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 促進電影行業蓄勢復甦的“江蘇樣本”


新冠肺炎疫情下 促進電影行業蓄勢復甦的“江蘇樣本”


江蘇是全國城市電影票房排名第二的電影大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江蘇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應對,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及時出臺措施,從財政、金融、稅收、用工等十個方面大幅提升電影行業抗風險能力、降低電影企業損失,並通過細化的一系列針對性方案推動措施落地,發揮了凝聚行業動力、鼓舞行業信心的重要作用,先行先試為全國電影行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行業蓄勢復甦作出了探索。

基本情況

(一)江蘇電影發展基本情況

自2013年躍升為全國排名第二的票房大省以來,江蘇省的城市電影票房常年佔全國約10%的份額,僅次於廣東。截至2019年底,江蘇省有城市影院937家、銀幕6089塊,票房逾60億元,幸福藍海院線公司市場規模在2019年全國院線中排名第九,鄉鎮影院建設穩步推進,原計劃用三年時間新建500家鄉鎮影院。生產製作方面,有以鳳凰傳奇為代表的生產製片企業,已建成2個國家級電影基地和4個省級電影基地,其中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已集聚600餘家電影企業,園區產值由2013年的1.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65億元。省級電影管理職能劃轉後,江蘇省行業管理架構不斷完善,省電影局設製片處和市場處,管理省電影專資辦和省電影創作中心。除省會城市南京外,還在蘇州、無錫兩個電影強市的市委宣傳部單設電影處,其他11個設區市委宣傳部明確電影管理職能處室。

多份調研結果顯示,從企業規模看,江蘇影視企業多為從業人員10-50人的中小企業。疫情發生後,企業普遍存在無法正常營業、資金週轉困難、人員無法復工等情況。其中,房租和物業費、人員工資、還貸等壓力普遍較大。疫情下江蘇電影行業的情況,是全國電影行業的一個縮影。

(二)江蘇行業管理部門出臺措施情況

江蘇省此前並沒有一個影視或文化改革發展領導機構來對影視行業發展進行統籌規劃與協調。在國家出臺的財政、稅收、金融、人社等宏觀政策和江蘇省委省政府2月12日出臺的《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 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蘇政發〔2020〕15號,即“蘇政50條”)等政策框架下,經過一系列相關調研,2月18日,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電影局克服了由行業管理部門單一部門發文的侷限性,聯合財政、人社、國資、金融監管、銀行、證監力量,發佈《關於支持全省電影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促進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蘇宣通〔2020〕6號,以下簡稱江蘇“影十條”),從加大財稅扶持、加強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三個方面十個角度幫助行業紓困。這一政策較全面地考慮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多方面影響和應對措施,對國家各項宏觀政策在江蘇省的落地方案進行了彙集,並在用工、加強職業培訓等方面進行了具有特色的補充。

(三)相關措施落地情況

江蘇“影十條”出臺後,江蘇行業管理部門又陸續採取了一些針對性較強的舉措,對其進行細化補充調整、促進具體落地。

在財政方面,3月2日,江蘇省電影局、省財政廳發佈《關於做好電影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通知》,細化江蘇“影十條”中涉及的“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相關內容,利用省級財政資金對合法金融機構發放的電影貸款項目在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間發生的貸款利息,按一定比例予以貼息補助。

在金融方面,3月9日,江蘇相關部門通過微信小程序對省內電影企事業單位進行問卷調查,並根據回收的300多份有效問卷反饋進行了情況研判。在此基礎上,3月25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電影局聯合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全省電影業抗疫專項金融服務(以下簡稱“蘇影保”)。

“江蘇樣本”的主要亮點

從全國範圍來看,儘管也有遼寧、北京、陝西、上海等地在此前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幫助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行業應對疫情,但江蘇是全國首個專門針對電影業出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綜合性政策的省份。其後,廣東、浙江、湖南、四川、重慶、福建等電影大省也相繼出臺了不少措施。總得來看,“江蘇樣本”的亮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各地細化施策提升應對能力

江蘇省內各地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各有特色,電影業基礎也不盡相同。針對這種情況,江蘇“影十條”並未以層層轉發文件的形式推動落地,而是在“影十條”框架之下,由各地市結合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制定落地政策。

例如,無錫市施策重點在於生產製作環節。無錫電影產業主要以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為核心、以影視拍攝製作為特色,全市共有600多家影視生產製作企業。無錫出臺的《無錫落實江蘇“影十條”政策對照表》,結合了早前無錫市出臺的“無錫惠企20條”,針對園區內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劇組,通過減免房租、影棚租賃費和協調市級財政優先予以政策扶持等,提升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應對疫情能力。

又如,蘇州市施策重點在於放映環節。蘇州長年在全國城市電影票房中佔比約2%,2019年蘇州電影市場總票房12.89億元,佔全省票房總收入的21%,位居江蘇首位、全國第九。在全國票房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江蘇省佔兩席,即蘇州和南京,且蘇州是前十城市中唯一一個非直轄市或省會的地級城市,超過全國絕大多數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3月10日蘇州出臺的《江蘇“影十條”蘇州企業辦理指南》,其重點在於加強對影院的扶持。一是通過加快國家和省級電影專資撥付進度,幫助新建影城和鄉鎮影院應對疫情。二是對承租國有資產物業的電影企業,已全部按照國家和省級政策執行房租減免。三是促進有經濟實力的區縣和鄉鎮以獎代補等減免房租措施儘快落實,如東山鎮新建的首家鄉鎮影院,除按照國省兩級專資政策給予80萬元補助外,區鎮兩級政府給予的配套補助也在加快發放中。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影院尤其是新建影院和鄉鎮影院投資經營壓力。

(二)改善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江蘇在智慧政務、企業服務等方面一直有較為不錯的口碑,營商環境較為舒心。江蘇“影十條”作為省級框架性政策文件,其文件內容是上層宏觀政策在電影領域的快速結合落地,顯示了江蘇行業管理部門對行業發展的重視。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江蘇多地行政管理部門顯示了更積極、熱情的服務態度,給行業蓄勢復甦以較強的信心。

例如,2月29日南京出臺的《南京落實江蘇“影十條”政策企業辦理指南》由七個部門聯合發文,組織了南京電影協會、南京文化產業協會、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南京創意中心四個平臺,全面調動南京市相關力量。該指南除落實舉措、對應細則、諮詢部門等其他“常規項目”外,還有幾個特色。一是公佈了南京市新聞出版局專職副局長姓名電話、南京市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姓名手機等20多個部門負責人的姓名聯繫方式。二是建立專人代辦機制、分類服務機制,跟蹤協調督辦機制,由電影處牽頭,各行業平臺組織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對重點企業專項代辦,開通綠色通道,促進行政審批精簡便捷,提供更為貼心及時的企業服務,傳遞管理部門關懷。三是就財稅、信貸、用工、電影專資等政策開展線上解讀輔導會,加強典型案例宣傳。

(三)金融手段助力行業蓄勢復甦

根據調研,江蘇有六成以上的電影企業有新增融資的需求,並有一半以上的企業希望選擇信用方式融資,有近九成的企業希望1%以下的年化擔保費率。江蘇探索金融創新,利用金融槓桿幫助影院渡過難關。

在“蘇影保”之前,常州市委宣傳部就聯合交通銀行、江南銀行等金融機構,推出“抗疫貸”金融服務,為常州影視企業給予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授信。蘇州工業園區建有金融平臺,根據企業信用情況發放貸款,無需擔保質押。

“蘇影保”是江蘇行業管理部門積極引導行業走出疫情影響的強力應對措施。其特色主要有:一是額度高。專項總額為10億元,單戶紓困資金最高200萬元,可覆蓋500家以上電影企業;二是針對性強。重點保障影院、發行企業、影管公司、影視基地的復工復產、人員工資、租金等;三是負擔輕。申貸企業無需質押擔保或其他擔保,而是由江蘇省電影局、省信用再擔保集團、南京銀行共同確定符合要求的企業“白名單”,據此提供信用貸款服務,由省信保集團提供有效增信並承擔貸款本金50%的風險補償責任,南京銀行承擔50%的風險責任。四是費率低。在擔保費率方面,按照單筆貸款金額的年化0.5%收取擔保費,無任何反擔保要求。五是期限長。貸款期限最長一年。六是服務優。南京銀行配備專門團隊、專人對接,開闢綠色審批通道,最快一個工作日完成審批。

(四)行業協會大力發揮協調作用

行業協會是管理部門與行業之間的橋樑。疫情發生後,江蘇各地行業協會發揮了積極協調作用。

以蘇州為例。根據筆者多次實地調研和深入瞭解,蘇州電影市場較為發達完善、市場開放度較高,鄉鎮影院發展經驗豐富、建設效果顯著。至2019年底,蘇州共有影院影院174家、銀幕1178塊,分屬27條院線,其院線數與北京、上海、深圳相當,超過天津、重慶等直轄市和廣州、成都等省會格級的票倉城市。蘇州市場發展多年的經驗表明,除了經濟體量較大、人文素質較高等外部環境因素外,在凝聚行業力量、刺激行業活力、共同做大做好市場方面,蘇州電影業協會積極作為、努力協調,營造了團結和諧的市場氛圍。

疫情發生後,蘇州電影業協會於1月24日向全市發起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議書;1月28日,發佈《致全體會員應對疫情的一封信》;完成了第一份《蘇州電影市場報告》,為蘇州市委市政府摸底行業實情、應對疫情精準施策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2月,針對全市160餘家電影企業進行了摸底問卷調研,並制定了《放映設備檢查保養指南》,指導行業平和應對疫情影響;3月,擬定下發了《蘇州市電影院(城)復業防疫指南》;“蘇影保”文件出臺後,蘇州電影業協會第一時間積極聯絡南京銀行蘇州分行,在5天內幫助41家會員單位完成申報工作,已有首家影城於4月10日獲得了“蘇影保”貸款。

“江蘇樣本”帶來的深入思考與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給電影業帶來的影響不僅侷限於電影產業鏈本身,它也反映出電影產業鏈諸多關聯行業和關聯環節的問題。江蘇一系列相關政策體現出的專門性、綜合性、探索性,及其落地的積極性、有效性、服務性,提供了許多有益經驗。

(一)因地制宜積極施策促進復甦

從全國範圍來看,截至目前,出臺政策促進包括電影行業在內的文化行業蓄勢復甦的,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全國排名前六的電影大省,和近年來較為重視電影發展的省份如湖南、陝西、福建等。多數省份未見電影行業的專門支持政策,其中包括一些影視生產大省和票倉省份。從“江蘇樣本”來看,其“抓重點、抓龍頭”重點推動四個城市按照不同產業特徵促進復甦的做法,無論對全國市場而言,還是對一個省份、一條院線的大片區而言,都具有參考借鑑意義。此外,應對疫情帶來的複雜挑戰,行業管理部門除了發揮權責範圍內的優勢如專資發放等措施外,更應充分協調統籌地方各部門綜合施策,通盤考慮其他部門已出臺的框架性政策優勢,借鑑已有經驗,最大限度惠及企業,幫助企業快速恢復信心。

(二)優化財政資金槓桿功能

財政資金是各行各業管理部門常用的政策扶持手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國家電影精品專項資金和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作為財政手段,在電影業發展中持續發揮作用。但是,財政資金也存在明顯侷限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財政資金通常額度有限,專資直補體現的更多是行業管理部門提振行業信心的槓桿作用。以國家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為例,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642.66億元,收繳國家電影事業專項資金約32億元,需要用在獎勵優秀國產影片生產發行放映、新技術研發應用、購買農村電影公益性放映版權、中西部地區縣城新建(改擴建)影院等多方面。以江蘇這樣的票倉大省而言,2019年全省票房逾60億元,收繳電影專資約3億元。以江蘇約1000家影院的體量,根據專資的地方返還比例等計算,如若以“撒胡椒麵”的方式,每家影院能獲得的資金數額並不多。根據蘇州相關調研,當地影院每日開銷在3000-5000、5000-10000、10000-20000元的居多,專資直補難以根本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財政資金使用相對較不靈活。各類財政資金的下撥時間不盡相同,通常在下半年甚至年底撥付。疫情當前,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都明顯加快了下撥進度,並按國家有關規定延期徵繳和減免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鄉鎮影院等進行特別補助,對符合要求的發行放映單位加大獎勵力度。但是總得而言,財政資金劃轉仍然程序繁瑣。地方行政管理部門能夠支配的財政專項資金範圍和額度也有差異,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財政資金無法全面規避風險。財政資金在短期也即疫情期間能讓儘可能多的電影企業勉力維持。但電影企業經營情況良莠不齊,面面俱到、額度不高的財政資金對於經營不善的電影企業而言無濟於事,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帑浪費。

江蘇各級行業管理部門避開了對財政資金的過度依賴,一定程度上讓位於市場手段,有利於行業提升在疫情過後的抗風險能力。

(三)充分發揮金融防風險能力

根據江蘇調研情況來看,註冊資本500萬元以下的電影企業佔約7成,人員規模為10-50人的中小企業佔約7成半、10人以下的逾2成。對這些中小企業而言,只要有50萬-80萬元就能渡過當前難關。待到影院重啟,現金流問題就能得到較大緩解。有近80%的電影企業沒有貸款經驗。江蘇的實情是全國電影行業的縮影。

電影行業的輕資產、抗風險能力弱等特徵,使電影企業融資難一直較為突出,針對電影企業的融資產品業寥寥可數。銀行發放貸款要規避壞賬風險,因此有嚴格審核機制防範防風險。“蘇影保”不僅著眼於當下的紓困需求,也為疫情結束後行業復甦和發展進行了探索,提供了電影企業金融產品的樣本,有利於不斷形成較為完善的電影金融生態服務體系。

(四)儘快恢復行業信心

自2018年電影管理職能劃轉以來,電影的地位和作用顯著提高,行業剜去頑疾再出發,2019年更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深入探索。新冠肺炎疫情給行業造成的影響前所未有,也無法估量。但也應看到,暫時的困難與止步,恰恰也可成為行業深度調整的契機。電影是文化行業中高度市場化的門類。如若充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功能,能夠進一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與供給側改革,讓優質行業資源蓄勢復甦並獲得更快發展。對於此前行業局部出現的大幹快上、浮躁之風,也有利於遏制調節。疫情是暫時而全局性的困難。要通過宣傳、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行動,向行業發出明確復工信號和鼓舞人心的發展信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