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方方說幾句

也就方方說幾句

*啄木鳥

近日,一位頗受敬重的地方詩人,忽然間氣急敗壞,大發雷霆,發文怒斥某些人圍攻他心目中的"偉大作家"方方。我怕他氣大傷了身,就寫出下邊這點話,聊為諫勸,同時就教於各位詩友。

我平素雖也寫詩,但一生都在新聞圈裡爬格子,所以只能從新聞的視角,去說說這方方日記。

在我看來,方方的日記,其實是一部新聞紀實作品,不是什麼文學作品。一些作家跟著幫腔,我看是閒鼓勁了!

文學訴諸於藝術想象,新聞根植於忠實記錄,二者完全不一樣。

既然是新聞紀實作品,就得遵守這個行道的基本規矩和職業道德。

第一條道德要求,就是必須完全真實。也就是說,作者所選取的實例素材,必須符合所寫對象的整體真實和本質真實。

"整體"和"本質",是要通過一個個"局部",才能呈現出來的。面對同一件事物,不同作者選取的"局部"不同,所呈現出的整體畫面就大不相同。猶如一棵大樹,葉有榮枯,如果你只寫其枯葉朽枝,所呈現出的整體畫面肯定是"將傾之腐木"。一個社會,光明之下總有陰暗,如果你只選取陰暗的"局部"來寫,所呈現出的畫面,肯定會令人詛咒!

這就是,選取的"局部"不同,呈現的整體畫面必然全變的奇妙文字規律。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選取這些"局部"的那個作者的立場、觀點和個人意圖。

這裡,我不得不引用魯迅先生的一段話。他說,超然的"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是會和夫人睡覺的。如果你只選取這一點,放大了掛起來,稱之為性交大師,豈不是荒謬?雖然你選的睡覺這一個"局部"也是真實的,但寫出來卻背離了這個的"整體真實"!

因此,對於一個紀實作者來說,選什麼、寫什麼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方方,面對艱苦卓絕的武漢抗疫鬥爭,她究竟選取了哪些"局部",又呈現出了什麼樣的整體畫面呢?

一一恐慌,混亂,咒罵,怨言,特權,矇騙,普通百姓的痛苦,慘烈的死亡、絕望和憤恨……難道,這些就是我們武漢抗疫鬥爭的"整體真實"嗎?

為什麼不寫寫1400萬武漢人民的英勇奮鬥的事例,不寫寫4萬3千多名逆行而上的白衣戰士,捨生忘死、星夜馳援的貢獻,不寫寫中央當機立斷、指揮運籌、扭轉戰局的部署,不寫寫成千上萬社區工作者忍辱負重、服務百姓的辛苦,不寫寫那些不圖名利、冒死苦幹的志願者呢?

難道方方一點點都看不到、也聽不到這些正氣昂揚的素材?恐怕不可能!只能說,她對這樣的"局部"不感興趣,因而也就不會用她的筆,去選取和呈現這些事實。

即使方方日記渲染的那些"局部"都是真實的,但它組合起來呈現給世界的,仍然只是一部殘缺扭曲的紀實作品。並沒有寫出抗疫鬥爭的"整體真實"。

此其一也。

紀實作者的第二條道德要求,就是必須先"採"而後記,先"察"而後說。這是個不可越過的鐵門檻,否則就是冒說,胡說,是為某種目的而說!

通觀方方這部紀實的"日記",人們驚訝地發現,它竟然沒有做過一次"正面採訪"!沒有到過任何一個現場去觀察調研。

有心人做了個詳細統計:在方方日記裡,"醫生朋友"出現了116次,醫生朋友說36次,"聽說"45次,記者說3次……。敢情,這樣一部被西方奉為至寶的紀實作品,竟然全是"道聽宅說"的啊!這也太缺職業道德了吧?

缺德必出惡果。正因為"方方日記"全是宅在家裡,靠傳言和二手材料,加上個人想像編織出來的,出現失實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看"方方日記",我們能感到,每個新冠肺炎死者去火葬場時,手裡都不忘擎著一部手機,若不然,那火葬場裡滿地手機又是從何而來?

在方方日記裡,一個活靈靈的女護士,硬是被她用筆寫"死"之後又活過來,嚇得她趕快向家屬道歉!

當方方在日記裡,義正辭嚴地控訴官方掩蓋疫情、欺騙百姓的時候,並沒有查清真象,更不知道早有共產黨員向中央彙報,我國早在12月底就向世衛組織通報了疫情。現在,當西方攻擊中國"掩蓋疫情",想拿她的日記當佐證時,最終會發現,這些未經採訪、查證落實的"炮彈",其實只是些並不可靠的"臭彈"和"啞彈"!

缺德必受懲罰,這也是一條人生的規律!

此其二也。

紀實作者應遵循的第三條道德,是必須將維護國家民族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將個人利益放在其次。

眾所周知,現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煽動一批追隨者,千方百計要將疫情甩鍋給中國,索取天價"賠償",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他們四處搜尋證據、煽惑民意的關鍵時刻,方方日記竟然在20天內,以前所未有的"光電速度",在美國、德國同時出版了!沒有作者授權這怎麼可能?

前天,"偉大的作家"方方,終於得意地承認,的確是她授權同意的!這是一個紀實作者應有的品德嗎?

鄉諺雲: "芥末調涼菜,各人有所愛。

" 有些文人疾呼他熱愛方方,我們也不干涉。但起碼應該有點是非觀念、有點家國情懷。對這樣一部缺乏職業道德的"日記",不要再吹了!

好嗎?

2020,4,13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