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忠告:下肢静脉曲张不是小毛病,及时就诊莫耽搁!

小腿血管像蚯蚓一样凸起,呈团状或结节状;腿部酸胀,皮肤脱屑、瘙痒;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出现坏疽、溃疡……生活中,不少老年人遭受上述问题困扰。其实,这些都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症状。

泰安建工医院静脉曲张科专家黄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肢静脉曲张不仅影响皮肤美观,还会引起深部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溃疡等并发症。由于此病很常见,很多患者觉得不需要治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既增加了治疗难度,也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发病特点:常见于久站久坐者,女性多于男性

黄岗表示,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与生俱来的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性因素。

先天性因素方面,诸如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关闭不全、静脉瓣膜缺陷等;

后天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久坐久站,长时间静坐或站立会使下肢浅静脉内压力持久增高;二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用力时腹压增高,致使下肢静脉暂时性或间断性受压;三是损伤,如果腿部浅静脉壁、静脉壁瓣受伤,就有可能影响管壁弹性和瓣膜功能,容易导致受伤处发生静脉曲张。

贴心忠告:下肢静脉曲张不是小毛病,及时就诊莫耽搁!

下肢静脉曲张高危人群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妊娠也是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的一大原因。一方面,妊娠会使静脉扩张,导致瓣膜不能覆盖静脉,无法有效阻止血液倒流;另一方面,由于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引起静脉内压力增高,诱发静脉曲张;再者,妊娠期盆腔内的血流量增加,也会影响下肢血液回流。综上因素,导致女性得下肢静脉曲张的几率高于男性。

治疗建议:单纯吃药无法改善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主要表现为:小腿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呈团状或结节状(疙瘩状);腿部有酸胀感(站久了更明显),腿部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变黑)、脱屑、瘙痒;小腿出现针刺感、奇痒感、灼热感以及压痛感;足踝水肿,小腿局部坏疽,甚至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老烂腿”)。

对于百姓尤其是高危人群来说,如何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呢?

黄岗表示,首先要多走动,这是因为人在走动时,小腿肌肉会收缩,进而挤压静脉,加速血液流通,促进回流,缓解下肢酸胀,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并延缓静脉曲张发展。另一方面,诸如白领、教师、收银员、交警、重体力劳动者等高危人群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或穿弹力袜,从而促进静脉回流,防止静脉曲张。

贴心忠告:下肢静脉曲张不是小毛病,及时就诊莫耽搁!

多运动是降低静脉曲张发病率的有效方式 图片来自网络

黄岗提醒百姓,虽然有些药物可提高血管张力,延缓病情发展,但单纯吃药很难起到好的治疗效果,更不会轻易消除病情。现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因此,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后,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专业科室诊疗,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减轻经济负担,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