存在忠誠度。

因為天然的感情共生性,孩子具有天生認同母親的傾向,即便過了0-6個月的共生期後,當母親悲傷難過的時候,如果孩子自己體驗到快樂,就會引起內在的不安,覺得自己在背叛母親。

我是負責公司產品測評的,就是測試樣品,並結合市場需求,做出相應的評測報告。我這種工作遠程辦公不是那麼容易,雖然樣品早寄過來了,但是測試工具不全,很多東西還在辦公室;而且測評需要跟工程和市場溝通,尤其是工程那塊,因為涉及到結構、材料等專業的東西,往往需要當面溝通才能講的透徹清楚。所以剛開始上班那幾天,很多工作處理起來很麻煩,而且沒結論沒成果, 加上上班上學混在一起,焦頭爛額,不用照鏡子我自己都知道又頹又喪的樣子。

小白哥什麼狀態我當時不知道,因為完全顧不上。但是有天下午,事情終於有了點進展,老闆發話說差不多可以了,我的心也放下了多半,好好陪孩子吃了頓飯,並抽空給他讀了他最喜歡的《巴巴爸爸重新回到地球》。誰知道讀完後孩子抱著我,長長地鬆了口氣:"唉,媽媽終於可以跟我玩了。我上午拼好了戰鬥機都不敢告訴媽媽,我怕媽媽會說我只知道玩。"

那個戰鬥機是新買的樂高,有點難度,年前我跟他一起研究過都沒看懂說明書。這次自己拼出來了,卻不敢和媽媽分享喜悅。

一邊辦公一邊上課:做個快樂媽媽,別讓孩子成為壞情緒的犧牲品

曾幾何時,我自詡溫柔貼心的好媽媽,也在育兒路上不斷前進,但顯然,這次我把娃給綁架了。

孩子會覺得"媽媽快樂我才能快樂,她不開心我也不敢開心",否則好像背叛了媽媽一樣。所以如果長期在媽媽情緒負面的情況下,孩子原本快樂的天性就會被扭曲。他們和媽媽相處的時候,變變得小心翼翼,觀察這媽媽的臉色。看到媽媽發愁,自己就快樂不起來。他們會想:"媽媽那麼難過,我怎麼可能快樂呢? 如果我高興了,她看到一定會責怪我"

一段健康的親子關係,實際上是代表一種期盼和成長,期盼孩子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隨著母親的慢慢抽離,孩子會有自己獨立的情緒和意志。作為家長,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逐漸放手,引導孩子獨立自主地發展自己的心理功能,而不是持續共生。

美國催眠大師薩提亞在一首詩中說:

請你愛我之前先愛你自己;愛我的同時也愛著你自己。

你若不愛你自己,你便無法來愛我,這是愛的法則。

因為你不能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同樣,媽媽沒有快樂,又怎麼能給孩子快樂呢?

02 如何做個快樂媽媽?

孩子是甜蜜的負擔。做快樂媽媽,首先要讓自己減負。

一、對孩子來說,我們可以這麼做:

1、和孩子共同制定時間表,讓習慣成自然。

不知道是不是隻有一個孩子的緣故,小白哥還比較依賴爸爸媽媽,自主性不是很強。我又經常沒工夫管他,因此在缺少監控的情況下,可以連續看好幾集動畫片或者玩遊戲個把小時。等我發現時間過了的時候,又很容易嘮叨甚至大發雷霆。

和小白爸協商之後,我們決定和小白一起來制定一個時間表,然後讓他根據自己制定的表格來完成每天的事情。自己製作時間表的一個好處是讓小白哥覺得自己很能幹,相比父母的說教,更容易執行下去。另外可以讓媽媽減少嘮叨,心情改善,就像前文提到的,我享受到了平和的早起時間。

2、藉助玩具和書本,讓孩子找到樂趣。

相比較日常的網課,孩子們更喜歡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玩,用自己的方式玩。媽媽也不用理會一大堆限制和規定,也不用時刻提醒坐的端正,甚至都不用盯著上課下課時間。

這段時間,我就買了好些奇趣蛋積木,拼裝房子的木塊積木、拼圖和繪本給小白哥。奇趣蛋難度不大,形狀也都是小白哥喜歡的車車,飛機等,玩起來不亦樂乎,基本不用我管,這樣我就有了整塊的時間用來工作。

木塊積木和拼圖有點難度,我花了一點時間引導他看說明書,熟悉之後就不用一直陪著了。

再有一個對付精力旺盛的熊孩子的方式是閱讀。當然,這個需要培養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速成。小白哥喜歡繪本,但是一般也都是爸媽陪讀。最近我沒那麼多時間,我就跟他說看完兩本或者三本就可以獎勵看一會兒電視。

看完繪本之後,可以再接著聽APP上的音頻,雖然沒有媽媽手腳並用的誇張演繹,但打發時間還是可以的, 畢竟很少有孩子不喜歡聽故事的。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分攤家務。

當孩子置身於家務的勞動中,既可以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感,擁有對家庭的付出感,也能促進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我們不常說,但卻是最直接的是還能幫助父母減輕勞動負擔。

媽媽不是超人,媽媽累了就要說出來,不然如何尋求外界的支持呢?

如,一定要收拾自己的玩具,書本,不要等著爸爸媽媽累了一天了還來幫你整理。

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髒衣服拿到洗衣機裡去、給自己的玩具消毒,

如,力所能及的幫媽媽刷碗、摘菜、洗衣服等等。

二、 做快樂媽媽,媽媽們需要做到:

1、 放下焦慮。這個超長假期,讓我信息過載焦慮不安的除了疫情,還有各公眾號和培訓輔導機構的育兒文章。

光看看這些極具煽動性的標題就夠了:

「宅」家抗疫,優秀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超長假期,孩子如何實現彎道超車

疫情之下,聰明的父母應該懂得……

孩子的網課學習,你真做對了嗎,這份指南請收好

再忙再累,假期也別忘這兩件事……

再加上每日微信群裡孩子父母曬出來的優秀作業,每每看了都會想問問對方,這真是五歲孩子的作品麼?怎麼教的?

既要時刻看著別人,自己又要時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隊,如此怎能不焦慮、不累心?

後來我轉念一想,如果我這會兒還在老家(我們臘月28回老湖南家,因為擔心封路,正月初一晚上趕回來了),別說網課,就是網絡都沒有,上課打卡都是空話。再看看生活在疫區的人,以及被疫情被隔離的,他們才是真正的憂心。

和他們相比,我們現在一家老小,幹活的幹活,上學的上學,就算幾節課沒上好,作業完成的不優秀,又算得上什麼呢?

健康地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2、 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

每天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光,培養一兩個興趣愛好,跑步,瑜伽,看書都行。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自己,還能釋放情緒,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

這個假期我做的就是跑步和看書。我一直都有跑步的習慣,但是小白爸工作太忙,經常半夜回家,沒人看娃,我這跑步計劃經常被中斷。這次跟小白爸溝通之後,他儘量最遲十點前回家,等他回來,孩子交接完成,我就去樓下轉圈。每天這段轉圈的時間是我最放鬆的時間,覆盤一天做了啥,明天有哪些安排,或者帶上耳機聽聽音樂,感覺頭腦很慶幸,也很放鬆。

這兩個多星期來,我還抽空看了《正面管教》和《貧窮的本質》這兩本書。作為職場媽媽,要走的路很長,但唯有知識才能讓我走的更穩更好。

一邊辦公一邊上課:做個快樂媽媽,別讓孩子成為壞情緒的犧牲品

媽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面鏡子,如果有一個快樂的媽媽,孩子照見的自己,是被接納的、是有支持的、可愛的、勇敢的、自信的。

倘若有一個愁苦的媽媽,孩子在鏡子裡看見的,是一個不該快樂的、不被喜歡、缺乏勇氣和自信、孤獨的自己。

每個母親大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明媚如陽光,燦爛若夏花,那麼,就讓自己先成為一個快樂的媽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