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写道:“《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也是从古以来最深刻的一出悲剧。”

张爱玲用她那苍凉又狠辣的笔触,在《金锁记》中描写了女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一生。

造成这悲剧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原因,还有那一生中因缺失爱和善意而逐渐扭曲的人性。

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一切的不幸

从一场错误的婚姻开始

有人说,婚姻是一个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嫁对了,幸福一生,嫁错了,有可能万劫不复。

而曹七巧的不幸,正是始于一场错误的婚姻。

曹七巧出身贫寒,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哥哥嫂子因贪图富贵,把她卖给了豪门望族姜家的二少爷当姨奶奶。

可这位姜家二少爷是个残疾人,天生的软骨症,姜家老夫人深知儿子这样的身体状况,很难找到大户人家的女儿当妻子,便把曹七巧扶了正。

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从古到今,豪门都不是那么好嫁的,尤其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关系。

丈夫天生残疾卧床不起,曹七巧没有丈夫的庇护,自己出身卑微,性格又不讨喜,虽然当了名正言顺的二少奶奶,可是整个姜家没人瞧得起她,就连丫鬟下人都对她说三道四。

一个从未被生活和他人善待过的人,心里憋了无数的委屈和怨愤无处发泄。

于是曹七巧变得愈加尖酸刻薄,她用这种方式,给自己造了一副不好惹的铠甲,去抵抗姜府上下的冷漠和恶意。

可夜深人静之时,她触及到丈夫病弱的身体,那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脚发麻时摸上去的感觉,毫无生气,就如自己的这场婚姻。

霎那间,所有的尖酸刻薄都化作了无尽的痛苦与不甘。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对一个女人来说,若能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段幸福的婚姻、一个爱自己的丈夫,那便是一生最大的依靠。

可这些,曹七巧一样都不曾拥有。

没有娘家的护持和帮扶,没有婆家的尊重和容纳,更没有丈夫的呵护与疼爱,面对婚后的各种打击,唯一能给曹七巧带来一丝希冀和安慰的,便是对这个豪门家族所拥有的财富的向往。

从这场错误的婚姻开始,曹七巧亲手给自己戴上了一副黄金的枷锁,不仅困住了自己的一生,还用枷角劈杀了他人。

爱的缺失,逐渐扭曲了人性

曾经的曹七巧,并不那么贪图荣华富贵,反而对爱情抱有向往和期待。

她曾想:“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泽相爱。”

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正值青春年华的曹七巧,残疾的丈夫无法满足她对爱情的欲望,当她遇到与丈夫截然不同的三少爷姜季泽时,她爱上了这个健康、又富有生命力的男人。

可这位吃喝嫖赌、到处沾花惹草的三少爷,面对曹七巧的挑逗时却选择了逃避,尽管对她动了心,但也就仅此而已。

因为姜季泽明白,自家人招惹不得,待一时激情褪去之后,想躲都躲不掉,曹七巧是能豁出去的人,但是他不行。

婚姻带来的不幸,爱而不得的痛苦,日复一日地折磨着曹七巧,这样的日子一晃过了十多年,她终于熬死了丈夫和婆婆,用青春年华换来了一份财产,带着一双儿女自立门户了。

搬出姜家大宅后,有一天,躲避她多年的姜季泽突然上门拜访,对此曹七巧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就她对姜季泽的了解,对方很有可能是来借钱的。另一方面,她的内心深处,对姜季泽的到来又是充满期待和欢喜的。

姜季泽一反昔日态度,对曹七巧表达了自己隐藏多年的爱恋,听到姜季泽的甜言蜜语,曹七巧陷入了更加痛苦的矛盾挣扎之中。

因为她知道姜季泽不是好人,可是有那么一刻,她想装糊涂,她想得到这个自己一生中唯一爱过的人。

可是最终在曹七巧的试探之下,姜季泽还是暴露了他的本性,他所说的一切花言巧语不过是为了坑骗曹七巧的钱财。至此,曹七巧对这个世界留存的最后一丝爱意也消失殆尽了。

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从未得到过爱的曹七巧,把对爱的欲望全部转移到了对金钱的占有上,金钱是她唯一能够牢牢抓住的东西了。

在情欲和钱欲的交织撕扯下,曹七巧的人性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扭曲,最终她拉着儿女一起跌入了深渊。

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傅雷在评论《金锁记》时说:“爱情在一个人身上不得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债。”

曹七巧的婚姻是孤寂而绝望的,唯一爱过的男人对她除了算计竟未有过一丝真心,一辈子爱而不得,这样的遭遇让曹七巧心中充满了怨恨,从一个身心健康、年轻貌美的少女逐渐变成了性情乖戾、阴狠恶毒的老太婆。

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中国有句古话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是曹七巧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从她身上却看不到任何无私的母爱。

姜季泽的欺骗彻底激化了曹七巧性格的扭曲程度,自己得不到幸福,他人也休想得到,就算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行。

曹七巧仗着自己一家之主的身份和手中的财产,多年的压抑和怨恨就像洪水猛兽一样倾泻而出,开始疯狂地控制自己的儿子、女儿和儿媳。

儿子长白在外赌钱逛窑子,为了将长白束缚在自己身边,她变着法儿哄儿子抽大烟,还为他娶了一个媳妇名叫芝寿。

对待儿媳,曹七巧总是冷嘲热讽,为了霸占儿子,曹七巧经常想办法不让长白回房,彻夜陪她一起抽大烟,还从儿子口中套出夫妻之间的床笫之事,再添油加醋一番说给包括芝寿母亲在内的旁人听。

在曹七巧的侮辱、虐待以及缺爱的婚姻中受尽折磨的芝寿,最终悲惨离世。

对待女儿长安,曹七巧也未曾“心慈手软”过。让长安裹上早就过时的小脚,去学校大闹毁了女儿上学的前途。长安患上痢疾时,曹七巧不给她请大夫,而是让她抽大烟来缓解痛苦。

女儿长安的生活过得越来越糟糕,年过三十都一直未能出嫁,后来还是在堂妹背着曹七巧的极力撮合下,长安才得以和童世舫相识并订婚。

俩人两情相悦希望能尽早完婚,长安也因此下定决心要戒掉抽大烟的恶习。就在她以为自己终于能脱离母亲掌控得到幸福的时候,曹七巧借由请童世舫吃饭,把长安抽大烟的事说给了他听,至此曹七巧亲手断送了女儿的姻缘和幸福。

她是个疯子,这是童世舫对曹七巧的第一印象,无缘无故的,他只是觉得毛骨悚然。

陷入疯狂的人,当她自己很惨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安慰,而是比她更惨的人。

曹七巧自己的一生都不得幸福,内心充满怨恨的她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女儿过得比她好,一个封建社会婚姻的牺牲品最终变成了冷血无情的刽子手。

缺失爱的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

曹七巧的前半生没有原生家庭的爱护,后半生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心上人的爱惜。一生都没得到过爱的曹七巧,也没能给予自己儿女正常的母爱,还亲手毁掉了他们的人生。

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爱的缺失,才造就了几代人的深深悲哀。

因为,从未被爱善待过的人,不懂得如何爱自己,更不懂得如何爱他人。这样的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

用青春年华换来大笔财富的曹七巧,本可以带着一双儿女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将儿女培养长才,让他们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

可是心中无爱的曹七巧,早已丧失了理智,即使拥有了大量金钱,也再难救赎她已扭曲的人性。若她的人生中曾经感受过爱意,想必她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都不至于如此苍凉和不幸。

张爱玲《金锁记》:爱的缺失,比金钱的缺失更能毁掉一个人

作家刘瑜曾经写给女儿这样一段话: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深以为然。

我们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很多时候也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境遇。但是,却一定可以选择成为一个懂得慈悲、学会包容的人。

只有这样,才不会因命运的一时受挫,就丢失了自己的本性,让人生陷入抱怨和自弃当中。

即使眼下的生活未能温柔以待,也愿你眸中仍然带光,心中仍然有爱,就如作家亦舒所说:

“越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流觞阵地微信公众号:takus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