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现如今,经济社会的竞争和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风偏瘫,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身体同侧上、下肢瘫痪。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除了药物、饮食以外,也包括物理治疗和日常的作业治疗。

本期福祉研报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肢运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器材。

一、关节活动技术

1.主动运动

常用的为各种徒手体操或器械体操。动作的设计原则是根据患者关节活动受限的方向和程度、肌力的大小以及可以使用的器械,设计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内容可简可繁,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将有相同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分组集体练习。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Nustep T5 下肢迈步训练器


2.主动助力运动

常用的有悬吊练习、滑轮练习和器械练习。悬吊练习是利用挂钩、绳索和吊带组合将拟活动的肢体悬吊起来,使肢体在去除重力的前提下主动活动,类似于钟摆样运动。滑轮练习是利用滑轮和绳索,通过健侧肢体的活动来帮助或带动患侧肢体的活动。器械练习是利用杠杆原理,以器械为助力,带动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活动。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悬吊训练系统


3.被动运动

根据力量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治疗人员完成的被动运动,如关节可动范围内的运动和关节松动技术;另一种是借助外力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被动运动,如滑轮练习、关节牵引、持续性被动活动等。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motomed letto2 下肢被动运动康复仪器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下肢连续运动CPM机


二、软组织牵伸技术

牵伸( stretching)是指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1.目的

主要为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预防或降低躯区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2.分类

根据牵伸力量的来源、牵伸方式和持续时间可以把牵伸分为手法牵伸、器械牵伸和自我牵伸三种。

(1)手法牵伸是治疗者对发生紧张或挛缩的组织或活动受限的关节,通过手力牵伸,并通过控制牵伸的方向、速度和持续时间来增加组织的长度和关节活动范围。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髋、膝、踝多自由度手力牵伸治疗示意图

(2)器械牵伸是利用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问作用于缩短组织。

(3)自我牵伸是一种由患者自己完成的肌肉伸展性训练,可以利用自身重量作为牵伸力量。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大腿后侧肌肉的自我牵伸

3.临床应用

凡是由于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引起肌肉结缔组织和皮肤缩短、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均可采用牵伸治疗。当肌无力和拮抗肌紧张同时存在时,先牵伸紧张的拮抗肌,再增强无力肌肉的力量。

牵伸的禁忌证主要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如结核感染,特别是在急性期;新近发生的骨折、肌肉韧带损伤;组织内有血肿或有其他创伤;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剧痛;严重的骨质疏松。

此外,当挛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或使肌肉保持一定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作用时,牵伸应慎重,特别是四肢瘫或肌肉严重无力的患者。


三、肌力训练技术

肌力训练是根据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的力量。


1.肌力训练分类

根据肌肉的收缩方式可以分为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根据是否施加阻力分为非抗阻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非抗阻力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主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包括等张性(向心性、心性)等长性、等速阻力运动。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根据

恢复程度增加站立角度


2.肌力训练方法选择

当肌力为1及2寸,进行徒手助力肌力训练当肌力达3级或以上时,进行主动抗重力或抗阻力肌力训练,根据肌肉收缩类型分为抗等张阻力运动(也称为动力性运动)、抗等长阻力运动称性运动以及等速运动。

福祉研报 | 下肢运动康复器材

图:Proxomed Compass 600系列肌力训练器材可评估运动曲线

因此,在康复治疗时,进行正确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既能调节各个系统的功能, 对改善患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复医学》黄晓琳等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高春华, 黄晓琳, 黄杰,等.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 029(004):351-353,366.

[3] 健朗医疗SET悬吊训练系统

http://www.sjzjanlen.com/products/21.html

[4] MOTOmed letto2 https://www.motomed.com/produkte/motomed-letto2/

[5] Exercises Lower Extremities - Older Child (Passive)

https://www.nationwidechildrens.org/family-resources-education/health-wellness-and-safety-resources/helping-hands/exercises-lower-extremities-older-child-passive

[6] CPM for lower limb

https://www.gadeliusmedical.com/en/products/Orthopedic/cpm02.html

[7]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http://www.yikangshiye.com/legs/a1.html

[8] strength / compass 600, proxomed

https://www.proxomed.com/en/produktlinie/compass_600-2.html

[9] RECUMBENT CROSS TRAINERS DESIGNED WITH INCLUSIVITY IN MI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